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偉人,就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放棄學習;毛主席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偉人,但他的學習經歷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的父親和大多數農民一樣覺得讀書不過是浪費錢和時間。
所以毛主席兒時只能被迫退學了,好在後來結識了李漱清老師在各種不是課堂的地方給他補課,和他談論歷史和世界。也正是因為有李老師的幫助,毛主席不僅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更多的是漲了見識、更新了思想,萌發了救國的念頭。
李漱清是渴求維新渴求變法救國的,事實上他也這麼做了。後來得知毛主席在組織領導革命,他便義無反顧的讓自己的兒子參加革命跟著毛主席幹;只不過兩個兒子一個孫子都在這場壯烈的革命歷程中犧牲了。
一、毛主席的啟蒙老師
毛主席家庭條件並不優渥,甚至可以說是清苦;家裡負擔本就重加上父親覺得讀了書也沒多大的作用,最後還是得種地維生。所以在父親做主的前提下,毛主席只得辦了輟學。但這並不能阻擋毛主席自幼渴求知識、熱愛學習的興趣,他開始自學。
可是當時的毛主席總歸年幼,連基本的知識都沒學完光靠自學肯定是學不懂的。所以他就趁著幹農活或是放牛的空檔又跑到學校教室外面旁聽,也是在偶然的一次旁聽中他聽到了李漱清的課,李漱清是城裡來的老師,和只會講古文的那些老師不一樣。
他每次聽李漱清的課都覺得津津有味,因為他講課讓毛主席彷彿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這是因為李漱清接受到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影響,知道當下的中國只能靠革命。
毛主席喜歡這位老師的課,本著學習更多知識的目的他主動找到這位老師和他交流。李漱清得知了毛主席的情況後也主動提出幫他補課,因為在他看來,毛主席渾身散發出的自信和求知慾是無比閃耀的。
就這樣,兩人開始變成默契的師生關係;只不過上課的地點就再隨機不過了。可不管是山坡上還是水溝邊,他們都能沉浸在知識的海洋和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中。李漱清還經常把維新思想講給毛主席聽,因為其他的人根本聽不懂也不屑於聽。
可毛主席不一樣,他不僅能聽懂還能就某個問題或者思想和李漱清深刻的討論交流。也正是在此時,變法、革命、救國等詞彙開始印在毛主席的心中。也可以說李漱清成為了毛主席革命救國思想爆發的啟蒙老師。
二、兩子一孫壯烈犧牲
眾所周知毛主席等人在1921年正式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但是當時剛建立時知道的人不多,加入的人更少。再加上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黨的發展、毛主席的生存環境都十分艱難。1925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打算在休養身體的同時從家鄉開始建立一支隊伍。
可就如毛主席兒時被迫輟學一樣,當地大部分都是沒怎麼上過學的農民,對於革命救國一竅不通;只知道苦幹農活謀取生存。所以,毛主席建立的支隊一開始也沒什麼人加入。李漱清聽說了毛主席在幹革命,他覺得十分欣慰也對此十分支援。
他將自己的大兒子李耿侯拉來給毛主席當了秘書,這無疑表示了對毛主席絕對的支援和信任,同時包含著希望革命勝利的美好願景。而因為李漱清的這一舉動也影響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加入支部的人越來越多,相信毛主席的人也越來越多。
李漱清將李耿侯交給毛主席,另一方面意味著就將他的命交給了毛主席;李耿侯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跟著毛主席開展工作也十分認真負責,是毛主席初期的好幫手。但是後來毛主席離開了韶山,去往全國各地指導工作,李耿侯沒有跟去而是繼續留在韶山。
不僅李耿侯自己參加了革命,他的兒子李德深也就是李漱清的孫子也跟隨自己的父親上了戰場,是名副其實的上陣父子兵。只不過可惜的是在1928年,地方革命開戰的如火如荼之時戰爭也隨之而來。李耿侯李德深父子雙雙在戰爭中喪命。
李漱清對毛主席是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援,因為就在大兒子李耿侯參加革命後一年多,他又將自己的二兒子李貢侯也送去參加了革命。只是很不幸的是,他也在次年就壯烈犧牲了。李漱清卻對自己大兒子和孫子的犧牲毫不知情。
三、乘坐飛機俯視北京
本來李漱清覺得等到全國解放,他們不管在哪幹革命就都能回來了。可是左等右等等到其他人都回來了,也沒等到李耿侯父子,於是李漱清只得向毛主席寫信討些訊息。毛主席收到信後開心於李漱清還活著,卻又驚訝於他們竟然不知道李耿侯父子已經遇難的事情。
毛主席由於和他們分開後一直東奔西走,所以對他們的訊息也瞭解的不甚全面,只是在聽說多年前就戰死沙場了。李漱清收到這封回信縱使心中還有執念也不得不相信事實了,但他們是為了革命壯烈犧牲了,自己應當感到驕傲,尤其是現在的中國如此美好。
毛主席自然是懂得感恩的人,他聽到李漱清還活著覺得十分慶幸。因為他親眼看到了中國走出黑暗重見光明,而毛主席做革命的起點也是因為他開始的。所以毛主席覺得要把老人請到北京來看一看,看看新中國的首都。
李漱清自然十分高興,專程買了新衣服踏上前往首都的路;一同受邀參觀的還有毛主席的其他幾位老師。雖然李漱清覺得自己並沒有正兒八經的給毛主席上課,但他還感念自己讓他覺得十分欣慰和感動。
最後他在北京遊玩了一個多月,回去之前幾位老人看到了北京上空的飛機隊伍覺得十分羨慕;李漱清找到毛主席提了想坐一次飛機的願望。當時建國初期,飛機是不能隨意讓外人乘坐的,但為了滿足老先生的願望,毛主席還是從中協調讓他們坐著飛機俯瞰了一下北京的全貌。
四、總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毛主席將這句話完整的踐行了。雖然李漱清和毛主席在建國後一個成為了主席另一個依舊是普通老師,但這並不阻礙他們之間的情誼。
如果沒有李漱清當時給毛主席開小灶補課,沒有給他將維新變法革命救國;可能毛主席就不會走上革命道路。或許毛主席依舊會走上這條道路,只是會晚一些,那中國迎來解放和光明的日子也會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