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大膽創新,結合患者自身狀況,手工縫製“定製版”手術支架,為一例腹主動脈瘤合併多發髂動脈瘤的患者完成腔內隔絕術,成功保留患者的自體血管,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已經康復出院。
經常熬夜失眠
男子體內隱藏了多枚“不定時炸彈”
患者元先生,今年41歲,常年工作精神壓力很大,經常熬夜失眠,前不久因腿部出現大片淤青到醫院檢查,發現體內隱藏了多枚“不定時炸彈”——腹主動脈,髂總動脈級髂內動脈多髮夾層動脈瘤。主髂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一種危險性非常高的疾病,瘤體一旦破裂必將引起大量出血,常常趁人不備突然“爆炸”並迅速置人於死地,因此有體內不定時炸彈之稱。這意味著元先生的生命如同在走鋼索,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會引爆這一連串的“炸彈”,有性命之憂。 當地醫院沒有處理如此複雜多發的夾層動脈瘤的經驗,建議他儘快到大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在朋友推薦下,他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管外科王海洋教授的門診求助。
“我們檢查發現,患者的動脈瘤樣擴張非常明顯,血管真腔被擠壓嚴重,直接影響血流供應,動脈瘤隨時有可能破裂。”王海洋教授立即安排元先生入院接受治療。
創新改裝現有覆膜支架
“縫製”匹配度更高的支架系統
以往對於這種多發覆雜夾層動脈瘤的多采用手術開腹治療,但創傷巨大,風險極高,且盆腔血管重建遠期通暢率不高。“這位患者從上到下有大小不等的六個動脈瘤,如果開刀手術,切口會非常大,而且容易造成血管內膜撕脫,遠期生存質量會受到影響。”王海洋教授說,當前,腔內治療逐漸代替了傳統的開放手術,成為治療腹主動脈合併髂動脈夾層動脈瘤的首選術式。 但常規介入手術會採取“栓塞”的方式,用彈簧圈把有動脈瘤的兩側髂內動脈栓塞住,將瘤體完全封堵住,但這樣就等於兩條髂內動脈血管“報廢”,近期和遠期對盆底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出現腸道功能紊亂、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我們考慮到患者還比較年輕,為了他日後的生活質量,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給他保住自體血管功能。”綜合各方面因素,經過反覆論證和精確評估後,王海洋教授決定“另闢蹊徑”,透過創新性地改裝現有覆膜支架,為元先生親手“縫製”了一套適合他血管特點的匹配度更高的內嵌式支架系統,既可以確保動脈瘤體的隔絕,又同時做到髂內及髂外動脈的重建,以保留其自身血管原有功能。
手術過程中,先透過股動脈穿刺進入腹主動脈,保證支架和動脈壁良好貼附,重建好這條“主幹道”之後,又透過上肢動脈血管將量身定製的內嵌式支架欲埋導絲,精確定位,完美實現髂內動脈的重建,保證盆腔的血液供應。 近三個小時的精細化操作,王海洋教授順利為元先生摘掉了那六枚隨時可能爆炸的“體內炸彈”,並且保留了髂內動脈血供,使得患者未來的生活質量有了保證。術後造影顯示,血液在其腹主動脈及兩側的髂內,髂外動脈“暢通無阻”。
血科疾病日趨年輕化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與動脈同壽”,血管作為人體營養輸送的重要管道,遍佈全身各處,一旦出現病變,自然會影響全身健康。 血管疾病在以前是老年病,但近年來卻日趨年輕化“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情緒波動起伏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這些都為血管疾病埋下了隱患。”王海洋教授提醒,年輕人也要關注血管健康,儘量調整好心情,戒菸限酒,避免情緒大起大落,避免熬夜,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建議高危人群每年定期進行血管篩查,“如有腰部酸脹,疼痛,要篩查腹部的大血管,必要時及時血管外科就診,以免危及生命。”
採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韓文青
圖:廣醫一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