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個人對他的逝世感到若有所失的同時,確實可以說,斯里蘭卡失去了一位一貫的、真誠的朋友。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享有最高聲望的世界人物。特別是對發展中世界來說,周先生是一向鼓勵它們努力擺脫外國控制的巨大鼓舞源泉。
這段話是斯里蘭卡前總理班達拉奈剋夫人,在周總理去世後所發表的宣告。這段宣告不僅是夫人對於總理的懷念,同時也見證著中國與斯里蘭卡兩國之間的情誼。
新中國在建立初期,世界大部分的國家仍和臺灣保持建交,而大陸的發展也必須要與更多的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這也是新中國建立時的當務之急。而在外交場合下,周恩來總理持續散發著他的人格魅力,無論與任何國家的領導人會晤,他都會讓對方由衷的生起敬意。他的每一件外交事件,都像是一件超越時空的藝術品一樣,得到任何國家的青睞。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講的,是周恩來總理和斯里蘭卡這個國家建交時的一段故事。
斯里蘭卡古稱錫蘭,位於印度洋的南端,是在印度東南方的一個小島,在當地的語言中,“斯里蘭卡”意為吉祥富庶的樂土。盛產寶石和茶葉,被馬可波羅譽為全世界最美的島嶼、印度洋上的一顆明珠。
就這樣一個國家與中國也有著一千六百年的友好往來,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顯就來到了錫蘭尋求佛法,經過兩年的學習後回到中國。之後的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時,將中國的茶葉和瓷器的製作工藝帶到了錫蘭,之後由於溫度氣候的原因,形成了錫蘭特有的紅茶和瓷器工藝。但在各國列強的瘋狂殖民之後,中國和斯里蘭卡的交流便已中斷,而周總理為了能夠恢復這段中斷已久的友誼,也付出了不少的精力。
《米膠協定》初破冰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和斯里蘭卡在國家治理上都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由於很多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施封鎖,包括橡膠等很多物資都在禁運的清單裡,當時中國的發展受到很多阻礙。而此時,斯里蘭卡也遇到了自己的困境——橡膠價格暴跌,大米價格上漲。這使得依賴橡膠出口和大米進口的斯里蘭卡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當時的周總理知道斯里蘭卡的國家狀況後,主動提出與斯里蘭卡進行磋商貿易,但這樣的行為在當時看來,卻顯得困難重重。
因為斯里蘭卡剛剛從殖民統治中獨立,國家很多發展仍受到美國的控制,如果與中國進行橡膠貿易,必然在政治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而中國與斯里蘭卡是不同的社會制度,也尚未建交,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並且尚未建交的國家進行商業貿易,這是沒有先例的,在這種沒有先例和經驗的情況下,最終由於雙方自身的強烈意願,經過多次的磋商,最終在1952年簽訂了《米膠協定》,中國每年用27萬噸的大米換取錫蘭的5萬噸橡膠。這不僅支援抗美援朝和中國發展,同時也為打破禁運發揮了積極作用。而《米膠協定》也成了中國和非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一筆貿易協定。此事也成為中斯兩國的破冰行動。
1952年10月4日,中錫兩國在北京簽訂《米膠協定》。森那納亞克和中國外貿部長葉季壯代表兩國簽字
“萬隆會議”避鋒芒
萬隆會議似乎是專門為周總理的外交舞臺,周總理當時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盡情揮灑著他的外交藝術,當伊拉克代表開始明確譴責共產主義時,周總理把握好時機進行發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一句話頓時令全場所有國家的代表人被周總理的氣魄所折服,之前很多對中國有敵意和不友好的國家,也逐漸的向中國代表團開始示意友好。為中國和更多國家日後建交提供了基礎。
1954年4月21日晚,在萬隆會議進行秘密會議的階段,斯里蘭卡的代表團長科特拉瓦拉又充當了第二次的號手,科特拉瓦拉坐在自己發言的座位上,拿起了手中的演講稿,在演講中對於中國和共產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並呼籲其他國家也對其進行批判。對於如此劍拔弩張的講話,全場的氣氛也顯得格外緊張。此時,隱藏在各國代表外交語言之後的基本意見衝突,至此突然公開爆發了。
此時,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周恩來,他要求把科特拉瓦拉的發言印發給所有代表團,以便認真研究。並要求第二天進行發言答覆的權利。會議結束後,各國的代表紛紛走出會場,此時周恩來透過譯員找到了科特拉瓦拉,問他這樣發言是有什麼意圖?是否準備在第二天繼續提出什麼提議或動議?
科特拉瓦拉回答說:“我的發言並沒有什麼打算,我只是要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我不準備提什麼提議或動議!”
周恩來聽後便寬慰了許多,也放了心,周恩來向科特拉瓦拉表示了感謝,科特拉瓦拉也主動說了句:“現在我們是朋友了,可不是嗎?”
兩人開心地握握手,似乎自己是周相識已久的朋友。周恩來和科特拉瓦拉才從會議室裡並肩走了出來,兩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第二天,科特拉瓦拉在做宣告時,也重複他前一天向周恩來所說的話,“我的發言並沒有什麼打算,我只是要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我不準備提什麼提議或動議!”並表示:“作為會議發起者之一,他肯定不想增添困難,更不願看到會議失敗。”並委婉地表示自己昨天的發言把會議引向了分裂。籠罩在會議室的緊張氣氛開始逐漸變得緩和。
周恩來的發言是所有與會人員都期待的,在他發言時,整個會場鴉雀無聲,能聽到的只是周恩來和他譯員的聲音:
錫蘭總理昨天提到新殖民主義,這一新的解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所不能同意的……東歐各國的人民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人們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某一種社會制度,這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提出新的解釋並就此進行爭論是無助於此次會議的。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互相尊重對方的意見而不要就此問題在會上進行爭論,因為這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不可能求得共同的理解,也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
周恩來將自己的發言稿娓娓道來,語氣中透露著堅定,這番話不僅表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同時也因其特有的人格魅力,使各國代表也發自內心由衷的折服。
雨中講話折服人心
新中國建立之後,雖然在《米膠協定》和“萬隆會議”中,中斯兩國有兩次接觸,但中國領導人卻從未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去過斯里蘭卡,《米膠協定》是在北京籤的,“萬隆會議”的會晤則是在印度尼西亞。
而在1957年1月31日,剛剛出任斯里蘭卡總理的 所羅門·班達拉奈克 邀請周恩來參加斯里蘭卡獨立九週年的紀念活動,周總理與賀龍副總理也終於踏上了這片土地。這是總理建國後第一次來到科倫坡,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來。周總理早在五四運動之後,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時,就曾途徑美麗的科倫坡,就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研讀馬克思著作和十月革命的經驗後,堅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信念,他將科倫坡視做革命的幸運地。
在2月1日那天,周總理參觀了康提的熱帶植物園,當時親手種下了象徵好運和友誼的紫薇樹。之後徐向前元帥在1973年、鄧穎超副委員長在1977年訪問斯里蘭卡來到這裡,看到周總理栽下的樹後。也各在旁邊栽下了一顆,這三棵樹也成為了中斯友誼的見證。
2月4日下午,在斯里蘭卡獨立九週年的慶祝大會上,周恩來總理受邀在市政廳進行讚揚斯里蘭卡人民獨立奮鬥的講話,在講話中,天公不作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且雨下的越來越大,參加大會的群眾們有很多都紛紛離開廣場避雨,在場的人中大部分人也都打起了雨傘,此時,有人拿著傘站在了總理身後,為總理打傘,而總理卻擺手謝絕了,說“數萬群眾聽我講話,遇大雨而不散,群眾沒有用傘,我怎能忍心獨享特殊待遇呢?”他冒著雨把話講完。賀龍元帥坐在主席臺上也不打傘,兩個人衣服被雨水逐漸打溼了,周總理的灰色中山裝被打溼後,遠遠望去就像一顆堅挺的白樺樹挺立在雨中。雨水順著頭髮和麵頰流淌,人們看到周總理的鼻尖上不斷滴著雨水,仍然風度翩翩地向大家招手,而賀龍也端坐在座位上,彰顯著軍人的威武。
周恩來總理在市政廳演講時說道:“當我36年前第一次路過科倫坡的時候,為這個城市的美麗所打動,現在,它仍然是那樣的美麗,不同的是,它已經不再處於殖民主義之下了……”
周總理講話結束之後,主席臺下的斯里蘭卡人們歡呼起來,爭先恐後地湧向主席臺,與這位中國客人揮手,不斷高呼“Pepsi goes well(萬事如意)!Pepsi goes well!Pepsi goes well!”此時周總理也走下主席臺,抱起了身旁的一個嬰兒,並向孩子的家長表示了問候,在不斷地握手和問候中,逐漸走出了人群。
周總理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對斯里蘭卡人民的尊重,同時也彰顯了他足夠的人格魅力,同時也贏得了斯里蘭卡人民的敬意。2月7日中斯兩國正式建交,並互派大使。成為了與新中國較早的建交國家,從此中斯的友誼開啟了新的篇章!
與宋慶齡陳毅再次訪問
在中斯兩國在建交之後,兩國的關係發展一直很好,如今65年過去了,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重大爭議,而兩國領導人不定期的互相訪問,使兩國的友好關係越發穩定。
1963年,當時的斯里蘭卡總理,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性總理——班達拉奈剋夫人對中國進行了訪問。當時班達拉奈剋夫人提出了一項小小的要求,就是在1963年1月8日,為他已故的丈夫班達拉奈克舉辦一場誕辰64週年的紀念法會。這個要求對於主要信仰佛教的國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卻讓周總理有一點犯了難。
因為周總理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信仰者,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擔任領導人的身份,所以如果參加了宗教法會,國人則難免會有議論,對於個人的威信和國家發展來說不免造成一些困擾。但如果拒絕,又未免有失外交禮儀,況且班達拉奈克總理在中斯兩國的建交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佛教國家來看,這樣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下,周總理思慮了一夜,考慮一個兩全的方法,既不參加法會,也照顧到外交禮儀。
第二天,周總理藉故讓班達拉奈剋夫人先來到了上海的玉佛寺,之後寺院在相關人員的安排下,按照法會的流程舉辦了這次紀念活動,整個法會時間並不是很長,在法會將要結束時,周總理出現在了現場,他走進寺院的殿堂,向班達拉奈克總理的肖像前身鞠一躬,鞠躬起身之後,法會結束。
周總理就這樣,既沒有參加宗教法會,又在外交上注重了禮節,這樣的行為讓當時所有在場的人員對周總理都大加讚賞。巧妙地化解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化解的難題。
法會結束後,班達拉奈剋夫人還去了宋慶齡先生在上海的居所,並贈送給先生一個銀鏨花首飾盒,並且邀請宋慶齡先生訪問斯里蘭卡,先生也答應了這一請求。
宋慶齡、周恩來、陳毅來到斯里蘭卡,受到班達拉奈剋夫人的熱情接待
1964年2月26日,宋慶齡應邀與周恩來、陳毅一起乘專機,由昆明飛往斯里蘭卡訪問,在這次的訪問中,三個人都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周總理也看到了之前在康提種植的紫薇花也已經有一人多高。之後,周總理同班達拉奈剋夫人簽訂了《中錫聯合公報》
在訪問中,總理主動詢問班達拉奈剋夫人,是否需要什麼幫助,班達拉奈剋夫人提出希望中國能夠援建一座國際會議的大廈。周總理同意了並親自批示,於是工程於1970年10月開工。為了紀念已故的班達拉奈克總理,大廈的名字被命名為“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在1973年5月,大廈正式竣工。72歲的徐向前元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使身份,出訪斯里蘭卡。現如今,這座大廈已成為中斯友誼的標誌性建築。這座建築就像是斯里蘭卡的“人民大會堂”一樣,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半個世紀,可即便是現在看來,這座大廈的建造風格也一點都不落後。
在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竣工的前一年,1972年的6月18日,班達拉奈剋夫人再次訪華,代表斯里蘭卡兒童,將一頭一歲的雄性斯里蘭卡象“米杜拉”贈送給了中國兒童,並在首都體育館舉行了贈象儀式,“米杜拉”在斯里蘭卡的語言中是“朋友”的意思,而“米杜拉”當時也因此名滿華夏,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幾乎是無人不知。這也成為了中斯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在之後的1979年和2007年,斯里蘭卡也相繼贈送給中國兩頭斯里蘭卡象,成為了中斯兩國友誼往來的見證。
1972年6月18日,首都體育館,周恩來總理和斯里蘭卡總理西里瑪沃•班達拉奈剋夫人共同出席贈象儀式。
結語:
中國的發展不能缺少和其他國家的合作,外交事業是國家與國家共同發展的重要基礎,1949年之前的所有外交資源基本都掌握在國民政府的手裡,而新中國的政府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就和各個國家相繼建交,周總理在這件事業上可謂是功不可沒的。
在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之後,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取得了飛速的進展,或許很多國家對於中國的國情並不是特別的瞭解,但他們都會被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周總理所處理的每一件事務,都像是一件超越時空的藝術品,不禁讓當時的各國領導人折服,即便放在日後也會被人津津樂道。
周總理去世之後,各國領導人紛紛發來弔唁,這些領導人無一例外地表示沉痛,就像失去了一位多年的摯友,又像這個世界上少了一位璀璨的星辰。而班達拉奈剋夫人也說出了在文章開頭所說道的那句話。對他的去世,不僅是新中國的損失,更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
今後,當我們作為一名遊客,去往斯里蘭卡或是其他的哪個國家時,所有的當地人會因為你是中國人而對你格外友好時,也不要忘記當初那位站在雨中講話的挺立身姿,是他讓你、讓所有的中國人在各個國家獲得了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