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是當選首屆“東亞文化之都”(2013年)的中國城市。7月25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
宋元時期,泉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中國特色商品從那裡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輸往世界。而充滿異域風情的貨品與文化也跟隨著外國商人源源不斷地匯聚泉州。
時至今日,大多數去過泉州的人都會留下一個印象:這是一座“半城煙火半城仙”的古城。“仙”源於當地多元化的宗教群,“煙火”則泛指文化氣息濃厚的理想生活。而這種鮮明特點正是中外商貿與文化曾經的大交匯在泉州留下的印記。
煙火氣的生活與人神共娛的傳統藝術
在“五步一寺,十步一廟”的泉州古城,多元的宗教文化融入在百姓的生活之中。市井的繁華離不開對眾神的崇拜,民間的信仰又塑造著這裡獨特的民俗風情。
燕尾脊下的市井生活
一排整齊的番仔樓(閩南一帶對洋樓的稱呼)前,成群的電動車駛過。街邊的面線糊攤旁,坐滿了吃早餐的市民。遊客端著一碗土筍凍漫步在大榕樹下。榕樹後的神龕廟宇,香火正旺。這樣的熱鬧景象一直持續到午夜。這條位於泉州老城區鯉城區的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也是市區內儲存最完整的古街區。早在宋朝,它就開始承載起泉州的繁榮氣象。由於老城區內房屋限高,走在街上沒有高樓大廈的壓迫感,只見紅磚古厝和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屋頂的燕尾脊猶如展翅待飛。
泉州老城區共有330多條大小不一的街巷。主幹道上商業繁華,但隨意鑽進一條小巷,又會遇到最樸實的市井生活——在兩人寬的窄巷道旁,白髮老友敞著屋門,坐在客廳裡喝著功夫茶;剛放學的小學生在分享小賣部的零食;炒菜的聲音和電視的聲音讓一絲鄉愁略過旅人的心頭。西街不僅保留著歷史的印記,同時也是泉州人的生活本身。雖然這已被開發成景區和商業街,但這裡的原住民安居樂業,這條街並沒有丟掉它的煙火氣。
獻給神明的嘉禮
西街的上一條巷子叫通政巷。下午三點,一座紅磚古厝前排起了小長隊。大門一開,人們魚貫而入,入口處的牌子上寫著“泉州嘉禮館”。這裡是泉州市提線木偶劇團的老劇場,週一、三、五和週末兩天的下午四點定期舉辦惠民演出。
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是泉州當地的傳統藝術。木偶戲源於秦漢,兩晉時期隨中原士族南遷入閩,唐末五代開始在泉州地區廣泛流行,蓬勃發展。
提線木偶戲在閩南地區被稱作“嘉禮戲”,被譽為獻給神明“最嘉的禮物”。自古以來,提線木偶戲不僅是娛樂百姓的民間藝術,更與民間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無論是酬神還願、神佛慶誕、亡魂超度等宗教儀式,還是結婚生子、興建房屋等民間喜事,當地人必宴請木偶戲班搭臺演出。這就形成了“且儀且戲”的宗教藝術形態。
經常可以看到木偶戲上演時觀眾席的第一排空空如也,並且鋪著一塊大紅布。據說這是專門給神明留的位子,請神降臨和百姓一同觀賞。有時當地人為了謝神,會邀請木偶戲班凌晨三四點前去演出。沒有觀眾也無所謂,因為是為神表演的節目。這種人神共娛的藝術形式與日本的能樂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於這種特殊的功能和定位,木偶戲藝人的地位高於其他戲曲藝人。在過去,戲曲藝人被稱為“戲子”“腳色”,屬於下九流(專供達官貴人消遣的社會底層的人)。他們既難登大雅之堂,也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唯獨傀儡藝人被尊為“先生”,且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泉州地區有一句俗語叫做“前棚嘉禮後棚戲”,意思是在同一節慶中,不管同時僱請多少戲班參演,必須由位列前棚的傀儡班社預先“起鼓”,否則所有散置後棚的其他戲曲班社都不能開演。
惠民演出開始了。第一折戲叫《小沙彌下山》,講述的是一個喜劇故事:小沙彌因平日裡誦經用心不專,在雷雨天裡為免除風雨之苦,冀求佛祖庇佑。結果他在祈禱誦經時錯誤百出,吃盡了苦頭。在木偶藝人的操弄之下,小沙彌活了起來:或一路小跑,或突然摔倒,或是坐在地上敲木魚誦經。此時,藝人的神情和木偶的情緒是統一的,小沙彌或慌亂、或畏懼的心情反應在藝人臉上的一顰一簇之中。
一尊木偶由鉤牌(提線木偶的手提系線板)、絲線、木偶三個部分構成。根據木偶的動作種類不同,懸掛的絲線數量不等。最簡單的為8根,最複雜的有36根,全憑藝人雙手操縱。已在泉州市提線木偶劇團工作30年的吳曉暉(44歲)在一旁解說道:“別看舞臺上藝人們的動作輕盈,這功夫可不是那麼容易學的。每個木偶大概有兩公斤重。為了能讓木偶的動作平穩順滑,藝人從入行開始,每天都要在玻璃瓶裡裝上水,舉平手臂練習臂力,每次要堅持半個小時。”說到這,伴著輕快的鼓點,臺上的小沙彌蹦了起來,一折戲結束了。觀眾席傳來了雷鳴般的掌聲。
吳曉暉在演出新式劇目《青春夢》,演員的形體與木偶的動作渾然一體。身後供奉的是喜神“相公爺”
鮮活的漁村記憶
泉州晉江入海口的北岸有一個叫做“蟳埔村”的小漁村。它三面臨海,直到今天還以漁業為主要產業。村民們過著靠海吃海的生活,保留著泉州原始的漁民風情。
蟳埔村最為著名的是生活在這裡的女人——蟳埔女。蟳埔女與泉州東部沿海惠安縣的惠安女都是泉州地區著名的漁女。她們擁有勤勞賢惠的品格,在男人們出海打魚時,時常背上魚簍,挑起扁擔到海邊撈魚捕蝦。而她們一身奇特靚麗的裝扮也吸引著外來遊客慕名而來。
每一個已婚的惠安女腰間都纏有沉甸甸的銀腰鏈,這是新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寓意從此牢牢把妻子拴在自己身邊,不離不棄。而腰鏈的條數和重量則彰顯男方的經濟實力。惠安女最有特色的裝扮是她們頭上戴的花方巾和黃斗笠。這種穿戴的起源尚無定論,但對於在海邊勞作的她們而言,方巾能夠禦寒保暖、固定頭髮,黃色的斗笠則是遮風擋雨的必備品。
惠安海女曾梅霞(右)和張秀怨(中)、張細華(左)在海邊捕撈魚蝦
同樣是頭飾,蟳埔女的“箸花圍”十分獨特。蟳埔女從孩提時就留長髮,到十一、二歲便用紅頭繩梳起頭髮,盤成圓髻,穿上一支象牙簪。她們另用鮮花串成花環,少則一二環,多則四五環,以髮髻為圓心,圏戴在腦後。最後插上金銀釵或梳子,使整個頭部猶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壇。蟳埔女人結婚時會給女性親友分發戴在頭上的鮮花,寓意分享幸福。
蟳埔村裡的建築和市區內的紅磚古厝風格迥異,呈現出一片斑駁的灰白色。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這裡的建築外牆是用無數海蠣殼壘成的。在古代,滿載貨物的商船從泉州港出發,在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後,貨物往往銷售一空。為了讓回航的船保持穩定性,商人們會在當地撿拾很多蚵殼用作壓艙石。這些蚵殼運回泉州後,蟳埔人創造性地以這些大蚵殼為建築材料,建成了獨特的蚵殼厝。據說蚵殼牆不僅外型獨特美觀,還具有冬暖夏涼之功效。
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聖潔之光
蟳埔村鱗次櫛比的蚵殼厝是當年泉州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開展對外貿易的歷史見證。蚵殼的數量越多,意味著輸出的商品越多。德化白瓷是泉州當地最受世界各國人青睞的商品之一。自宋代開始直到明代,白瓷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熱銷的“東方珍品”。泉州素有“一箱瓷雕,一箱白銀”的說法。
德化瓷塑許氏家族第六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許瑞峰(52歲)介紹,德化窯口燒製出的白瓷溫潤如玉。瓷體潔白但不鋥亮,表面透著一種溫柔的啞光,透出玉般的質感。德化白瓷透光性甚好,光澤帶有米黃色,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中國人推崇儒家思想,宣揚為人之道,摒棄奢華豔麗的色彩而偏愛純白色,所以祭祀用的器物也多為白色。這一點與日本相通,日本人常用白色的木頭製造祭器。人們對白色瓷器心嚮往之,然而經過高溫燒製的陶瓷或氧化、或還原,顏色變深,效果不佳。後來在德化一帶發現了粘度很高的白色高嶺土層。用高嶺土燒製出的瓷器潔白無瑕。此外瓷土粘度高,適宜造模製作雕塑。從此,著名的德化白瓷觀音像問世。
菩薩像佛性的法身和慈悲的神情在白瓷淡雅的光澤下,更加觸動人心。元代時,德化窯燒製了大量觀音像並行銷海外。佛教信眾感嘆於德化瓷的聖潔之美,而瓷器愛好者與收藏家則醉心於它的做工之巧。這些器物既表現了泉州人的宗教藝術追求,也讓東方瓷塑之美走向了廣闊的世界。
日文連結:
東アジア文化都市·泉州(5) 「燕尾脊」の下の市民生活
http://www.peoplechina.com.cn/whgg/202108/t20210802_800254650.html
東アジア文化都市·泉州(6) 神と共に楽しむ伝統芸能
http://www.peoplechina.com.cn/whgg/202108/t20210802_800254651.html
東アジア文化都市·泉州(7) 漁村の鮮やかな記憶
http://www.peoplechina.com.cn/whgg/202108/t20210802_800254653.html
東アジア文化都市·泉州(8) 海を渡った聖なる白い光
http://www.peoplechina.com.cn/whgg/202108/t20210802_800254654.html
文:木越 袁舒
攝影: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