說起火車站,相信不少人都很有感觸,它往往是遊客對一座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承載著相聚或者離別的人間悲歡。一般來說,火車站往往都會設定在比較靠近市中心的區域,方便周邊各個地區的乘客往來。現在,隨著人流量的增大和用地緊張等一系列問題,新落成的火車站往往都選在遠離市區的偏遠地段。
不過,由於火車站自帶流量的屬性,建成後通常又能在短時間內依靠人流量形成一個繁華的商圈。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特色的一座新式火車站—蘇州火車站,到這裡乘車,就像逛景點一樣。
蘇州火車站也叫做蘇州站,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蘇站路27號,是蘇州市唯一的一座火車站。從建成年份上來說,蘇州火車站並不新,因為它始建於1906年,時至今日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算是比較老的火車站。
站場規模也從當初的2座站臺升級成現在的7臺16級,總面積也從205平方米升級成現在的15.7萬平方米,是一座面積超大的一等車站。從初建到現在的這一百多年間,蘇州站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規模上來說,蘇州站並不是最大的,卻是最有特色的。站在蘇州站的外圍遠遠一看,蘇州站的造型就像是一個巨型的倒立“工”字,呈現出上邊大,下邊窄的奇特造型。頂上層層收進的稜形屋頂錯落有致,再加上中國古典建築特色的裝飾線條點綴,讓整個車站看起來溫婉大氣,抓人眼球,呈現出一股濃郁的“蘇式園林風”。
很多遊客見到蘇州站的第一面,都會被這種中國風震撼。確實,在設計蘇州站的時候,著名建築大師崔愷就將很多蘇式風格的建築特色融入裡面,讓蘇州火車站“蘇化”。
更特別的是,蘇州站雖然是“蘇式”建築,但內部卻相當的現代化。進入車站後,可以發現整個車站沒有使用一根柱子,整體看起來比較寬敞大氣。在車站的內部設計上,則使用了大量的現代化新材料和新裝置,例如車站裡面有大量的聲屏障和吸聲材料,可以隔絕或者降低車站的噪音,室內的地熱採用的是地熱源,可以提供更穩定的適宜溫度。
另外, 蘇州站還是國內最早使用人臉識別進站系統的車站之一。這些新型的材料或者裝置在現在看來或許很常規,但蘇州站在擴建的時候就已經使用了,算是比較“潮”的車站了。
蘇州站的站房主體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地上的2層以及地下的1層,採用的是線上高架候車結構,包括南北兩個站房和高架站房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蘇州站的兩個站前廣場。北廣場靠近汽車站,相對來說人流量更大,周邊的商業也更繁華一點,風格更現代。
南廣場則更加“蘇式”一點,前面是穿城而過的古老護城河,對面則是古城風韻的平門城牆,更有歷史韻味,因此,一來到南廣場,感覺不像是進車站,反倒有點來了景區的感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也給蘇州站帶來了不少人氣,吸引了不少的遊客前來遊覽拍攝。
南廣場的前面是一尊站立的范仲淹雕像,雕像的下方刻著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其實,早在雕像建設之初,很多人就對放哪個名人的雕像充滿了異議。很多人提議,應該放姑蘇城的締造者伍子胥的雕像,也有人說要放吳王闔閭的雕像,所以當雕像變成了范仲淹的時候,確實引起了一小波的不滿。
確實,范仲淹在蘇州待的時間不長,從這點上來說,確實不如上面兩位的貢獻大。但范仲淹在蘇州期間,卻做出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范仲淹年老後萌生落葉歸根的想法,便在蘇州南園買了一塊地,本打算用來安家,度過餘生。
後面聽聞這塊寶地常年會出“公卿”,非富即貴。范仲淹想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便在這塊土地上建成一所規模宏大的學校—蘇州州學,好讓周邊的學子都可以考取功名。在此期間,他還聘請了知名學者來傳道授業解惑,讓蘇州州學聲名遠播。
皇帝聽聞此事後,覺得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便下詔全國各州都要建立學宮,讓孩子們接受教育。宋朝以後的蘇州科甲冠於天下,和范仲淹的教育前瞻性功不可沒。而今,范仲淹雕像矗立在蘇州站面前,時刻鼓勵我們要“先天下之憂而已,後天下之樂而樂”。
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兩個火車站,大的城市甚至還有三個火車站,但大部分城市的火車站都比較雷同,缺乏新意。如果有更多像蘇州站這樣的帶有地方特色的車站出現,或許乘坐動車出行也會很有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