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農民進城賣菜”
這個話題很早就有人聊,近年來熱度逐漸淡化,但由於今年各種蔬菜價格普遍上漲,菠菜、香菜之類,甚至一度漲到吃不起的地步。
加上部分地區個別農產品滯銷情況仍頻繁發生。
話題又再一次被討論開了。
不少人把“蔬菜漲價”、“農產品滯銷”都歸罪給“禁止農民進城賣菜”上。
我本來覺得這不是一件值得寫一篇文章的事,因為我認為大部分朋友應該都深知其中真相原由。
但是今天和幾個朋友聊起了這個話題,當然他們不是做農業的,其間具體的討論內容,讓我改變了想法,這事得談,得詳談。
日常生活中我們太容易被一些偏激言論帶動情緒了,當輿論沖刷、憤慨激昂過後,不是什麼都沒留下,留下的那是一片烏煙瘴氣啊!
別的咱不管,作為農業人,涉及農業的事,容不得烏煙瘴氣。
沒有禁止農民進城賣菜一說
試問“禁止農民進城賣菜”,出現在當前的哪一條規章制度上?
你給我找出來!
我倒是 知道一條法規給大家看一下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中的第三條,明確指出農民可以在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
第三條 下列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註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也就是說在現階段看“禁止農民進城賣菜”本就子虛烏有。
如果大家非要質疑“指定的時間和場所”
那我再多問一句:在鬧市區或主要街道隨時隨地的賣菜,你覺得合適嗎?
我想如果有人支援這種情況發生,當成為現實之後,那麼支援農民在鬧市區或主要街道賣菜的人,將最可能變成第一批舉報農民賣菜妨礙交通的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覺得城市裡沒有自產自銷賣菜的農民,我建議你早起一些,向老頭、老太太們打聽下具體位置,去感受下農民賣菜的氛圍,還有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即便是專門讓農民賣菜的市場上,真正自產自銷的農民並不多,還是以小販為主。
大部分農民主觀上不能進城賣菜
當大家高呼讓農民進城賣菜的時候,有沒有問過農民自己願不願意?
的確農民自產自銷理論上能讓農民賺錢,讓消費者少花錢,但前提是農民主觀上能進城賣菜。
我覺得當前部分朋友對於“農民”、“農業”的概念存在誤解,或許一直停留在“半畝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畫面裡,不然你就不會信也不會吐槽討論“禁止農民進城賣菜”這件事了。
較之以前當下我們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同樣的農民在進步、農村在改變,農業也在快速地發展。
大家可以去農村或城市周邊瞭解一下,關於種菜這件事,只要是靠種菜為生的農民,種植的規模就不會太小。
而一旦有了一定的規模,這個規模不用太大,幾畝足以,農民主觀上就難以自產自銷。
以菠菜為例
在我們當地,幾年菠菜價格最高的時候,超市裡賣15——20元/斤左右,批發的價格在7元/斤左右。
我所在的城市有專門供農民賣菜的場所,面積不小,每天的管理費僅2元,也就是農民自己去市場銷售,即便賣9元/斤,一斤菠菜就把管理費賺出來了。
但是我接觸到種植菠菜的農戶,田裡95%以上的菠菜都賣給蔬菜批發商了。
為什麼呢?因為到了收穫季,菠菜若不能及時銷售,就會爛地裡,那是別說七塊了,你還得費勁把爛菠菜從地裡清理出去。
如果你熟悉菠菜的種植,那你就會明白不用多大規模,兩畝菠菜農民自產自銷都忙不過來。
蔬菜價格不是農民進城就能降的
當前仍有部分朋友覺得蔬菜價格高是因為一層層中間商賺取了差價,當然市場經濟下他們確實賺了差價,但沒有他們大家可能都吃不上蔬菜,爛地裡了啊。
我再來給大家捋一捋蔬菜價格漲跌的邏輯。
與工業商品一樣,農產品的價格的漲跌和供給量息息相關,多了便宜,少了貴,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還是以菠菜為例
今年菠菜漲價是因天氣因素導致減產造成的,短時間內市場上整體供應鏈銳減,價格可不得瘋長。
有需求、供給少,有條件自己銷售農產品的農民也不能便宜賣啊,即便他們便宜賣,你早上起得來嗎?
農民進城賣菜解決不了“滯銷問題”
農產品滯銷是因為禁止農民進城賣菜?農民進城賣菜能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怎麼想的呢?
來,捋一捋農產品滯銷的底層邏輯。
我國農產品為什麼頻繁出現滯銷問題呢?很簡單,整體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隨便提一個大宗水果、蔬菜,規模上我們都是世界第一,跟風種植,重量不重品,這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惡果。
一旦某種農產品出現滯銷問題,那富餘的量就不是一般的大,絕不是靠農民進城能解決的問題,何況還有那麼多農民他主觀上進不了城。
這篇文章沒列資料也沒講大道理
還多少帶了點情緒,但主要是針對我那幾個朋友,還有網路上看到的那些刻意煽動情緒、挑起矛盾的帖子。
最後,勸一句,莫再提這個事了。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型別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