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儘管目前學界圍繞21世紀中國文學是否進入文學史、如何進入文學史以及是否可以“獨立成史”等問題存在分歧與論爭,但21世紀中國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新時代特徵與新歷史價值也是事實。與此同時,作為中國文學重要分支的散文文體,也進入了守成與開新、“深化”與“泛化”並存的多樣態發展階段,散文寫作由“精英寫作”移向“全民寫作”、個人創作轉向群體創作,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徵。
書寫新氣象 發掘新題材
與之前各個時期有別,新世紀散文不僅傳遞著寫作主體對散文的審美理想和認識,更與文化思潮、市場媒介、理想讀者等外部因素互動共生。一方面,新的時代經驗生成了散文書寫新氣象,另一方面,作家在現實與歷史多向觀照、時代表達與個人自敘的立體展現中拓展了散文的新空間;一方面,具有生活質感和個體生命氣息的作品多有可觀之處,另一方面,文壇也孳生了一些泡沫化散文。這些搖曳多姿的散文現象,同時促生了散文研究的豐富繁盛。《光明日報》先後刊發“文事聚焦·問診當下散文創作”系列、“散文邊界討論系列筆談”,《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評談散文”系列,《美文》雜誌開設“散文觀察”專欄,《都市》雜誌有“新世紀散文十五年”大型筆談,還有巨量的散文作家作品評論(書評較多)、散文作家訪談、散文流派和思潮評論,及王兆勝、韓小蕙、王冰等人撰寫的散文年度綜述等。一度被認為“最為落寞”乃至“小道末技”的散文文體,在時代的熱風中呼嘯奔騰,創造了散文的新時代。
當然,本文說的“散文的新時代”,主要指向新世紀散文的題材、觀念、風格、傳播、審美等發生的新變化,也包括在多元文化生態下構建新的散文知識共同體與學術共同體,凸顯散文在中國文學版圖中的位序。具體地說,新世紀散文題材開闢了新路向。作為時代“燒錄器”的散文文體,既敘述著新的時代經驗,也參與著國家文化建設的新程序。這主要涉及三個維度:一是在文化路向上重回紅色傳統,創造了新世紀“紅色散文”,如繼承“長征精神”“沂蒙精神”傳統寫作、開拓“一帶一路”新圖景寫作、彰顯“中國精神”與提倡“正能量”敘述,這些散文在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方面,呼應時代召喚,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故鄉敘述拓展新模式,返鄉、鄉土儀式、民間信仰、新農村發展等題材大量湧現,“民間散文”用“非虛構+逆城市化”的寫作方式打破了20世紀鄉村擬想或田園自足體系的鄉村散文模式,既有精神原鄉演繹,也有對泛文化時代蕪雜心靈的清洗,馮驥才的鄉土精神系列等屬於此類。三是自然生態觀念更加強化,“自然散文”既是復歸“天人合一”中國傳統的自發性訴求,也是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學性表達,多維度呈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超越了此前“自然+人”的簡單寫作模式,出現了梁衡的人文森林學系列、劉學剛的草木記系列等新生態文明寫作。
衍生新觀念 塑造新風格
21世紀以來,散文觀念趨向有“大體”無“定體”,跨文體寫作大量湧現,小說、詩歌、戲劇、散文“四體”文學合流現象趨於常態,文字分化受傳播形式和受眾期待影響較多。具體表現為三種形態:第一,跨文體寫作蓬勃發展,散文文體屬性被淡化,寫作方式由“作家中心”向“讀者中心”“數字互動”轉變,強調寫作者、讀者、社會背景和文化生態合力介入。第二,傳播形式制導文體分化,如雜誌體散文週期性長、易儲存且篇幅較長,更多滿足有思想性、文化性閱讀期待的受眾;副刊體散文週期性短、不易儲存且篇幅短小,受特定受眾需求影響,更貼近日常化、娛樂化;新媒體散文話題張力大、自由度高,所以往往淡化受眾需求,強調寫作者自我感覺,對新媒介時代散文文體的泛化發展影響較大。第三,改造傳統散文觀與創造新散文觀,如“形不散—神不散—心散”對20世紀60年代初“形散神不散”觀念的改造,“非虛構”“散文性”對20世紀80年代“真實與虛構”觀念的發展,“證史”“補史”對20世紀90年代“文化散文”的演繹;此外,“超文字”“新媒體散文”“散文小說化”等觀念得到確認,並衍生出散文新思潮。
與此同時,新世紀散文寫作風格也有明顯轉向。傳統的散文寫作基本以專業散文作家為核心力量,以歷史化、精英化敘述為主要傾向。新世紀散文作家身份模糊,跨界散文作家、自由散文作家大量湧現,帶來散文與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字的相互融合,散文書寫既有載道式、言志式敘述,更有側重文化消費功能的娛樂化敘述。具體而言,跨界散文作家既有跨文體寫作,如小說家散文、詩人散文、藝術家散文、評論家散文等,寫作主體身份的多樣態衍生出內在體驗、價值訴求的多樣態;也有跨職業身份寫作,如媒體人散文(報人散文),題材偏向主流敘述、傳統文化,文字更具廣度和可信度,旨在助力當代文化建設。自由散文作家與市場經濟新規則密切相關,活躍度高,是新世紀“全民化”寫作的主導力量。他們在榕樹下、天涯社群、中國散文網、新散文觀察論壇等網路平臺推送大量作品。線上寫作的自由散文作家與讀者跟帖中的讚譽、批評密切互動,他們的散文偏碎片化、狂歡化,結構偏拼貼式,思想與價值內涵較為多樣。這類作家既是大眾文化、消費文化、泡沫化“散文產品”的生產者,也可能是新文化邏輯、美學風格的先鋒者,需要對其創作進行意義重估和價值引領。
依託新媒介 開創新審美
傳播媒介對文學創作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新世紀散文創作的變化,也與刊載媒介、閱讀形態、受眾審美趨向等有關。就印刷媒介而言,一方面,傳統散文刊物紛紛做出調整,如有明顯地域文化標識的《散文》(天津)、《美文》(西安)、《隨筆》(廣州)等純散文刊物和《天涯》《人民文學》《收穫》等設立散文欄目的綜合型文學期刊,重新定位辦刊方針和文化身份,刊載的散文作品在題材方面注重歷史和現實的雙向拓展,更具大眾化特徵。另一方面,市場化新紙質媒體興起,如《三聯生活週刊》《城市畫報》及各大城市的都市報副刊、生活雜誌專欄,各類晚報、晨報等,促生了大量隨筆短文、時評酷論、閒情小品等,體式靈活不拘,但內容偏於輕淺娛樂,精神含量相對不足。此外,網路媒介促生的網路散文,既包括部落格、微博、微信和各大網站上的散文隨筆,也包括以音訊、影片為媒介的內容平臺(如知乎、得到、攀登讀書會)上的作品,數量豐沛,但碎片化、狂歡化、庸俗化文字較多,需進行提煉和學理性篩選。
隨著時代發展,新世紀文化生態、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直接影響了散文審美機制的演變。一是承繼和發展“雅正為主”的古典審美觀。以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在場主義散文獎為例,獲獎作家作品特別是重合的作家或篇目,基本可以彰顯出新的時代語境下散文創作的審美及發展趨向,如史鐵生《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這些作品具備格調高雅、意蘊含蓄、語言精準等審美特質。二是開創新美學風貌。以“21世紀年度散文選”、李曉虹選編中國散文年選、王劍冰選編散文年選為例,選家審美觀念和編輯思路不同,市場受眾需求不同,經濟效益不同,使選本呈現不同樣式。換句話說,新市場機制開掘出散文選本新趨向,資本化和市場化作為審美的新驅動,生成了雜文學和純文學並舉的新審美樣態。
綜上,這些“新變”拓展了新世紀散文的疆域,也創造了散文的新時代,但一些新問題也隨之出現:如語言的陌生化、結構的小說化,及超文字等在散文中的廣泛使用,散文走向“無界”狀態,生成了大量“非散文”的散文;又如散文創作繁複多變但散文研究相對守舊,舊瓶裝新酒、固本未開新現象較突出;再如散文介入中國現實、抒寫中國精神時,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反映尚有欠缺。散文作家如何理性介入現實、如何重新整合中國新經驗與散文話語、如何客觀記錄中國社會發展等,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只有立足時代發展,廣泛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學營養,不斷開拓創新,中國散文方可結出更多豐碩果實。
(本文系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專案“21世紀中國散文藝術正規化研究”(20ZWB00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師範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