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一國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貿易多樣化,減輕貧困的關鍵,因此中國長期重視基礎建設,取得的成就和進展也獲得國內外一致認可,甚至被許多外國網友稱為“基建狂魔”,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港珠澳大橋,就是一項令外界讚不絕口的世紀工程,整個工程投資達到1269億元,大幅提升了港珠澳三地的經濟聯結,並且進一步挖掘了深圳發展潛力。
然而最近中國又1世界級工程火了,這就是連通中山到深圳的深中通道,作為十三五規劃的國家級工程,建設規模巨大,而且還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難道說它比港珠澳大橋還牛?作為深圳的近鄰城市,以往從深圳到中山必須繞過虎門大橋,需要2個小時路程,因此兩地貿易往來和人口移動受到侷限性,深中通道的建設目的是將兩地路程縮短到半小時。
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必然離不開龐大的人口,北京人口數量達到2200萬人,上海人口超過2600萬,但是深圳人口數量卻只有1300多萬,想要吸納更多的人口,就需要加大深圳的人口包容力度和加深與鄰近城市的交通連線,因此一旦深中通道完工,就能有效解決深圳外來人口的住房,過剩的人口可以遷移到中山市,從而進一步激發深圳的城市發展潛力。 作為隔海相望的兩座城市,深中通道從海上和海下筆直貫通,整個專案包括橋、島、隧道,是一個龐大的叢集工程,該工程的亮點頗多,工程全長為24千米,規劃了一條7.1千米的海底八通道沉底隧道,以及16.9千米長的橋樑,隧道兩端各建造一處人工島,設計時速100千米每小時,整個專案總投資460億元,是世界級跨海通道工程。
為深中通道配套建造的伶仃洋大橋技術先進,攻克了颱風頻發區超大跨整體鋼箱梁索橋災變控制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將超大跨整體懸索橋的顫振臨界風速提高到88米每秒,打破了國外這一領域紀錄,配套建造的兩個人工島建造速度用時四個半月,創造了快速建造人工島的世界紀錄,配套建造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具有超寬、深埋、變寬的技術特點,全新的結構設計和技術運用,具有開創性和挑戰性,在世界上也屬於首開先河。 目前深中通道工程整體進展順利,多個隧道管節實現精準對接,橋、島、隧道的各項工程穩步推進,伶仃洋大橋的雙主塔、中山大橋的西主塔完成封頂,在整個專案完成後,不但將有利於中山和深圳兩座城市的經濟發展,也將為中國積累豐富的海底隧道建造經驗,為將來國家建造難度係數更大、隧道長度更大的海底隧道,提供借鑑思路和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