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作為水滸傳的著名人物,雖然人氣不如林沖、魯智深跟武松這些人氣角色,但由於自身跟第一男主宋江高度繫結,因此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李逵在原作小說裡也是形象非常立體的人物,但如果說到影視化,他的改編難度比起其他著名角色,可以說是最大的。
為什麼呢?
因為原著那個李逵的人設,實在是不能完全照搬到熒幕上。
李逵號稱“天殺星”,在小說裡就是一個沒有道德、沒有三觀,只以宋江為尊的殺人機器。
甚至,還幹了很多惡行。
比如救宋江的時候,拿著斧頭就衝進人群裡砍殺無數無辜的百姓。
為了騙朱仝上山,一斧頭將4歲的孩子劈成兩邊。
打起仗後不分敵我,自己人也砍。
殺了人以後,還會直接吃人肉。
說要幫一戶人家驅鬼,結果直接把人家的女兒跟情人一斧頭劈死,之後吃飽喝足獸性大發,又拿著斧頭將兩具屍體砍成肉粉。
等等.....
當然,除了這些惡行以外,也有諸如“李逵判案”“為盡孝道帶母上山”等娛樂情節或閃光點。
但如果是影視化,顯然前面那些惡行是一件都不能有的,不然估計都過不了審。
簡單地說,就是要將李逵“去殺性”,不能讓他那麼兇殘,同時還得給他套個觀眾喜歡的人設。
最起碼,不能讓觀眾過於討厭他,因為他是宋江的小弟,很多戲份都是不能刪掉的。
在這點,不管是90年代的老版《水滸》,還是新世紀的新版《水滸》,兩個版本也都對李逵的人設進行了改動。
然而,由於彼此的方向不同,出來後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
老水滸的李逵,一直都在盡力保持他在外形上天殺星的特點。
比如,從妝容裡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個李逵不是個好惹的主,那美貌,那草莽之氣迎面而來。
除此以外,在角色的演繹上,演員趙小銳也是盡力地表現出李逵的“猛”。
在說臺詞的時候,他是屬於那種擲地有聲,一字一眼的語氣,是非常典型的粗莽漢子說話的方式。
至於具體的劇情上,則是做了適當的加減法,把一些情節刪掉,也給李逵添加了另外的戲份。
刪掉的自然是上述提到過的一系列原著裡表現李逵是殺人狂魔的情節了。
至於新增的戲份,則是讓李逵跟方臘軍裡的一個女性將領之間有了感情。
不過處理得非常巧妙,從相遇到最後兩者相殺,都是點到即止,並不是什麼苦情戲,也沒有佔據什麼主要戲份,更沒有什麼愛得死去活來。
這也讓這版的李逵更有人情味。
除此以外還有個別的活躍氣氛,搞笑式的童趣情節,並不多,但基本出現的時候的確能引觀眾一笑。
除了做刪減法以外,其餘的則基本跟原作保持一致。
比如非常不好惹,也會搶錢,一言不合就要打架,不少時候會像個惡霸一樣。
整體來說,老版《水滸》的李逵,是在影視化裡力求能儘量契合原著的形象,最終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
至於新版《水滸》對李逵形象改動較大,主要是往“萌”“可愛”的方向去改編。
多的不用說,單純是康凱這個演員,胖嘟嘟的臉,加上總是喜歡憨笑,笑起來又有兩個小酒窩,賣起萌來可真的是一點都不含糊。
這樣的改動,意思很簡單,就是想單純地表現李逵的純真。
這個純真指的當然就是宛如小孩子一般的心性,把宋江看作唯一的大哥哥,為他死了也不後悔。
在具體的故事情節裡面,由於新水滸集數多,基本是保留了原著很多劇情,所以對李逵的那些惡行都做了改動。
比如原著裡李逵把小衙內腦袋劈成兩半,老版是刪掉,新版則是改成李逵不小心讓小衙內掉落懸崖。
除此以外,也添加了不少彰顯李逵童趣的戲劇性情節。
不過,由於康凱這名演員本身的外形,加上演技問題,他在演繹這些情節的時候顯得比較呆萌。
在某些環節還會因為說臺詞時一直都是碎碎叨唸,一點都不乾淨利落,表現得有點傻傻的。
由於演員的表演加上本身的情節,使得這版本的李逵基本完全感覺不到任何殺氣,天殺星變成天傻星,基本在全劇裡就是負責搞笑的。
以跟原著相比的話,差距的確非常大。
這樣的變化其實也有一定的受眾,畢竟影視無論如何都可能絕對還原到原著那個天殺星。
在這個情況下,另闢途徑賦予李逵一個新的人設,也是一個方向。
只是具體出來的效果的確是譭譽參半,有的觀眾並不認可,有的則表示看著還可以。
總的來說,兩版《水滸》都分別對李逵這個形象進行了一定的改動。
一個是儘量還原,另一個則是抓住其中一點進行放大。
不同的改動,最後也是帶來的不同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