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的花和尚魯智深喜歡自稱“灑家”,有人認為灑家是和尚的自稱。非也。魯智深在出家之前也稱“灑家”,更何況《水滸傳》裡還有其他的和尚,也沒有自稱“灑家”的。其實,灑家並非是一種簡單的自稱,它至少含有三層意思。
一是關西方言。《辭海》註釋:灑(音sǎ)是宋元時期關西方言“灑家”的略語,猶咱。《辭源》註釋:灑(音zá)與咱同,灑家即咱家。關西是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甘肅二省。在戰國時期,函谷關以西基本為秦國領地,以此劃分關西秦國和關東六國。因函谷關地處晉、豫、秦三省交界,有“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之說。灑家就是這一地區的方言。梁山好漢多為山東人,多自稱“俺”或“咱”,單單魯智深和楊志稱“灑家”。魯智深出身渭州,也就是甘肅平涼,又長期在經略府任提轄,所以他出口必稱“灑家”。而楊志儘管生在東京汴梁,但因家中敗落,自幼流落關西,所以有時也自稱“灑家”。
二是通用的自稱。中國古代等級森嚴,在自稱上頗有講究。老百姓自稱“草民”,下級對上級自稱“下官”,上級對下級自稱“本官”等。而“灑家”對上對下以及平級均可。如魯智深見到史進,他比史進年齡大,且又在府中為官,應是對下的自我介紹:“灑家是經略府提轄,姓魯,諱個達字。”魯智深進五臺山當和尚,長老賜法號,並說“三皈五戒”與他,問他是否記得?魯智深回話是下對上,他答曰“灑家記得”。平等之間也可自稱灑家。魯智深在菜園與林沖首次相見,自我介紹道:“灑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願為僧。”
三是帶有江湖豪氣。“家”是指一類人或人群,用於謙稱。如武官自稱“某家”,女人自稱“奴家”,有一定職別的太監自稱“咱(音zá)家”。在關西一帶,一些混江湖的綠林好漢、打打殺殺之人喜歡自稱“灑家”,因為“灑”還有無拘無束、灑脫、痛快的意思。魯智深被賀太守抓住逼問,他自辯道:“灑家又不曾殺你,你如何拿住灑家,妄指平人?”太守喝罵:“幾曾見出家人自稱灑家。這禿驢必是個關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強盜,來與史進那廝報仇,不打如何肯招。左右好生加力打那禿驢。”賀太守從“灑家”這一口語便斷定魯智深是綠林強盜。可見,魯智深是個莽撞人,說話是不分場合的。
而楊志則不同,他和江湖好漢在一起時,多自稱“灑家”。如楊志向林沖、王倫等自我介紹時說:“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而見到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時,卻自稱“小人”。一方面可見楊志乃將門之後,見過大世面,慮事周全,說話謹慎,有分寸;另一方面也說明“灑家”確實是江湖用語,有粗俗、狂野的意味。
“灑家”如同孫悟空口中的“俺老孫”,粗獷奔放、義薄雲天,既不卑不亢,又藐視一切,何等的霸氣,何等的豪邁!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鄭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