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釋出的文章,還可點選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袁枚,擅長寫詩文,乾隆四年(1739)24歲參加朝廷科考,試題《賦得因風想玉珂》,所吟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於落榜,得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袁枚外調做官,曾任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33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
清朝詩人的作品已經近乎於白話文,加上大多不會引用典故,詩意自然就比較好理解,儘管這一時期的詩歌被後世很多評論家認為:失去了韻味!不過,袁枚的很多作品又是別具一格,有一些還收錄進小學課本里,例如《所見》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古詩。
袁枚的詩雖然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卻寫得極富詩意,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把一件普通的事物寫得活靈活現,這也正是袁枚最具有特色的一個地方。
再例如這首《山行雜詠》,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那麼信手拈來,但卻依舊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最具有獨特的性,人們一讀便能夠記住。
《山行雜詠》
清代:袁枚
十里崎嶇半里平,
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繭將人裹,
不信前頭有路行。
有一天,袁枚獨自出門遊玩,見到山中秀麗景色,於是有感而發,從而創作出這麼一首有趣的詩。這樣的詩作可能在唐朝和宋朝很多,在清朝卻不多見,短短4句28字,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詩題雲“山行”,詩前兩句“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即如同一路移動的電影鏡頭,在山路行進史反映所見所感。
首句“十里崎嶇半里平”,表面上看是客觀、靜止地寫山路,實際上於“十里”、“半里”的數字變化中正暗寓一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靜顯動。
而“十里崎嶇”與“半里平”的相互對比,又隱含詩人對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
這裡的“十里”與“半里”並非精確的測量資料,只是詩人對山路。崎嶇”的一種大致感覺而已。腳下山路不平,眼前則峰巒重重。
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又將山峰擬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熱情的朋友,而“迎”與“送”銜接之緊,又生動逼真地寫出詩人穿行於層巒迭嶂之中那應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詩人對腳下征途與眼前障礙的區域性地理環境之感受;那麼。後兩旬則是進而表現山行的整體地理環境的體驗。
此時,詩人彷彿一分為二:一個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尋找路的盡頭,而另一個袁枚則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視,只見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層層蠶繭將“人”四周包“裹’’住,無法衝出,以至不相信還有出路。
“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這兩句反映的是詩人“山行”時久不見平川的鬱悶心態,但詩人將“青山”之大意象比喻為“繭”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詩的妙處。惟有化大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達詩人於“山行”時的憋氣不舒的感受。
袁枚的很多詩都是充滿了哲理,而在這首《山行雜詠》中,詩人正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不僅描寫了山中的美景,以及自己所見之物,同時也正是透過山中的風景,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這也正是此詩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而我們從這麼一小短簡的詩作中,那也是最是能夠學到東西,也能夠明白很多的大道理。
(來源:迷上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