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對於茅盾的文學成就的論述,與1945年6月中共在重慶舉行祝賀茅盾先生50歲壽辰和從事創作25週年紀念活動有關。當時,中共重慶機關報《新華日報》連續編髮為茅盾祝壽的專刊,發表了由廖沫沙起草,周恩來、王若飛修改並審定的社論《中國文藝工作者的路程》,以及王若飛代表中共的祝賀文章《中國文化界的光榮,中國知識分子的光榮——祝茅盾先生五十壽日》。在這兩篇文章中,頻繁出現“路程”“歷程”和“道路”這樣的概念。特別是王若飛的文章,明確提出“茅盾先生為中國的新文藝探索出一條現實主義的道路”。
晚年茅盾 資料圖片
新中國成立後,現代文學研究者非常重視茅盾的現實主義道路問題,20世紀50年代茅盾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兩部專著——邵伯周先生的《茅盾的文學道路》和葉子銘先生的《論茅盾四十年的文學道路》,都不約而同地將茅盾的文學成就和文學史定位,與“道路”概念聯絡起來。樊駿先生在1960年第2期《文學評論》雜誌上發表專題論文《兩本關於茅盾文學道路的著作》。茅盾本人似乎也認同這種概括,在晚年出版文學回憶錄時,將書名定為《我走過的道路》。所以,將茅盾的文學業績和社會實踐,與“道路”問題形象地聯絡起來,具有特殊的歷史淵源和特定的歷史內涵。
1.呼籲文學創作者在廣闊的社會天地中,感受和體驗普通百姓的生活
茅盾的文學道路,與倡導“為人生而藝術”的現實主義結伴而生。這樣的現實主義文學與向壁編造、矯揉造作、粉飾太平的虛假文學形成對照。五四時期,茅盾與鄭振鐸等發起“文學研究會”,他們強調“血與淚的文學”,目的是要文學創作者正視社會現實,將文學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重新建立在一種批判的基礎上,也就是要徹底開啟創作者的社會視野,拆除創作者與當代社會生活之間的壁障,讓文學創作者在廣闊的社會天地中,感受和體驗普通百姓的生活,反對附庸風雅、吟風弄月;強調寫實手法,而不是向壁虛構的編造手法來進行文學創作。茅盾的這種意識,順應了五四新文學潮流的時代需求,來自他的文學實踐和社會實踐,具有強烈的在場感。
1921年他主編《小說月報》時,大量的投稿都是無病呻吟的濫情之作,不管社會痛癢而完全沉浸於個人世界。對於這樣的文學創作,茅盾極其不滿,他寫下《春季創作壇漫評》《評四五六月的創作》《一年來的感想與明年的計劃》等文章,予以批評。他倡導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希望以此來改變這種文學現狀。
茅盾《讀稼軒集》手跡 資料圖片
與此同時,從1920年開始,茅盾與陳獨秀等人結識,參加上海馬克思主義小組的活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茅盾是50多位最早的黨員之一。而且,在茅盾的影響下,弟弟沈澤民和他的同班同學張聞天也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最早的核心成員和領導者。1925年至1927年,茅盾到廣州、武漢參加國共合作,從事實際政治活動,擔任宣傳要職。這是茅盾的“職業革命家”時期。他接觸到大革命風暴裹挾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1927年大革命失敗,茅盾又回到文學領域。現實的豐富歷練,拓展了茅盾的文學視野和社會生活經驗,也提升了他的思考力、社會辨別力和把握現實的能力。在文學創作上,這時期茅盾有轟動文壇的“蝕”三部曲,理論研究上有《魯迅論》《徐志摩論》《冰心論》和《丁玲論》等一系列作家作品論。創作實踐與理論建構的雙重並舉,多方面推進中國新文學的探索道路,奠定茅盾在新文學實踐中的地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茅盾的文學才能、創作成就予以高度肯定,認為茅盾的創作沒有一般青年作家的“膚淺”痕跡。這是因為茅盾有著非凡的文學修養功底和識見。
茅盾生前照片
捷克漢學家普實克認為茅盾的現實主義創作經驗,有力地充實和推進了中國現代文學審美範疇中的“敘事”範疇。如果說,現代中國文學在審美範疇上,可以區分為“抒情”與“敘事”兩個方面的話,茅盾的文學創作和理論建構與“敘事”聯絡得更為緊密。而且,這種聯絡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因為黑格爾在對“抒情”與“敘事”的論述上,是偏向將現代世界與“敘事”範疇相聯絡。也就是說,隨著古希臘所代表的人類文明的“抒情”時代,在近代遭遇工業革命的歷史變革之後,“敘事”的時代開始了。在這一點上,茅盾的文學創作經驗和理論建構正好與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歷史程序是同步的,也呼應了世界文學的變革步伐。
2.在描繪人物關係時,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和文學思考,觸及關鍵
茅盾同時代的作家、批評家中,像魯迅、瞿秋白等,對茅盾的創作經驗也是非常關注的。在致曹靖華的信中,魯迅肯定茅盾《子夜》的現實主義成就。瞿秋白在《子夜》出版後,連續發表了《〈子夜〉與國貨年》和《讀〈子夜〉》,對茅盾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予以積極評價。這些評價,不只是聲氣相通的文學援助,更重要的是對中國文學某些探索性嘗試的鼓勵和肯定。
當時,以現代都市生活為背景,表達左翼思想情感的作品並不少見。茅盾的《子夜》不同在於,作品傳達的不只是一般的、個人的感觸和感受。如果說,巴爾扎克曾經許諾要做一個時代的“書記員”,那麼,《子夜》可以視為20世紀30年代前後中國社會變動的現實主義畫卷和長篇史詩。其中各式各樣的現代性格的人物以群像的方式,出現在小說舞臺上。像銀行家、實業家、軍閥、政客、大學教授、交際花、醫生、包工頭、紡織工人和逃亡地主等,都是時代背景下中國都市裡的特殊人物。他們以群體的方式,大規模地出現於作品系列中,這在以往作家作品中是不曾有過的。
而且,在描繪人物關係時,茅盾的文學表現不是浮光掠影的,不是印象式的,而是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查和文學思考,極具特色,觸及關鍵。以《子夜》對上海都市生活的把握為例。如何來揭示都市生活的靈魂,這一直是現代中國文學面臨的重要問題。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表現鄉村生活,誕生了一批傑出的作家作品,而對於都市生活的表現,相對要弱得多。茅盾的《子夜》是少數幾部在表現城市生活上獲得成功的作品,它對於都市生活核心內容的揭示,是準確、有力的。
在《子夜》中,他不僅表現20世紀30年代在舊上海,金融資本與實業資本的衝突,也表現當時金融資本、實業資本與中國政治、中國鄉土經濟的衝突。這樣的表現在中國現代小說世界中獨樹一幟。茅盾或許不一定完全懂得當時金融交易的秘密,但當金融資本與實業資本出現衝突時,他看到當時實業資本的不堪一擊。對於當時金融資本的運作規則,茅盾看到它與政治權勢糾纏的一面,清楚地揭示出在那個時代,沒有一個金融巨鱷可以脫離政治力量的庇護,以及當時的政治權勢要想在軍閥混戰的中國亂局中獲得勝算,也需要財團和金融巨鱷的支援。這樣的都市生活,在茅盾《子夜》之前,從來沒有人表現過,而後來的作家作品中也很難尋覓到這樣的表現力度。
之所以有這樣的獨特性,可能與茅盾的經歷有關,也與他的博學多見有關。因為很少有現代作家能像茅盾那樣,從踏上文學之路開始,就有著深厚而獨到的生活積累,這使得他提筆書寫相關的人物、故事時,很多細節和場景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
另外,茅盾的文學知識的淵博眾所周知。20世紀40年代文壇曾經傳言,茅盾熟記《紅樓夢》,朋友宴席上隨便抽取一章,他都能背誦下來。而他對外國文學的閱讀,也是數量驚人。批評家李健吾在《憶西諦》中就記錄過茅盾早年認真研讀西方文學批評史原著,對西方文學思潮的演進歷史非常熟悉。另外,據統計,單單是《茅盾全集》收錄的譯文,就涉及40多個國家的200多部作品,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茅盾的文學積累之深厚。所以,廣闊而深邃的現實主義道路,在茅盾的文學世界中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他多方面人生探索和無數知識的長期積累、融會的結果。
3.深入持久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作家潛心於長篇小說創作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茅盾的文學創作和理論建構一直在中國文壇發揮實際影響,不斷有作家、評論家贊同他的觀點,自覺接受他的思想影響。特別是1949年之後,茅盾一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之職,創辦《文藝報》《人民文學》等重要文學報刊,對新中國文學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同時他發表的批評文章就有100多萬字。像創作過《李自成》的姚雪垠和寫作《創業史》的柳青,在創作思想上,都服膺於茅盾的現實主義。
另外,像20世紀50年代成長起來的小說家茹誌鵑、陸文夫等一批實力派作家,都得到過茅盾的大力推薦。茹誌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曾說:“我讀茅盾先生的《春蠶》,我在這裡看到的,僅僅是養蠶人的憂患辛勤和希望?是老通寶的憂恨、迷信、無情?是那河灣後面馳出來的輪船?還是那大門關得緊洞洞的繭廠?……我想,我看到帝國主義吸血的針尖,怎樣伸入中國的每根靜脈裡,我看到那個時代的憂患。我不知道這是以小見大的手法,還是以大見大的手法,總之,我覺得一個數千言的短篇,竟能包含這樣多、這樣深的社會內容,這是我所羨慕,我想追求的。”
茅盾先生
20世紀60年代,茅盾助推“中間人物”論,小說創作中產生一批獨具性格特徵的“中間人物”。他們與當時文壇流行的“英雄人物”形成鮮明的對照。從後來文學史的影響看,類似茹誌鵑、陸文夫筆下的“中間人物”以及柳青《創業史》中帶有“中間人物”性格特徵的梁三老漢等小說形象,都經得住時間考驗,至今還為讀者所喜愛。這又從創作經驗上證明了茅盾的創作影響。
1981年3月14日,茅盾在逝世前,寫信給中國作協書記處,將自己的一生稿費積蓄捐贈給中國作協,希望建立一個長篇小說獎勵基金。中國作協接受建議,設立以他命名的長篇小說獎。茅盾文學獎從1982年第一屆評選開始,至今已經舉辦10屆。40年來,中國社會經歷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文學價值也相應發生滄桑鉅變,但茅盾的文學影響以“茅盾文學獎”這一特殊方式,潛移默化、深入持久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作家潛心於長篇小說創作,貢獻出不少優秀的長篇作品。
對於茅盾文學觀念的深入研究和探討,深深地吸引著當下的文學研究者。1983年成立的中國茅盾研究會,會員遍及海內外。在新世紀,會員們不斷有新的作為,不僅出版了60卷的“茅盾研究八十年書系”,而且也編選完成和出版了43卷本《茅盾全集》。上述現象說明,茅盾至今擁有著文學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他的創作是我們不斷推進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歷史資源和價值參照。
(作者:楊揚,系中國茅盾研究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9月1日14版)
責編:王子墨
編輯:張雪瑜 孫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