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漢字中,“中”字簡潔、莊重,但無論是何種字型,那長長的一豎始終位於中央,居中而立。北京城與中軸線的關係就如這個“中”字,“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建築大師梁思成曾描述:“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北京中軸線,北京城的脊樑
750餘年前,忽必烈擇燕京之地建都,劉秉忠參照《周禮·考工記》中“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的禮制,規劃了一條長約3.7公里,從麗正門到鐘樓,穿過元大都的皇城與宮城的南北中軸線,於是,一座舉世無雙、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拔地而起,這也是中國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中最後一座按既定規劃平地建立的都城,更是中國都城建造史上一座偉大的里程碑。
百餘年後,永樂遷都,重建紫禁城、皇城、內城,增建外城,這條中軸線逐漸延長,形成了如今全長7.8公里,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一線貫通的空間之軸和文化之軸,軸線兩側還分佈著重要的壇廟建築,從而形成了氣勢恢弘、綱維有序的北京城。北京中軸線因此被譽為北京城的靈魂和脊樑,它不僅是傳統禮儀、世俗宗教寓意的完美結合,還承載著彌足珍貴的民族傳統文化。
影像,研究北京中軸線的重要載體
時光飛逝,北京城中軸線上的建築歷經幾百年,有些已經毀壞、蕩然無存,有些雖經多次改建但依然矗立。在照相機發明之前,我們只能透過古人的繪畫作品來了解這座城市是如何被這條軸線統領起來的。
自1860年北京城首次被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後,我們又多了一個反映這座城市歷史的載體。在攝影師的鏡頭裡,我們能夠捕捉蛛絲馬跡,去細緻地觀察、體悟。筆者經過多年影像資料的蒐集,認為個體不可能永久地擁有所有的照片,而這些照片的珍貴之處也只在於其傳遞出的歷史資料,不在於其本身。因此,筆者將大量照片經過精心選擇編排,讓畫面所記錄的歷史瞬間展現出來,相信這些影像都是北京城歷史程序中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
歷史影像資料的介入,不僅能夠完善以往單靠文字來記錄闡釋歷史的片面性,呈現出更清晰具象的歷史風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改變思維定勢,以更多元、開放、包容的觀念、態度、方法來觀察和記錄過去。
傳承,從瞭解歷史影像開始
《北京中軸百年影像》用影像資料深入挖掘中軸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讓讀者走進北京老城,身臨其境地瞭解這片早已熟視的土地,從內心願意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盡一分力量。筆者遴選出1860年到1949年之間中外攝影師拍攝的700餘張經典照片,以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的空間為軸,以時間為脈絡,將中軸線上的古代建築、壇廟園林作為主要內容,梳理和呈現了百年間北京中軸線的變遷史。
書中收錄了北京中軸線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其拍攝於1860年,攝影師費利斯·比託是搶奪焚燬圓明園的英法聯軍的隨軍攝影師,他站在正陽門城牆上用六張接片拍攝了當時的大清門。這張接片也是中國攝影史上第一張全景接片。從比託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很多細節,此時的北京雖然已經是十九世紀中葉,但其文明程度和十八世紀的乾隆時期並無二致。這張照片對於我們今天研究清朝北京對外大門未開啟前的社會面貌提供了非常直觀的參考資訊。
北京中軸線上的很多建築在最近的一百多年內發生了重大變化,但這些變化很多隻是停留在一些文字記錄或回憶錄中,如永定門在1900年被八國聯軍開啟一個豁口修建鐵路,鐵路一直修到了天壇西門的門口,而1901年這段鐵路就被拆除了,筆者收集了大量1900年拍攝的永定門地區照片才能完整地把這些鮮為人知、短暫且屈辱的歷史展現給讀者。
還有很多照片是被拍攝建築的唯一一張或者存世極少的一張,如在民國時期先農壇的觀耕臺上修建了一座茶社,先農壇的拜殿前開闢了鞦韆圃和拋球場,天橋地標四面鐘,為迎接“兩宮迴鑾”在正陽門上臨時搭建的綵棚子,前門甕城內的關帝廟內景,隆裕皇太后出殯,天安門廣場西側的大理院,景山五方亭內的佛像,北海大佛寺佛像、萬佛樓,以及被八國聯軍炸燬後的地安門遺址等珍貴照片。
每一處建築,都有著不同角度的影像,這完全取決於不同時期的攝影師的觀察視角,而讀者也能多角度地瞭解其時其事,如不同時期的正陽門、五牌樓的對比,天安門在歷史轉折中的變化。
本書透過影像,為今天與未來的讀者提供了百年前中國建築、歷史事件與社會鉅變的視覺敘事,為國人打造“看得見”的“集體記憶”,將這個歷史背景徐徐展示開來。在這裡,讀者可以瞭解歷史、地理形態、文物狀況,以及當時的風土世情,還能以當今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來回顧過往,面對當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解讀中正融合、和諧共處的中華文化,從而指向北京未來的城市發展。
(作者為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