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韋:發展人工智慧應重視人工愚蠢
人工愚蠢是人工智慧的派生概念。當一些人工智慧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或者雖達到預期目的但卻不能依據具體情境進行自我調適,那麼人們就會稱其為人工愚蠢。理由是:該人工智慧還不夠智慧。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愚蠢是對這些人工智慧的貶低性稱呼。
有時,人們把人工智慧戲稱為“人工智障”,是因為計算機程式所展現出的,更多是人工愚蠢而非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之所以被稱為“類人的”,很大程度是因為其模擬和延伸了人類智慧,但如果其同時也模擬和延伸了人類愚蠢,那麼會帶來怎樣的風險呢?對此,我們把人工愚蠢的風險簡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計算機程式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和倫理。2.計算機程式無法完成預期任務。比如,有電動汽車發生過車主因手機客戶端崩潰而無法開啟車門的事件。可見,當我們習慣於依賴智慧系統時,智慧系統卻不僅會犯錯,還會失聯。3.人工愚蠢技術的濫用。目前,人們已開始製造會故意犯錯的機器和程式,把錯誤編寫程序序裡,使機器“弱智化”。這一方面可以使其更像人類,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網路詐騙和網路攻擊的風險。比如,有網路詐騙者會利用聊天機器人軟體,一個人同時操控幾個甚至幾十個埠,在社交軟體上偽裝成不同身份交友聊天並進行詐騙。
我們要讓人工智慧的發展變得可控,有兩條路徑。一是超人類主義者所主張的,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或基因技術來改造人,使人變得更強大、更聰明;二是透過應用人工愚蠢技術,把人工智慧限定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相較而言,藉助人工愚蠢技術為人工智慧設立界限,則相對穩妥和可行。
原文連結:發展人工智慧應重視人工愚蠢
中國所面臨的挑戰有:複合型發展、全球化、收入分配機制的耦合
複合型發展的挑戰:作為後發國家,中國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即可以利用相對便宜的土地和勞動力吸引外資,同時可以借鑑和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省去很多走彎路的過程。但與此同時,挑戰也客觀存在。其一,必須創造性、綜合性地回應工業化各階段的發展課題。其二,後發劣勢問題。後發國家面臨的後發劣勢,主要體現為子系統缺乏整合性。在現代化程序中,經濟發展、政治發展、社會發展是系統工程,彼此相互支撐。在實踐層面,如果只注重迅速地從後發優勢中獲利,忽略各個子系統間的聯絡,當後發優勢的紅利耗盡的時候,後發劣勢就會成為“發展的陷阱”。
全球化的挑戰: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精英治理失靈,民粹主義勢力抬頭,很多國家改變了政治版圖,發達國家也不例外。置身於全球化浪潮中,中國也面臨著類似的考驗,亟需最佳化重大政策,加強國際協作,克服收入分配不均問題。
改善收入分配機制:就當下的中國來說,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目標已經實現了;相比之下,“共同富裕”的實現更為困難。無論在世界或是中國,貧困和收入差距問題是永遠的焦點。
原文連結:從增長到均衡:實現共同富裕的挑戰和路徑
第一,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在實踐中,將共同富裕狹義理解為解決收入差距的“唯收入論”,在認識上的誤導性極大。因為從本質上講,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發展絕不只是經濟收入的提高,更本質和關鍵的是教育及健康水平、主觀獲得感等方面的提高。
第二,共同富裕既要提供平等發展機會,又要安撫和援助社會競爭失利的地區和人群。我們必須認識到僅僅是發展機會的平等並不能必然帶來滿意度的提升。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初始發展條件存在明顯差距,不同社會個體的認知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健康水平等方面存在客觀差距,因此要在機會平等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對社會競爭結果進行適當補償的機制。
第三,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必須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可塑性以及可改革度,避免僵化性,堅決防止掉入“福利陷阱”。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體制必須保持一定的靈活度,能夠隨著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需要而動態調整。
第四,政府與市場同向發力,建設高效的共同富裕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政府與市場要同向發力,應該認真總結好宣傳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共同富裕這一課題上,該原則同樣適用。
原文連結:探索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
偉大建黨精神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精神風貌。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獨有的精神譜系,先後奠定了革命時期的精神豐碑,樹立了建設時期的精神標識,豐富了改革開放時期的精神寶庫,昇華了新時代的精神境界。偉大建黨精神所秉持的堅定政治信念和遠大理想抱負,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最鮮明的政治品格,為中華民族經受住任何風險考驗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精神支柱,為實現偉大夢想凝聚了最持久、最深沉、最強大的精神動力。
偉大建黨精神滋養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就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回應重大時代課題,引領時代發展方向。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視野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吸取人類文明精華,又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賦予馬克思主義政黨以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偉大建黨精神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砥礪奮進。百年大黨風華正茂。鍛造永遠朝氣蓬勃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營養,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善於運用制度力量,將制度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煥發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昂揚銳氣、創新勇氣。
原文連結: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三重價值
提升隨遷老人的情感保障水平,使他們更多地感受到親人理解支援的幸福、融入城市社群的快樂、社會保障福利的平等,需要個體、家庭、社群、政府共同努力。
個體要積極調整轉變心態,提高自身的社會融入感。隨遷老人要擴大人際交往圈子,積極參加社群組織的各種老年活動,排解遷移他鄉的寂寞和孤獨。要充分認識到遷移後自身家庭地位和社會角色的改變,在生活過程中遇到了難題應當及時與兒女溝通和交流,承擔家庭撫育者和照料者的責任。要積極學習健康飲食和育兒觀念等新知識,減少代際摩擦。還要培養自身的興趣愛好,合理安排閒暇時間,豐富自身生活,增強城市生活歸屬感。
子女要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提升老人的心理安全感。子女應抽出更多時間陪伴老人,鼓勵老人調整心態,走出家門,在社群中尋找志趣相投的老年夥伴。要幫助老人更快適應新環境和掌握新生活技巧,鼓勵老人建立新的社交關係,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社群要搭建創新服務平臺,增強老人的社群歸屬感。社群要開展隨遷老人的摸底排查,掌握他們的基本資訊、興趣愛好和情感需求,讓隨遷老人感受到社群關懷,幫助老人適應城市生活。可以成立“隨遷老人交流協會”,幫助隨遷老人緩解孤獨情緒;開展“社群生活指南”學習,幫助老年人適應城市生活環境。
政府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老人的獲得感。允許和鼓勵老年人隨子女遷移落戶,配套提供社會保障的轉接服務,自覺承擔隨遷老人的社會保障異地接續的義務;提升隨遷老人群體的福利水平,實現異地養老的“同城待遇”,在城市交通出行、旅遊景點門票、公共設施服務等方面,為隨遷老人提供優待福利;加快基本醫療保險的跨區互聯互通,簡化醫療保險的異地報銷手續,讓隨遷老人不再為看病、治病發愁,提升城市生活獲得感。
原文連結:重視隨遷老人的情感保障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