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就是不讓寶貝兒去。寶貝兒、寶貝兒非要去,哭著喊著要看戲。”這首兒歌,在我小時候的北京,幾乎無人不會。和幼兒手拉手玩耍,邊前仰後合地搖晃,邊唱這合轍押韻的詞,大人孩子不亦樂乎。但到底什麼是拉大鋸?幾年以後,我親眼得見了,才弄明白。
我稍長大些的時候,家搬到了西黃城根大街。在我家的北邊,有一溜兒木材廠,一家挨著一家。在木材廠門前,摞著一根一根的粗大的原木。那時要蓋房子或做傢俱都是用真正的木料,需求量是很大的。要把整根的原木,先鋸成一定規格的材料。那年月還沒有電鋸,這鋸開原木的活兒都是人工幹。他們用的鋸是特大號,鋸條足有一米五長,六釐米寬,加上鋸的木架和木把手,就更長了,而且鋸齒也特別大,特別鋒利。
這種鋸要兩個人操作,互相配合。在開鋸前,要先把原木斜支起來,一人站在原木上,一人半跪在原木下,一推一拉,反反覆覆,發出“刺啦,刺啦”的鋸木聲,落下一地鋸末,這就是兒歌中唱的“拉大鋸,扯大鋸”。
上小學時,上下學都要路過木材廠,有時放學回家走到這兒,就停下玩會兒,看工人怎麼拉大鋸,那麼大的原木,怎麼就成板材了。
我現在還記得,廠方是根據買主的預定要求加工的。要看幹什麼用,就定什麼樣的材質、形狀。北方老百姓蓋房子的大梁多用松木、楊木、榆木,因為松木有油,堅硬不容易腐朽,而榆木不但耐用,還有“餘梁”的口彩,做傢俱就是用水曲柳的多了。
工人按要求,先把原木截成規定的長度,再把原木架起來,將外層的樹皮鋸掉,使原木成為方形木材。這時用尺子量出板材的寬度,在橫截面上畫上線。然後從墨斗拉出長長的沾上墨汁的線,兩個人分別拉緊兩頭,由另一個人在中間拉起墨線,突然一鬆手,墨線彈在木料上,就留下了一條又長又直的黑色痕跡,這樣一條條的黑線,就標畫出了下鋸時的依據。
鋸木的工人要有技術有經驗的,否則稍有偏差,鋸歪了就成廢品了。而且他們還都是正值年壯,有把子力氣的,這可是重體力活兒。一根原木鋸成材,要上下推拉幾千個回合,就是寒冬臘月,工人們也是大汗淋漓,更不用說炎熱的夏天了。所以在他們旁邊總是放著大茶壺和粗瓷大碗,要隨時大口喝水。地上留下一層厚厚的鋸末,這些鋸末他們都用簸箕撮起來,留著生火做飯是很好用的。尤其是松木鋸末,因為有松香味兒,可以用來熏製各種食品。我最愛吃過年時,母親自己做的燻肉、雞、魚,大鐵鍋底點燃冒煙的就是松木鋸末,上面箅子上的各種肉食,在鍋蓋籠罩下,一會兒就金黃噴香,味道好極了。
拉大鋸是對木材的初加工,也是最費力的一道工序。木匠師傅拿到這樣的板材,才能進一步加工,或製作傢俱或蓋房子,所用的梁、柁、檁、柱,都是靠人工使用的刨子、鑿子、錘、鋸等工具來加工製成。
現在科技的發展,幾天就能蓋一棟樓房,一切都是用機器加工了。但這種嚴謹耐心、追求細節、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卻是我們要時刻牢記發揚的。
(來源:《北京晚報》2021年7月30日,第27版;作者:何大齊;圖片:原文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