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青島的張秀琳正在山東省博物館參觀。突然,在大廳的一角,她看到一個有耳朵的青銅鍋,她彎下腰仔細看了看銅鍋身上的花紋,大吃一驚:“咦,家裡的一個青銅蓋怎麼和這東西那麼像,難道是它的蓋子?”
想到這裡,她也顧不上參觀了,連忙趕回家,將家中收藏的一件青銅蓋從櫃子裡取出來觀察,發現,這件蓋子上的花紋,和博物館裡一模一樣。她立刻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丈夫,在丈夫的口中,她心中的猜想得到了驗證:這件青銅蓋,真的是博物館裡那件青銅鍋的蓋子。
張繡琳發現的這件青銅器其實不是鍋,而是一個簋,簋是商周時期的盛食器,古人吃飯時席地而坐,簋就放在席子上,裡面裝著黃米、小米之類的素食,功能上有點像今天我們使用的大碗。通常來說,簋一般都是圓腹、侈口、圈足。簋和我們熟知的鼎一樣,除了是一種實用器,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
01
西周時期,簋和鼎作為區分身份的重要標誌,開始配合使用。一般來說,簋用雙數,鼎用奇數,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的說法。
而山東博物館裡和張秀琳家的這兩件青銅器,原本就是一套的,名為頌簋,是西周周宣王時期的器物。
不過,更讓人們感到珍貴的是頌簋腹底和蓋內鑄有的銘文: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宮。旦,王格大室,即位。宰引佑頌入門立中廷。尹氏授王命書,王呼史虢生冊命頌。王曰:“頌,命汝官成周賈廿家,監新造賈用宮御。賜汝玄衣黹純、赤、朱黃、鑾、旂、攸勒。用事。”頌拜,稽首。受命冊,佩以出,反入覲璋。頌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朕皇考龔叔、皇母龔姒寶尊鼎。用追孝,祈介康純佑通祿永命。頌其萬年眉壽,畯臣天子靈終,子子孫孫寶用。
短短的152個字,為人們真實地再現了2000多年前,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一個盛大的歷史瞬間:周宣王三年五月下旬的甲戌日,旭日東昇,周宣王坐在王宮內的昭廟裡,等著一個叫頌的人到來。
在隨從的帶領下,頌進入了王宮,站在庭院中等待天子的接見。看到等候多時的頌,周王讓史官虢生宣讀了一份任命書,隆重的冊命大典正式開始。
“頌,命令你管理成周的20家倉庫,監督管理新建的宮內用品倉庫,並賞賜你黑色的官衣,繡著紅色、朱黃色飾邊的佩帶、鑾鈴、旗幟和車馬等用具,執行任務。”
對於頌來說,這是周天子給他的一份莫大的榮耀與恩典,為了感謝周天子對他的賞賜,宣揚周天子的美德,也為了祭奠已經逝世的母親和父親,頌在回家後命人鑄造了頌簋,希望以此追念孝思、並祈求得到仕途的順利、生命的長壽,以及子孫後代都能夠榮華不斷。
02
不過這件頌簋並沒有能像頌地預想一樣,一直保佑著他的子孫後代,隨著西周王朝的覆滅,頌簋也像絕大多數西周時期的青銅那般,被人深埋地下,不見天日2000餘年。一直到了晚清末年,頌簋在陝西出土,被當時一個叫劉喜海的山東人收購。
劉喜海是當時著名的金石大家,古錢學家,一生收藏宏富,今天山東博物館另一件重量級國寶:帶木匣的賹六化石錢範,也是他的收藏。頌簋出土後被人運到了北京,當時他正在北京做官,於是就將它買了下來放在家中收藏研究,但是好景不長,劉喜海在購得頌簋後,沒過多久就患病去世,家中的藏品流失的流失、變賣的變賣。輾轉之中,頌簋到了山東黃縣的丁樹楨手中。
和劉喜海一樣,丁樹楨也是一個著名的金石大家,而且他家中主要是經營當鋪生意的,範圍遍佈山東、東北、京津等十一個省份,早在乾隆年間,他的家族就已經成為山東首富,被世人稱為“丁百萬”。
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丁樹楨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光是夏商周的青銅器,據說丁家就裝滿了五間大瓦房。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時局混亂,丁家家道開始中落,在分家的時候,丁家兩兄弟都知道頌簋的價值,誰都不想捨棄,為了爭奪頌簋 ,兄弟二人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後來在族人的勸說下,商定將器身和器蓋分開,兩兄弟一人收藏一件。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更好地保護頌簋,丁氏家族將頌簋器身捐給了膠東古物委員會黃縣文管分會,1954年,山東博物館建立後,器身就又被轉移到博物館收藏。而張秀琳的丈夫,就是當初拿走頌簋蓋子的丁氏家族後人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這件青銅器被一分為二,一半在博物館,一半在私人手裡收藏。
在瞭解到這樣的一個緣故後,張繡琳和丈夫考慮了很久,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將頌簋器蓋捐獻給山東省博物館,器蓋合一,至此,這件分別多年的青銅器“兄弟”終於重新團聚。
寫在最後
作為一個在夏、商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強大國家,西周建立起一套嚴格的以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統治秩序,又叫做分封制,但是隨著西周的滅亡,秦國的建立,中國社會開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樣的統治秩序也就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但是頌簋的出現,不但用實物的方式證實了分封制這一制度的真實性,還完整地再現了周朝的冊命典禮,因而是一件非常珍貴的青銅文物。
如今,這件頌簋被收藏在山東省博物館,就像是一位久經世事的老者,用它那無聲的語言, 默默地為後人講述著西周的鼎盛和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