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質量。只有靈活地理解質量才能充分獲取高質量優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事機器的具有兩大優勢,一是德國軍人在軍事素質上幾乎讓其他國家的軍人都難望其項背;二是德軍的建軍方針和作戰原則是“質量建軍”“以質勝量”以及“速戰速決”“閃電戰”“總體戰”等新戰術。美國巴頓將軍說:“在雙方的兵力和裝備相等的情況下,誰也別想打贏這些該死的德國佬!
德軍對於“質量建軍”理念非常嚴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裝甲兵,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名坦克手在負傷歸隊後,必須返回其原車組。在德軍看來,這種長期並肩作戰而產生的默契,是提高坦克車組戰鬥技能的一個關鍵要素。
而德國這種強調質量的思維,對映到兵器生產上時,就是力爭要生產出各項效能都出類拔萃的精銳兵器,德國要生產出各項效能都出類拔萃的精銳兵器,德軍的兵器必須是“耐用消費品”。因此德軍手中的武器必須比對手的同類兵器有更好的作戰能力,以贏得儘可能高的戰場交換比。
為此,要在兵器的研製和生產過程中儘量採用多種“高、精、尖”的新技術,不斷改進甚至換代升級,這種思維模式佐以德國人的嚴謹和喜愛精密儀器的民族性,其直接產物就是Bf-109戰鬥機、MP38衝鋒槍以及著名的“魯格”手槍等一系列“德式”殺人利器。
與德國不同,儘管經過十餘年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積累了一定的家底,但前蘇聯的軍工體系在技術水平和總體生產能力上都遜於德方而且戰爭初期的嚴重損失又使其技術兵器的裝備數量急速降低。在這種狀況下,前蘇聯明智地將己方的軍工生產模式定位為—生產“快速消費品”,即在儘可能保證主要戰鬥效能的前提下,壓縮工序,簡化生產步驟,以適用的質量標準和較大的生產數量來抵消德國的質量優勢,最終達到“以量勝質”的目的,用持久戰和消耗戰拖垮德軍!為達成這一目標,前蘇聯的軍工部門甚至不惜放棄新技術。以著名的T-34系列坦克為例,除了人們熟悉的T-34/76和T-34/85兩種車型外,還有一個記載不多的小兄弟—T-34/57坦克這種裝備有新式57mm長身管高速炮的車型,其反坦克能力甚至優於主炮口徑更大的T-34/76坦克。不過這種優勢是有代價的,T-34/57坦克使用的57mm長身管炮的生產工時要明顯高於76mm炮,且產能不足。
為此,前蘇聯決定全面停產T-34/57坦克,把所有的人力和資源都集中到T-34/76坦克上。原因十分明顯既然T-34/76坦克能和德軍的各型坦克相抗衡,那就完全沒必要用更復雜的T3457坦克。
前蘇聯的這種軍工生產理念直接降低了武器裝備的造價,製造出更多的武器裝備。1940年初,人造黃油價格是10.5盧布/kg,而一輛戰鬥全重27.8t的T28坦克市場售價(非政府採購)287000盧布,摺合每公斤10.32盧布,比人造黃油便宜。
戰爭期間T34坦克製造成本變化趨勢(不計算貨幣的時間價值)就很能說明問題:
1940年429256盧布;
1941年249272盧布;
1942年166310盧布;
1943年136500盧布 ;
1945年(T-34/85)130500盧布。
在1940年的軍事裝備價格單(計劃)中,KV-1坦克95萬盧布T-34坦克30萬盧布,BT-7裝甲車162800盧布,T-26坦克90908盧布,T-40坦克48715盧布,BA-10裝甲車4680盧布,BA-20裝甲車18749盧布,T1Z-50邊三輪摩托車11500盧布。
但是,前蘇聯軍事裝備生產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而是把主要效能和輔助效能區分開。“不降低核心戰鬥效能”,是當時前蘇聯簡化兵器生產步驟的底限。因此,儘管T-34坦克的生產步驟被一再簡化,但其關鍵的裝甲、火力卻得到不斷強化。然而即便是這些具體的改進過程中,也同樣體現了“以量勝質”的指導思想,所有的技術和裝置能用現成的絕不去重新研製,比如T-34/85坦克,該坦克上裝備的炮塔直接取自KV-85坦克。同樣的思路也體現在其他武器的生產上—斯大林-2號重型坦克,為了簡化生產乾脆放棄了最合適的100mm炮,轉用原有的122mm榴彈炮,為此不惜犧牲彈藥攜帶量和戰鬥射速。
圖丨斯大林-2號重型坦克
西方對於前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鬥機的評價大抵是裝置簡陋,機體還以木材為主,發動機壽命竟然只有20h等不一而足。但這些人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現實:這個“200h使用壽命的發動機”和木製機體其實是蘇聯紅軍認真評估和慎重選擇的結果。
前線的實戰紀錄統計表明:1架紅軍戰機在被擊落前的最長飛行時間基本不超過200h,那就完全可以把發動機的壽命降到這個數字,因為這樣才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發動機。
至於使用木製機體問題,那是因為前蘇聯沒有足夠生產全金屬飛機的裝置、技術和熟練工人,但生產木製飛機卻輕車熟路。而且,這些“斧頭砍出來的飛機”,在實戰中和精銳的Bf-109等相比並未表現出絕對的代差,而源源不斷的供應和大量消耗的戰法,無疑耗盡了德國空軍的元氣。
前蘇聯簡易迫擊炮,摺疊後就是一把工兵鐵鍬
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軍工生產無疑是國防切身相關的關鍵因素之為此不同的國家往往會選擇不同的軍工生產思路。客觀講,蘇德兩國當時的軍工生產思路都是其最佳選擇。但綜合比較,前蘇聯更勝一籌。以雙方最優秀的中型坦克“黑豹”坦克和T-34/85坦克的正面對決為例,對“黑豹”坦克而言,它追求的是消滅盡可能多的T-34/85坦克,而對後者而言,它只要在被擊毀前幹掉1輛“黑豹”坦克就足夠了。
畢竟生產1輛T-34/85坦克所需的工時,只有“黑豹”坦克的五分之。也就是說,即使德蘇雙方的交換比達到1:4,最後贏得勝利的也還是T-34/85坦克。
隨著戰爭程序的推進,前蘇聯方面的數量優勢更明顯。前蘇聯軍工廠製造的迫擊炮甚至都不上油漆,源源不斷地直接送往前線,保證了蘇軍擁有絕對火炮優勢。而德國“以質勝量”的模式幾近走火入魔。到戰爭後期,德國先後推出了包括E系列坦克、噴氣式飛機、制導炸彈、防空導彈、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等新銳兵器,而這些新銳兵器固然戰鬥力驚人,但對於前線的德軍將士而言,他們需要的僅僅是足夠數量和對手搏的坦克,而不是那些威力驚人,卻無法滿足最基本數量需要的“劃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