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了幾周,我的朋友小Y還是拉黑了一位貓咪救助人的聯絡方式,小Y的貓咪是在他那裡領養的。針對過去幾個月裡他的種種行為,小Y用4個字評價:不可理喻。
六個月前,內蒙古的一座名叫康巴什的小城裡,女孩兒小Y決定養一隻貓咪。她從大學時期就開始雲吸貓,因條件所限,遲遲沒有一隻屬於自己的貓。但養一隻貓,一直是這幾年女孩兒最憧憬的事情。
直到2021年5月份,小Y大學畢業一年,攢下一些積蓄,女孩兒才終於決定把“擁有一隻貓”的夢想變為現實。在“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不斷普及的情況下,小Y打算從當地的貓咪救助人那裡領養一隻貓。
在去救助人家接貓的前一夜,女孩兒興奮地幾乎整夜未眠。幾年來的養貓夢想即將撞進現實,擁有一隻貓咪前誰又能保持淡定呢?但此時沉浸在激動情緒中的女孩兒怎麼也不會想到,“領養貓咪”這件事情,到底有多難。
起了個大早,小Y帶上早已經準備好的航空箱,到了救助人的家裡。這位救助人收養了十來只貓咪,在小城康巴什,也算是小有名氣。小Y剛進門,救助人拎過來一隻髒兮兮的小橘說:“這個給你吧,應該不到兩個月。”
小橘剛到家,受訪者供圖
看著面前這隻小橘,小Y也是喜歡的很,對救助人連聲道謝,把航空箱遞過去,想把小橘裝進去。但救助人卻又把小橘拎到一邊說:“這樣,為了確保你會好好養,你先交100塊錢押金,沒什麼問題1年後把押金還給你。”
小Y也不太懂領養都有哪些規矩,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懵懵懂懂的把錢轉給了救助人。沒想到救助人又說:“你帶身份證了吧,舉著身份證我給你拍個照,實名領養。”
貓咪已經近在眼前,就差最後這些步驟,女孩兒當然也同樣照做,配合救助人,拍了照。前前後後一個多小時,在又答應了救助人提出的“給它打完疫苗”“不定期上門回訪”“認為她養的不好可以收回貓咪”等條件後,小Y終於被允許把小橘裝進航空箱裡。
在拎著小貓走出領養人家裡的瞬間,小Y重重地鬆了口氣。但她沒料到,更麻煩的事情還在後面。
“今天下午在家嗎?我想去看看貓。”週四,正在單位上班的小Y接到了救助人的電話。這是他這月,第三次在工作日打電話要求來看小橘了。
小橘已經接回來6個月了,短短半年,小橘已經從髒兮兮的小瘦貓,成功變成了乾乾淨淨的小公貓,天天往小Y被窩裡鑽。
小橘鑽被窩,受訪者供圖
剛接到家裡的時候,小Y喂小橘的是羊奶泡的幼貓糧,溼溼軟軟,小橘吃的可起勁了。但沒想到救助人第一次來訪,就質問小Y為什麼不喂新鮮的雞胸給小貓吃。
彼時小Y作為養貓新手,對這位養貓“前輩”的教導言聽計從,每天顛巴顛巴的跑到菜市場買來雞胸,煮熟以後一塊一塊撕著喂小橘。
第二次救助人來訪時,看到貓砂盆裡有小貓剛拉的貓屎,又開始問小Y為什麼不及時清理貓砂盆。小Y白天要上班,所以養成了每天晚上清理一次貓砂盆的習慣,但救助人不依不饒,說貓咪拉完屎必須要立刻清理。
小Y也沒辦法,聽前輩的唄,他作為救助人,當然是為了貓咪好。於是小Y又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套自動貓砂盆給小橘用。
就這樣,救助人保持著平均一週來兩次的頻率,每次來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
說小橘愛吃蝦,小Y就經常去買蝦給小橘吃,女孩兒自己都不捨得吃;說小橘要喝流動的水,小Y就節衣縮食,攢錢又買了貓咪飲水機;說小橘現在吃的貓糧不行,必須要吃進口糧,網上買可能會買到假貨,他那剛好有購買真貨的渠道......
一次又一次,小Y都逆來順受的全部接受,哪怕救助人提出的要求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但想想是為了小橘,她也願意。但兔子急了也咬人,誰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是好脾氣呢?
當這一次,救助人要求在工作日來看小橘時,小Y拒絕了他:“這個月因為你要來看小橘,我已經請了兩次假了,實在沒法再請了。週末可以嗎?”
這是小Y第一次拒絕救助人的要求,她的這次拒絕,差點讓小橘從她的生活裡消失。
“你什麼意思?是不是把貓養死了?”救助人聽到小Y不讓他去,暴怒不止。
小Y很委屈,自己的小橘好好的,怎麼就說被養死了呢?“沒有啊!小橘就在家呢,晚上回去我給你拍影片好嗎?”
“不行!你現在就回來,我要看到貓!你是不是虐貓了?”救助人不依不饒,一定要讓小Y回家。
女孩兒趕緊解釋:“我怎麼會虐貓呢?我平時怎麼對它的你也知道啊!”
小橘變胖橘,受訪者供圖
“你對貓咪好?為了貓咪連個假都不請?不讓我回訪是什麼意思,國際慣例知道嗎?”救助人還沒說完,小Y就結束通話了電話。長時間以來的騷擾與委屈,讓她不想再聽見救助人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小Y收到了救助人給她發的訊息:“我現在懷疑你虐待貓咪,對貓不好,準備去找你們房東拿鑰匙把貓接走,給你說一聲。”
這下小Y真的慌了,又慌又恐懼。不只是一個陌生人即將毫無邊界的闖入自己的家,更多的是擔心小橘被他搶走。
小Y慌忙給房東打電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房東,在得到房東“肯定不會把鑰匙給他”的承諾之後,女孩兒才稍稍安心。
那天下班,小Y遲遲不敢回家,她怕那個人在家門口蹲守。直到半夜才偷偷摸摸回到家,連夜帶著小橘去朋友家住。
小橘惆悵,受訪者供圖
也就在那個週末,她搬家了,同時拉黑了那位救助人,從此她和小橘的世界終於清靜了。拉黑前她看了一眼救助人最新的朋友圈:“剛收的純正英短,1500,可小刀,喜歡的鏟屎官快來帶它走吧~”
最近,小Y想養自己的第二隻貓,問到是不是還要領養一隻,她說:“我愛貓,但領養就算了吧,寧願買一隻,也不願意和這群人打交道了。大部分救助人都是很有愛心的,但就怕遇到那一小撮狂熱的,太嚇人了。”
但直到現在,小Y還是隱隱擔心——救助人有她手持身份證的照片,她不敢想他會用這照片做些什麼。(完)
寫在後面:
糾結了好久到底要不要寫這篇採訪稿,因為可能會讓大家誤解救助人群體,這對這個常年為毛孩子默默付出的群體不公平,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他們數年如一日,為貓咪們尋找一個安全的家,有時候領養的條件苛刻點,也是為貓咪們著想,讓它們能夠躲開虐貓的、貓販子、不靠譜的人等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救助人群體中確實有一小撮人,極端到一種令人恐懼的地步,一些事情上做的沒有邊界,完全不會考慮領養人的感受。甚至還有的披著救助人的外衣,打著愛心的名義,做著生意。
有愛心的領養人,和苛刻的救助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很有愛心的愛貓人士。救助人需要領養人提供一些手續,也是為了小貓的安全,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要侵犯人家的私人空間,適度回訪。
在領養人給貓咪提供的環境上,也大可不必太神經過敏,有時候,吃巨貴貓糧睡別墅的貓不見得比出租屋裡的貓咪更快樂。
為什麼“領養代替購買”這麼難實現?因為兩個群體心中都有著對對方的成見,但其實,我們都是愛貓的人,在保證貓咪安全的前提下多一些對對方的理解與信任,也讓“領養代替購買”有了更多的溫度。
“領養代替購買”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有一些普及,越來越多毛孩子因此有了家。千萬別因為一些有的沒的,把它的名聲搞臭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