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Samarqand)現在是烏茲別克的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曾是阿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帝國的首都,9—11世紀,烏茲別克民族形成,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帖木兒建立了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2001年,撒馬爾罕——文化中心(Samarkand – Crossroad of Cultures)作為文化遺產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上千年來,蒙古、突厥、波斯文化在這裡融和交匯,留存下來的宮殿、清真寺、陵墓,雄偉壯闊,精緻華麗,至今令人震驚。撒馬爾罕意為“肥沃的土地”。關於撒馬爾罕古城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善於經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公元前3世紀,當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攻佔該城時不禁讚歎:“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象中更為壯觀。”
撒馬爾罕在古阿拉伯文獻中被稱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它融合了各種文化、傳統和藝術,聚集了中世紀眾多的能工巧匠,為世人展現出一座充滿別樣風情的城市。撒馬爾罕與羅馬、雅典、巴比倫同齡。在歐亞絲路上,撒馬爾罕處於一個十字路口的位置。它在阿富汗北面,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它的北面是突厥草原,南面是印度,東面是漢唐帝國,西面是波斯,再往西走是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正因為撒馬爾罕城地處十字路口,所以它的文化也是有多重性的。希臘的文化,波斯和印度的文化,以至於唐朝的文化都曾滲透到撒馬爾罕。往昔,這片土地上縈繞著聲聲駝鈴,承載著古商隊往來東西方的貿易足跡。橫貫東西的地理位置令此地自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遭受過烈火焚城,後又在帖木兒帝國時期得以涅槃重生併成為彼時商賈雲集、富甲天下的名都。
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連線著波斯帝國、印度和中國這三大帝國,但也飽受了戰火的蹂躪。因為重要的地理位置,這裡經歷過無數次焰火焚城,最慘烈的是13世紀初,成吉思汗策馬入城,燒殺搶掠一番後,揮手將整個撒馬爾罕夷為平地。同樣因為地理位置,這城池每每又如鳳凰浴火,重生後反而較之前更加令人側目。阿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在14世紀重建了撒馬爾罕,並將之變成了一座前所未見的偉大城市。現在城內的大多數建築,則是由後來的帖木兒大帝敕令修建的。隨著帖木兒帝國的興起,他的大軍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亞塞拜然和蒙古。他發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因此他把從亞洲各地劫掠來的珍寶堆積在撒馬爾罕,把每個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帶到撒馬爾罕,在城裡修建起最輝煌的宮殿和清真寺。帖木兒對東方的明王朝虎視眈眈,1404年(永樂二年)11月27日,帖木兒親率精兵二十萬,悍然發動了對明朝的“東征聖戰”,然而他卻在第二年1405年2月暴斃於東征的路上。不久他的孫子米爾扎·兀魯伯(Mirzo Ulugbek)統治了撒馬爾罕。
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 Square)
撒馬爾罕最標誌性的建築莫過雷吉斯坦廣場這三座高大壯觀、氣勢宏偉的經學院,巨型的拱門、高聳的宣禮塔、深藍的大穹頂、繁複細密的牆體花紋、極富想象力的造型與色彩,堪稱中世紀中亞建築的傑作。
宏大的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 Square),由兀魯伯經學院、希爾•多爾經學院和提拉•卡利經學院組成;此外,還有古爾•艾米爾陵寢——帖木兒家族陵、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兀魯伯天文臺、沙希-津達陵墓群、阿夫羅夏伯博物館等。
雷吉斯坦廣場位於撒馬爾罕市中心,是一組宏大的神學院建築群,建築群由三座神學院組成,分別建在15—17世紀之間,這三座建築高大雄偉、氣勢恢宏,內有金碧輝煌的清真寺,是中亞建築的經典之作。第一座是帖木兒的孫子兀魯伯在1417—1420年修建的,位於廣場的西側。據說,兀魯伯曾親自在此授課,這裡是他統治期間世俗科學思想的中心。平面略成長方形,35米高的正門為方形,鑲滿天藍色的星星,代表兀魯伯最愛的天文學,中間是凹進去的尖拱門。兩側聳立著圓柱形宣禮塔。兀魯伯邀請了許多學者來到撒馬爾罕工作,使得撒馬爾罕成為了中亞的文化中心。
在兀魯伯經學院對面,即廣場東側,坐落著希爾•多爾經學院,建於1619—1636年。正面的拱門上方有猛獸逐鹿的壁畫,看上去像老虎,實際上是獅子。
位於廣場北側的提拉•卡利經學院興建最晚,建於1647—1660年。提拉•卡利即“金飾”之意,其名稱取自經學院內部的黃金裝飾。這裡有一座花園般宜人的庭院。
古爾•艾米爾陵寢(Gur-Emir Mausoleum)——帖木兒家族陵
在撒馬爾罕眾多的建築中,古爾•艾米爾陵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古爾•艾米爾陵墓位於撒馬爾罕市區內,是阿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及其後嗣的陵寢,建於15世紀。古爾•艾米爾的意思是“統治者的陵寢”。陵墓始建於1403年,最初作為猝死的帖木兒之孫穆罕默德•蘇爾丹(Mohammed Sultan)下令興建這座陵寢,後成為帖木兒家族陵。
1405年,帖木兒病死在遠征途中,而後與孫子同葬此處。陵墓造型壯觀,色彩鮮豔,有球錐形穹頂,具有濃厚的東方建築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亞建築瑰寶。陵寢中央放有9個長方體象徵性的石棺槨,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深深埋在地下。陵墓中分別安葬著帖木兒、帖木兒的兩個兒子米蘭•沙阿沙魯克(Miran Shah和Shah Rukh)、兩個孫子穆罕默德•蘇爾丹和兀魯伯、兀魯伯的兩個兒子、帖木兒的宗教老師米爾•塞德•貝雷克(Mir Seid Bereke)以及一個未查明姓氏者。
這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據傳,1941年6月21日的夜晚,蘇聯人類學家米哈伊爾·格拉西莫夫(Mikhail Gerasimov)打開了塵封六百多年的帖木兒石棺。帖木兒陵墓碑文中所下的詛咒“任何開啟石棺的人會被戰爭邪魔所擊敗”。說來真巧,果然第二天,就在開啟帖木兒石棺的第二天凌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就開始向蘇聯發動了進攻。蘇聯連連挫敗,損失慘重。發掘者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重新風光大葬帖木兒,最後使得德軍慘敗投降。
比比哈努清真寺(Bibi Khanym Mosque)
如同撒馬爾罕所有的建築物一樣,這座華麗的清真寺也有著一段美麗的傳說:它由驍勇善戰的帖木兒大帝為紀念其心愛的妻子比比哈努姆(Bibi Khanym)而建。1399年帖木兒自印度凱旋歸來,他下令建造伊斯蘭世界最大的清真寺,讓他和愛妻的名字得以在世間千古流傳。成百上千名建築師、畫家和建築工人前往撒馬爾罕,將他們的心血傾注在這座偉大的建築中。在帖木兒大帝的另一場征戰結束後,耗時5年(1399—404年)的清真寺也得以落成。巨大的藍色穹頂使得整座建築華麗壯觀,氣勢恢宏,讓人印象深刻。結果使這座氣勢恢宏的清真寺成為帖木兒帝國的建築瑰寶。當時是伊斯蘭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僅大拱門的高度就達38米,而湛藍色的大圓穹頂更高達41米。進入綠樹茵茵的庭院,庭院中有一個巨大的大理石古蘭經臺,當地人相信從臺下鑽過的女人會多子多福。
兀魯伯天文臺(Ulugh-Beg’s Observatory)
撒馬爾罕還有一個著名古蹟就是兀魯伯天文臺,坐落於老城東北2公里的郊外山丘上。兀魯伯天文臺由帖木兒帝國的建立人帖木兒的孫子、著名天文學家、學者、詩人和哲學家、撒馬爾罕的統治者兀魯伯於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紀時期具有世界影響的天文臺之一。
1449年,兀魯伯被陰謀殺害後,天文臺被破壞,貴重儀器散失殆盡。1908年,傾圮數百年的天文臺被考古學家發現。遺蹟有直徑46米的圓形護臺,而大理石製成的半徑40米長的六分儀,孤零零地斜插在11米深、2米寬的斜坑道里,部分伸出地面。當年兀魯伯天文臺的學者使用這座六分儀,進行了多次精確的計算。
大理石製成的半徑40米長的六分儀,孤零零地斜插在11米深、2米寬的斜坑道里
如今這裡立有兀魯伯的青銅雕像,還設有兀魯伯紀念館,介紹兀魯伯的一生和天文臺的歷史。這座天文臺由兀魯伯生前親自督建。根據前人的描述,它外部鑲嵌著藍白黑綠4色的瓷磚。每當夜幕降臨,兀魯伯就站在大廳裡,翹首望天。他繪製的星陣圖準確地描出1018顆星的位置,達到16世紀以前的最高水平。
阿夫羅夏伯博物館(Afrasiab Museum)
博物館展出的文物有22 000多件,歷史可追溯至遙遠的阿夫羅夏伯人定居時期,最年輕的文物則和撒馬爾罕城市建立及其之後的歷史有關。在博物館展出的文物有古老的劍、骨器、刀、箭、鑄幣和陶器,還有古代手稿、書籍、雕像和古代日常生活用品。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屬於7至8世紀的壁畫,也有其他風格的壁畫,如描繪狩獵場景、節日慶典等。
阿夫羅夏伯博物館內收藏了來自“山丘堡壘”的一些文物,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1220年,居住在堡壘內粟特人,是東西方文化和商業交流的紐帶。
如今,帖木兒帝國的鼎盛和輝煌早已消沒於歲月的滌盪,撒馬爾罕絕美的歷史遺蹟卻仍訴說著前世的榮耀和璀璨。雷吉斯坦廣場的建築群、古爾·埃米爾陵寢、比比哈努清真寺、兀魯伯天文臺、沙赫津達古墓群……這些昔日輝煌的印跡,讓撒馬爾罕風姿綽約,如同《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傳奇國度讓人無限遐想,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踏上感受古老中亞文明的旅途。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