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曾被老舍讚譽為是“共和國美女”。
新鳳霞究竟有多漂亮呢?
在她去世十年後,兒子吳歡參加一檔節目是,就曾提到過一個典故,周總理曾誇新鳳霞漂亮,並說: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鳳霞。
也不僅僅是周總理,當年很多的名人,包括陳毅元帥都曾誇過新鳳霞漂亮。
在文藝界就更不用說了。
有一次,吳祖光(新鳳霞丈夫)邀請齊白石、梅蘭芳等文藝界知名的人士一起到家中小聚,齊白石一進門,迎面就看到了新鳳霞,眼睛就挪不開了,旁邊的人都推他:
“不要老看著人家,不好……”
哪知齊白石立刻十分生氣:
“她生得好看,我就要看。”
新鳳霞走到齊白石跟前說:“齊老,您看吧,我是唱戲的,不怕看。”
滿座的人都鬨堂大笑,畫家、散文家鬱風站起來說道:“齊老喜歡鳳霞,就收她做乾女兒吧。”
於是新鳳霞當場認齊白石為“義父”,齊白石十分高興,還在湖南菜館專門請了一次客。
老舍先生介紹的“姻緣”
新鳳霞幼年時就跟隨楊金香學習京劇,後來又跟隨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從15歲開始就登臺表演。
也許是生得漂亮,又或許是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新鳳霞很快就名聲鵲起。
不過可能大家都無法想象,新鳳霞早期並不識字,從小她就有兩個願望:第一是努力學戲,好賺錢養家,而另外一個願望就是學文化、識字。
只是在苦難的舊社會,表演藝人的地位並不高,賺錢也並不多,只能說新鳳霞後來稍稍出名以後,境況才有所好轉。
新鳳霞不僅是人美歌甜,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份善良的心,當時天津有很多藝人在天橋賣藝賺錢,經常是入不敷出,新鳳霞時常去接濟這些人,大家彼此共渡難關。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先生回憶:
“當時新鳳霞對自己特別好,知道他家負擔重,不僅給錢多平常還多給吃的喝的。”
也因廣結善緣,新鳳霞在曲藝界有很高的聲望。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以後,新鳳霞到北京組織了鳳鳴劇社,並擔綱劇團主演。
在國家的號召下,新鳳霞成為了評劇“新派”的創始人,這一時期他表演的《劉巧兒》、《祥林嫂》等幾十出的評劇,塑造了經典的形象多達十餘個,奠定了新鳳霞在新派評劇當中的地位。
除了文藝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外,毛主席,周總理也十分喜歡看新鳳霞出演的評劇。
不過新鳳霞1949年到北京時已經22歲,正是談婚論嫁的時候,文藝界不少人都關注著,新鳳霞這朵花究竟會花落誰家?
老舍先生撮合新鳳霞與吳祖光兩人在一起。
和新鳳霞出身貧苦不同,吳祖光是出生於書香世家,家學淵源。父親吳瀛是著名的文物鑑定家,還積極參與建設故宮博物院,一生致力於保護文物,不僅如此吳瀛本人也極善於詩書畫,在這樣一個家庭的影響下,吳祖光自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求學期間的吳祖光發表過散文和詩歌,後來被京劇藝術所吸引,決心走上戲劇創作的道路,抗戰時期還曾創作過《鳳凰城》、《正氣歌》、《風雪夜歸人》等作品,因1945年主編的《新民晚報》上,刊載了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吳祖光遭國民黨當局迫害,不得已出走香港,新中國建立以後回到北京,任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
新鳳霞對吳祖光是早有耳聞。
早年新鳳霞就曾接觸到過吳祖光的劇作品《風雪夜歸人》,心中對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經老舍先生介紹後,吳祖光結識了新鳳霞,兩人逐漸產生了感情。
有一天,新鳳霞打電話給吳祖光,有事請求他幫助。
吳祖光蹬著腳踏車到新鳳霞家裡,才知道新鳳霞準備參加全國青聯大會,可不知道說什麼好,請他參謀一番,兩人聊著聊著,吳祖光發現新鳳霞手臂上滿是蚊子咬的包,想起來自己家裡有一套從香港帶回來的珍珠羅蚊帳,於是順路買了釘子、錘子,晚飯後又到新鳳霞家裡,幫她叮叮噹噹的把蚊帳掛上了。
一來二去,兩人的戀情被傳得滿大街都是,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不過新中國剛剛建立,吳祖光、新鳳霞都有各自的事業和工作,根本就沒有閒暇時間來談情說愛,吳祖光也曾對新鳳霞說:
“我應當在事業上先打好基礎,結婚的事可往後推推。”
對兩人的結合,有很多人其實都不理解,暗地裡也有不少的閒話傳出來。
從兩人家世上說,吳祖光出身書香世家,新鳳霞出身貧苦人家,吳祖光受過高等教育,是著名的劇作家,可新鳳霞卻沒接受過教育,甚至都不識字。
新鳳霞回憶稱:
反對的人在明裡暗裡說壞話:祖光娶新鳳霞是要挑重擔子,新鳳霞有一大家人,父母、弟弟、妹妹七八口人,都要靠新鳳霞養活,新鳳霞不識字,父母也都是文盲,吳祖光闖進這個家,可是自找麻煩,沒有共同語言,唱戲的家庭,俗氣。吳祖光是書香門第,怎麼能跟這樣的藝人在一起生活?
反對的人中,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他們站在新鳳霞的角度上,認為吳祖光不可靠,當時人們的看法是,吳祖光是從香港回來的,必然是慣於花天酒地、玩弄女性的一個人。
“鳳霞你要長隻眼,不要上了當,吳祖光能跟你長久嗎?叫吳祖光耍了,你哭都來不及。”
周總理宴請新人
總而言之、新鳳霞和吳祖光的婚姻鬧得沸沸揚揚。
就連老舍先生都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他找到新鳳霞對他說:
“你是真跟祖光好嗎?如果覺得再交交,瞭解瞭解也好。因為我也風言風語聽說了,連市裡領導都說我不應該給你介紹祖光這樣的人。不過,我認為是對的,我堅持……”
有一次新鳳霞到楊尚昆家中拜訪,楊尚昆的夫人李伯釗是新鳳霞的直接領導。
在聽說她和吳祖光的戀情後,楊尚昆率先表示了支援:
“新鳳霞要結婚了,很好。”
哪知李伯釗在一旁卻很不高興:
“你不曉得,不要亂說。”
新鳳霞知道,李伯釗是對她好的,從來把她當女兒來看,新鳳霞也回憶稱:
她像我的家長,處處關心事事過問我的事。
可就是這樣一個母親似的人,雖然她並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意見,可從表現來看,是不太同意的。
不過即便如此,新鳳霞還是衝破了重重阻礙:
“我結婚不結婚,父母不管我,領導也管不著。臺上唱“劉巧兒”婚姻自由,臺下還在婚事上這麼不勇敢。”
有一次吳祖光打來電話,新鳳霞立即請他到自己家裡,當面第一句,新鳳霞就沒頭沒腦的說:“快,我們結婚吧。”
吳祖光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呆呆地立在原地,片刻後回了一句:“那也要做好準備啊。”
新鳳霞不管不顧:
“是,本來領了結婚證就行了,可是現在反對的太多了,我非要辦個樣子給他們看看。”
“連劉巧兒都要爭婚姻自主,我跟他們講理。可是也有同意我們的,夏衍、陽翰老、洪深、歐陽予倩、老舍、趙樹理等先生都同意呀!”
新鳳霞後來稱:
“我自己去大柵欄定結婚禮服,要最好、最貴的,我要叫那些反對的人看看我新鳳霞。大柵欄新生禮服店的櫥窗裡有一套最好的白紗禮服、鮮魚口的一家照相館再三要為我免費拍結婚照,還有洋鼓洋號的鼓樂隊要義務為我服務……”
吳祖光聽了她的籌劃,笑得直不起腰:
“別出洋相了,你聽我的,讓鬱風替你設計一件旗袍,大大方方的。你別讓我一塊跟你出洋相,不行,不行!……”
1951年的一天,新鳳霞、吳祖光邁入婚姻的殿堂。
婚禮按照新鳳霞的打算,確實是辦得熱熱鬧鬧,現場來了不少文藝界、戲曲界知名的人,就連郭沫若也協同妻子一道出席了婚禮,南方主婚人是歐陽予倩、女方證婚人是老舍先生,主持人是陽翰笙。
就在熱鬧的檔口,電話鈴聲響起來了,原來是周總理聽說新鳳霞要結婚,也要求去參加婚禮,考慮到現場人數眾多,不好保衛,周總理也只好作罷,不過卻也提出:
“以後請祖光、鳳霞到家裡來。”
周總理不僅僅是這麼說了,而且還這麼做了。
新鳳霞婚後沒過多長時間,周總理、鄧穎超夫婦邀請他們夫婦一起到家中吃飯,一起被邀請的還有曹禺、方瑞夫婦,老舍、胡絜青夫婦,要是連上新鳳霞、吳祖光夫婦,那就是三對兒。
吃飯前,鄧穎超以主婦的口氣說:
“今天恩來請了你們三對夫婦來,主要是祝賀祖光、鳳霞新婚!難得呀,準備了一點便飯。”
一大桌子人吃完飯後,坐在一邊閒聊,周總理拉住新鳳霞和吳祖光,並告訴他們:
“祖光和鳳霞結合,是很理想的一對,祖光可瞭解鳳霞是貧民窟裡艱苦成長的藝人,鳳霞可以得到祖光的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幫助,希望鳳霞做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理想、新社會的戲曲演員,最後祝大家幸福快樂!”
真正的藝術家
吳祖光與新鳳霞兩個新人喜結連理,看上去似乎是皆大歡喜,可真正的壓力,反倒是在結婚後才來的。
兩個新人,從小生活的環境大不相同,一個是才高八斗,而另外一個卻是大字不識。
不過,吳祖光似乎卻從來沒有嫌棄過這一點,雖然在大眾看來,兩人之間有巨大的文化差異,卻並不影響兩人的感情。
新鳳霞自己也從小有個心願,那就是學習文化知識。在丈夫吳祖光的教導下,新鳳霞開始讀書學習。
不僅如此,新鳳霞師從齊白石,開始學畫。
新鳳霞從小就在家裡裁剪戲服、刺繡、畫花樣,因此在繪畫上有很深的基礎,齊白石也從不吝惜指教,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齊白石對新鳳霞最偏心,不僅如此,吳祖光的父親吳瀛也善於詩書畫,在齊白石和吳瀛的教導下,新鳳霞很快掌握了繪畫的技巧。
不過,因為識字不多,新鳳霞在毛筆字上缺少功夫,因此畫作上大多都是丈夫吳祖光題字,才能構成完整的畫作。
新鳳霞為此還調侃地說:
“乾爹說的,我畫畫,你題字。夫妻畫難得: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在丈夫吳祖光的教導下,新鳳霞開始讀書學習文化知識,
吳祖光回憶稱:
“我在馬家廟四合院的北屋靠窗下為她安置新購買的一個雕花嵌石的小書桌,旁邊一個紅木書架,買了一架給她閱讀、學習的書,古今中外的名著小說排滿了一書架,看到她滿心喜悅的樣子也是我最大的安慰。”
新鳳霞的進步之快,就連吳祖光也沒有想到,新鳳霞在短暫的學習後,開始學寫文章,《過年》和《姑媽》兩篇還曾被刊載在人民日報上,著名現代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看了新鳳霞的文章後,也覺得文章寫的很好,極富有生活氣息。並鼓勵新鳳霞繼續創作下去。
不過作為評劇“新派”創始人,新鳳霞最大的成就還是在表演藝術上。
1954年,新鳳霞拜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師,雖然兩人都屬於不同的劇種,在梅蘭芳指點下,新鳳霞的藝術造詣越來越高。
最出名的,莫過於和丈夫合作的《花為媒》。
《花為媒》脫胎於《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創作,後來還被其改編為舞臺劇,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經吳祖光改編,於1963年搬上了大銀幕,是近代著名的戲劇電影。
吳祖光在創作時,大膽創新,既保留了經典曲目中的特色,又結合了時代的氣息,經新鳳霞出演後,歷時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傳統戲翻新的代表作品。
也正是在兩人藝術創作的高峰年代,不幸的事情卻接二連三的發生。
相濡以沫的扶持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面,新鳳霞、吳祖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即便是在最艱難的年代,夫妻兩人都沒有放棄彼此,而是相濡以沫,共同走過那段歲月。
新鳳霞曾對人說過:
“評劇是我的生命,吳祖光是支撐我生命的靈魂,不能兩全,我寧要祖光。”
1975年,新鳳霞因受刺激導致腦溢血引發半身偏癱,從此以後不得不告別了舞臺。
新鳳霞這一時期的脾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兒子吳歡回憶稱:
“母親那時候怨氣極重,用現在的話說,她當時有重度自閉!”
在那段時間,新鳳霞撕爛了家裡很多照片,尤其是她表演時候的照片,還有一些家裡收藏的藝術品也遭到了波及,新鳳霞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幾乎是看什麼都不順心。
不過很幸運的是,新鳳霞的身邊,有丈夫吳祖光的陪伴。
為了防止刺激,吳祖光幾乎將家裡都搬空了,一些沒摔碎的藝術品還有一些照片,被他小心的收藏起來,沒多長時間,家裡電視也被他搬走了。
吳祖光翻閱了很多的心理方面的書籍,為了安撫妻子受傷的心,他把家裡的陽臺收拾出來,一有時間就推著妻子到陽臺上看風景,不過吳祖光後來發現,還是繪畫和寫作能撫平妻子的情緒。
為此,吳祖光將家裡原本不富裕的地方,專門佈置成畫室,並告訴妻子:
“以後這個地方就是你的書畫室,你不是學過繪畫嗎?這裡以後就是你盡情發揮的地方。”
新鳳霞看著眼前的佈置,漆黑的眸子裡頓時放出了不一樣的亮光。
不僅如此,吳祖光還鼓勵妻子寫作,新鳳霞雖然在丈夫的教導下能夠寫文章,可要寫的出彩,能力還是有所欠缺。有一次吳祖光回家,看到妻子費力地翻閱新華字典,一問才知道,她是想寫日記。
吳祖光知道,這是妻子恢復的關鍵時期,因此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鼓勵。新鳳霞在丈夫的教導下,很快就能寫出文章,她把自己一生的經歷,都完整的表達出來,言語樸實真誠,是難得上佳作品。
這一時期,新鳳霞的心情也跟著好轉了不少。
1983年,新鳳霞坐著輪椅再度登臺,參演了評劇《劉巧兒》,這也是新鳳霞闊別舞臺多年以後,第一次登臺演出。新鳳霞又重新恢復了自信。
演出結束後的一天,吳祖光推著妻子在院中散步,新鳳霞十分感慨地對丈夫說:
“祖光,謝謝你,我現在覺得人生好極了,那些過去的好的壞的,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苦難的日子終究會過去,幸福的生活又回到了眼前。
1998年4月12日,一代評劇大師,新鳳霞在江蘇常州去世,享年71歲。
妻子去世後,吳祖光忍受著極大的悲痛,回憶妻子的點點滴滴,竟然有些莫名的後悔。夫妻間的磕磕絆絆浮現在眼前,早些年吳祖光沒有意識到,這是妻子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吳祖光晚年撰文懷念妻子時曾提到:
“這篇懷鳳短文,寫寫、哭哭、停停,歷時半月才匆匆寫就。生平沒有寫得這麼困難,這麼吃力過。在鳳霞天天坐的座位上、書桌上,清晨、黃昏、燈下,總恍惚鳳霞仍舊坐在這兒,但她卻真的不再回來了。她是由一行靈車、警車護送從常州直接到北京八寶山的墓地的,她永遠不再回家來了。”
2003年4月9日,吳祖光在家中去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