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醫療事業已經走過了風雨琳琅的七十年。基層醫生曾手持X光膠片,奔赴千里之外去尋一個答案。而如今,隔著螢幕,他們能以更快的速度得到回應。
| 來源:賽柏藍器械
| 作者:東臺 米克
一臺沒人會用的X線機
1954年,秦皇島市的一家專門收治結核病患者的療養院,引進了單位第一臺醫學影像裝置,這是一臺匈牙利產100mA X線機。
回憶起67年前,李長泰說:“當時這種裝置在中國都不多見,那時院內沒人會使用,對於那個小城居民,它的先進感已經超出認知。”
16歲的護士李長泰被委以重任,開始和同事們摸索著使用X光機為患者拍片。
上世紀50-60年代,我國的結核病發生率佔比還居高不下,結核病防治工作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影像學檢查則是發現結核病的主要手段。
當時國家採取的策略是“X檢查主動發現病人”,在城市工礦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團體檢查。對於確診結核病患者,主要以化學治療和療養相結合的方式。
也正是在此期間,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建設得到了很大發展,據史料統計,1949年,全國共有結核病防治機構12個,床位660餘張,X線機29臺。而到1958年,全國已有結核病防治所101個,附設病床4306張,其中省級結核病防治所至少15家。
起初,X線機在基層醫療機構並不普及,許多結核病患者只在單位組織體檢時見過這種裝置。
李長泰說,當時在療養院裡,醫生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對疾病發展做出大致判斷,這就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醫學影像裝置的引入改善了這一情況。
“拍了片子以後,患者身體內部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有了這個依據,結合病人的各種表現,再去用藥、調整治療方案,就更有把握。所以,X線機對於基層的實際診療是十分有助益的。”
療養院迎來新裝置後,醫院年輕幹練的李長泰被派往天津第一結核病防治院。
相比於小城療養院,這裡的裝置更新、更好,數量也更多,此外還有“美國回來的大專家”看診。在半實踐半學習的2個月裡,李長泰的拍片技術有了飛躍式進步。
回到療養院後,李長泰又多了一個“專業拍片人”的新身份,與此同時,他也暗下決心,要當一名不僅能拍片還要會看片的醫生。
進口到國產的縮影變遷
現如今,許多醫科大學裡都開設了醫學影像專業,學生可以學到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常規放射學、CT、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
儘管如此,走進醫院後,真正開始為解除人類病痛貢獻一份力量的醫學生們,仍然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醫學是一門複雜而深奧的學問,對於醫生而言,知識和經驗缺一不可。而在半個世紀多之前,基層醫師們能仰仗的並不算多。
許國昌在接受賽柏藍器械訪問時說,當年從國外回到國內,最大的感觸是,英國的機器已經可以掃描全身了,但是國內大部分的醫生還沒見過,對於輻射和自我保護還都很茫然,甚至有的醫生穿一件“皮夾克”再套一件白大褂就充當工作服了。
“當時的影象質量十分的差,只有特別複雜的病,才能和醫院上級審批用一次,沒有辦法實現多片比對、甚至患者都不知道這個機器究竟能檢查出什麼,有的認為是治療儀,在機器前躺一下就能治好病。”許國昌回憶。
隨著國家對醫療技術的重視,國產的裝置製造也逐漸進入加速狀態。許國昌說:中國第一臺心電圖機器是在上海先有的,但效能不穩定,也沒法量產。後來60年代去南方學習的時候才看到國產的投入使用,再後來看看到70年代後。慢慢有積體電路型的。
同樣,20世紀60年代,李長泰所在的療養院再次迎來新裝置,這是一臺國產X線機。
與被淘汰的匈牙利產X線機相比,這臺國產裝置陪伴療養院走過了更長的歲月——直到1985年,這款院內唯一的一臺醫學影像裝置才宣佈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臺上海產的500mA X線機,價值10萬元。
回顧往昔,國產影像裝置從一片空白到如今的繁榮景象,實屬不易。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這一發現也讓他成為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僅僅相隔兩年時間,1897年,蘇州博習醫院就從美國引進了第一臺X光機。
新中國成立後,醫療裝置建設加緊展開。1952年,國內第一臺200mA醫用X光機“國慶號”問世,該裝置由上海精密醫療器械廠研製成功,並於中山醫院安裝試用。1959年底,該廠成功試製400mA X線機。
自此,國產X光機得以批次生產,醫療工作也向前邁了一大步。
彼時,埋首醫書的李長泰尚不知道,幾年後,將有一臺嶄新的國產影像裝置來到他的工作單位,並在往後的二十年中,與他一起為患者消減痛苦、守望新生。
醫療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醫療行業是知識密集型行業,對於許多醫護工作者而言,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刻在骨子裡的。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生活日常。
上個世紀的許多基層醫護工作者,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專業學習,偶爾可能出現的短期外派培訓機會,都顯得格外珍貴,而自學成才更是常規操作。
許國昌說:在濟南的那個時候,外派學習的機會很珍貴,記憶最深的是看到第一臺核磁共振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國產,都是進口的,是中國科學院與一家企業合作,開發出的中國第一臺磁共振成像系統,後來應用醫院,使用時也要審批才可用,價格也自然非常昂貴。
20世紀70年代,李長泰所在的療養院與其他幾家醫院合併,不再是專門的結核病防治機構,前來看病的患者變多了,所患疾病種類隨之增多,X光膠片上也開始出現令醫生們難以下判斷的影象資訊。
在那個時期,李長泰曾乘火車前往一千多公里之外的上海,找一位全國知名的專家看片,請他幫忙分析病況。
李長泰從專家那裡學到很多?“沒有。專家非常忙,有好多人找他看片,都是外地趕過去的。他只是看,然後分析問題,沒有過多交流的時間。”
事實上,不管是上個世紀還是現在,醫療資源不均衡是每一個時代的共性問題。但科技的進步已經極大地加速了醫療系統的整體執行效率。
近年來,伴隨分級診療以及醫聯體建設的持續推進,醫療生態景觀已經擁有全新面貌。在遠端影像診斷中心,藉助資訊化平臺,醫聯體內醫生們可以進行線上閱片、診斷以及疑難影像會診。
從千里奔赴到同臺交流,新中國的醫療發展之路已經走過了70年風雨歷程。上個世紀的基層醫生們,可能早已無法理解如今的CT、核磁裝置的執行模式和操作方法,也再不能向患者提出他們依靠多年經驗和持續積累得出的診療結論。
但山河依舊,還有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