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明末清初那會兒,因為朱由檢、李自成和吳三桂的聯手助攻而稀裡糊塗入主中原的滿洲人,對於如何統治這片遼闊的土地完全是一腦袋漿糊,所以就全盤照抄了前朝老朱家的作業。比如在行政區劃上,僅是將明朝的15個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廣和南直隸一分為二(分別劃分為湖北、湖南和江蘇、安徽四省),又從陝西中分出了甘肅,共設定了18個省份,形成了我們熟知的漢地十八省。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民初的“鐵血十八星旗”,一星代一省,所以很快被廢掉了

辛亥革命勝利後,有些腦子不太好使的傢伙曾主張未來的中國疆域就是漢地十八省,還因此弄出來個鐵血十八星旗,幸好沒被採納。不過心裡還是沒啥數的北洋政府,又打算將鐵血十八星旗作為陸軍軍旗,結果東三省的代表原地炸毛,堅決予以反對。

這事換誰都得反對——大家都是中國人,你們一省一顆星,憑啥就不帶俺們東北玩?而且要講資格出身,論“自古以來”,東北這旮旯先不提黑吉兩省,光一個遼寧就比許多所謂正牌的漢地省份腰桿要硬得多。

畢竟遼寧這片土地融入華夏大家庭的歷史,起碼一口氣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

“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無閭,其澤藪曰貕養,其川河泲,其浸菑時。”(《周禮·夏官司馬第四》)

這裡邊的醫巫閭山,就在今天的錦州境內。相傳禹分九州時,曾在每州各封一山作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就是幽州的鎮山,這都成為遼寧“自古以來”最有力的證據。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明遼東都司轄區。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遼東即涵蓋了今天遼寧的大部分地區

那麼後來這片土地為啥又好像跟漢地斷了聯絡,成了人們印象中蠻夷遍地跑的地方?


01

雖說自打禹分九州起,遼寧地區就一直蹲在華夏的犄角旮旯,但卻始終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商湯滅夏之後,曾封墨姓同宗於孤竹國,轄境就涵蓋了今天的遼西以及遼東的部分地區。而且這個孤竹國很能熬,一直熬到了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才掛掉,此時距離武王伐紂已經過去了將近400年。

那麼孤竹國又是怎麼沒的呢?答案是倒黴催的——當時有山戎屢屢侵襲燕國,打得燕國滿頭包,連國都都被迫從薊(今北京)遷往臨易(今河北容城),結果還是逃不過捱揍的命運。在無可奈何之下,燕莊公不得不向諸侯霸主齊桓公求助,後者當時正大打特打尊王攘夷的旗號,自然得罩著燕國的小兄弟。於是齊軍一路北上,在打得山戎落花流水之餘,順手又把沒招誰也沒惹誰的孤竹國這個前朝餘孽給平了。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遼東雖然成了燕土,但功勞最大的還是高風亮節的齊桓公

齊桓公說話算數,“抗戎援燕”之後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孤竹國和令支國(山戎所建之國)的地盤就白白便宜了燕國。話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就是大諸侯國中最菜的那隻弱雞,跟誰打架基本都是找虐的下場。不過堤內損失可以堤外補,燕國便將開疆拓土的主要方向放在今天的東北地區,最後連朝鮮半島都佔據了大半:

“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於燕,其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勃海之安次,皆燕分也。樂浪、玄菟,亦宜屬焉。”(《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燕昭王執政期間,曾遣名將秦開襲破東胡,拓地千里以置遼東郡,並築襄平城作為郡治所——襄平故址即為今天的遼陽市,也是東北最古老的城市。

秦始皇掃平六國後在天下設定三十六郡,其中在遼寧地區設有遼東、遼西二郡。而馳名遐邇的秦馳道中,就有一條北方大道從咸陽經遼西直達遼東。到了西漢的元封五年(公元106年),漢武帝劉徹劃分天下為十三州,遼寧地區還是歸屬幽州。東漢時又在此地增設玄菟郡和遼東屬國,下設24個縣。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遼陽這座現如今的五線城市,在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東北的軍政中心

形勢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是在東漢末年。

自遠古時代起,在東北這旮旯就不乏各種少數民族活動的身影,像是肅慎、挹婁、山戎、東胡什麼的,跟秦趙以及兩漢打得不可開交的匈奴人也不時跑到東北露上一小臉。可是到了東漢末年,情況就變得更復雜了。

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麗於今天的遼寧新賓建國,40年後遷都到國內城(今吉林集安)。此後高句麗透過不斷征伐周邊部族,開始強大起來,尤其是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趁著中原混戰無暇他顧,開始打起了吞併遼東的算盤。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其中的軻比能集團及“東部大人”所部分佈在代郡、上谷及遼西等地,也對遼東這塊肥美的地盤垂涎欲滴。

值此危急時刻,公孫度、公孫康父子逆勢而起,成為了捍衛遼東這塊華夏故土的中流砥柱。

說起上述這兩個名字,我想大多數人都是陌生的。哪怕是在《三國演義》這部婦孺皆知的經典作品中,公孫氏父子出場的頻次,恐怕也就是個路人甲的級別。當然,在隔壁本子出品的《三國志》系列遊戲中,公孫度的認知度可能要高一些——我就最喜歡用襄平勢力開局,畢竟那裡是遊戲中的世界盡頭,後院無憂,只需堆兵一路往南推即可。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公孫度的背後可不是什麼世界盡頭,局勢可能比中原還複雜

可現實中,在遼東是不存在世界盡頭這種東西的。而以公孫度父子的本事,讓他們參與中原爭霸無異於以卵擊石,甭管是曹操還是袁紹,伸出根小指頭都比公孫家的腰粗。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所作為了。

話說在漢末三國時期雖然各路諸侯之間內鬥不絕,但對外卻足夠強勢——實力最為強大的曹魏曾將後來禍害了中原達300餘年的南匈奴、鮮卑、烏桓、氐、羌等胡族挨個胖揍了一遍,直到揍得跪地叫爸爸為止。孫吳則掃平了境內的山越、山夷、五溪蠻,還興致勃勃的派人乘船跑去夷洲旅遊了一圈,蜀漢更是拿孟獲玩七擒七縱,把西南夷虐到了懷疑人生。

而在漢末群雄中根本拿不出手的公孫氏家族,別看人家本事矬、地盤窮、兵馬少,周邊虎狼環伺,手底下卻盡是些歪瓜裂棗……但收拾起什麼鮮卑、高句麗來,依舊是爸爸級的人物。

姓公孫的在遼東有多牛叉?當時的高句麗王伯固聽說公孫度對自己有想法,嚇得趕緊狂拍馬屁,在後者討伐富山賊時主動出兵相助,可是結果呢?公孫度照舊“東伐高句驪,西擊烏丸,威行海外。”(《三國志·卷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公孫度死後,繼任遼東太守的公孫康比他爹還好鬥。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公孫康出兵攻打高句麗並陷其國都,伯固之子拔奇率部屬3萬餘人投降。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公孫度祖孫在遊戲中的資料,雖然拿不出手,但照樣打得高句麗人叫爸爸

後來在隋唐時耀武揚威了好幾十年、屢敗中原大軍的高句麗人,此時卻不堪漢末一個末流軍閥之一擊,還差點亡了國。可是在公孫氏父子大發神威的數十年之後,遼東就淪為了胡地,高句麗更是在300多年後成了中原王朝的勁敵,這又是怎麼回事?

答案很簡單——又到了大罵兩晉姓司馬的時間了。


02

說起歷史上最無能又最沒骨氣的王朝,很容易讓人想起兩宋。不過對此我很想替趙家皇帝們喊冤,畢竟他們就算再菜,難道還菜得過兩晉那幫姓司馬的?

歷數兩晉十五帝,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已經能代表姓司馬家的當皇帝的最高水準了。但在歷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國之君中,這貨哪怕是甘當吊車尾還是讓人覺得欠點資格。孝武帝司馬曜先是給太后褚蒜子當傀儡,親政後又跟弟弟司馬道子“主相相持”——就這德性還被視為東晉最有權勢的皇帝。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司馬炎已經是兩晉15帝的上限了,但依然能被歷代開國之君甩出八條街

剩下的除了昏聵就是荒淫,再不就是慫貨或者傻子。在這幫貨色的治下,先是八王之亂,後是五胡之亂,再然後更是開啟了長達300多年之久的南北分裂大亂世。

在兩晉之前,漢家男兒不教胡馬度陰山不過是基操,殺進胡人家裡串門更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可是在一幫姓司馬的禍害下,別說陰山了,胡馬踏中原都上不了頭條。

可能有人會說,司馬家的子孫雖然不肖,可是人家祖宗牛叉啊。比如那個在某些影視劇中被描繪成志在匡濟天下、堪與諸葛孔明並稱的司馬仲達,怎麼說也算是個英雄人物吧?

但事實上要論起司馬家引狼入室這一祖傳技能,還真就是起自於司馬懿之手。而且遼東被迫脫離漢土,從此淪為各路蠻夷橫行之地,他更是罪魁禍首。

這就要說到爆發於景初二年(公元238年)的遼東之戰了。

想當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了袁紹之後,名義上成了北方霸主,但事實上還是有缺憾的,那就是公孫度仍自立於遼東。對這塊窮鄉僻壤,曹操不打算動用兵戈,便採取了招撫的辦法,想封公孫度為武威將軍、永寧鄉侯。不過破家值萬貫,公孫度寧當雞頭不作鳳尾,答曰“我王遼東,何永寧也”(《三國志·卷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反正就是不肯投附。

但是傲氣只能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後來因遼東窩藏袁氏餘孽引來曹軍大兵壓境,公孫康只能乖乖交出袁尚和袁熙的人頭,並接受了曹操襄平侯、左將軍的封號。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老曹其實是不怎麼在乎遼東的,所以能不動手儘量不動手

等到公孫淵成為遼東之主以後,他又開始不安分了。不但對外向孫吳稱臣,還自稱燕王、改元立國,這就觸到了曹魏的逆鱗。於是魏明帝曹叡遣太尉司馬懿出兵伐燕,並一路順風順水的兵圍襄平,又在城破後俘虜公孫淵,自此遼東正式被曹魏所納。

公孫淵作死,曹魏以中央平亂地方,這都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曹軍主帥司馬懿——這貨在攻陷襄平之後,不知道為啥腦子一抽居然搞起了屠城:

“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晉書·卷一·帝紀第一》)

話說在中國歷史上打一仗死傷個幾萬、乃至幾十萬人都不鮮見,但在戰後搞屠城還立京觀的例子卻很少。即便有,也要麼是些不開化的蠻夷所為,再不就是些缺乏政治頭腦又沒什麼前途的莽夫乾的,比如項羽、黃巢、張獻忠。那些真正志在天下的英雄人物,在這方面都非常剋制,畢竟漢人的道德觀和倫理觀對這樣的行為都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屠城這種喪盡人心且得不償失的蠢事,當然是能避免就要儘量避免。

哪怕像曹操這樣橫行無忌的人物,在一上頭屠了徐州後,也得趕緊找個替父報仇的名頭作為遮掩。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因此在史書上被罵了快兩千年。

司馬懿此前與公孫氏沒有過什麼交集,應該談不上私仇。要說國恨,這個當然可以有,不過在曹魏一統北方的過程中幹掉的割據勢力和平息過的叛亂不計其數,怎麼偏偏就在遼東搞屠城?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司馬懿等於是剷除了遼東立足漢地的根本,影響千年不止

如果非要給司馬懿找個理由,那大概就是遼東僻遠,遠離中原腹地,故此不好管理、容易滋生叛亂。於是司馬懿乾脆斬草除根,把襄平給屠了——要知道襄平可是偽燕的國都、遼東郡的治所,城中居民要麼是當地官吏、士族,要麼就是士農工商各界的翹楚人物,反正都是一地之精英。所以別看司馬懿才殺了萬人左右,但在事實上等於斬除了遼東未來發展的根本。

而司馬懿刨掉了遼東的根還不滿足,又使出了更加狠辣的一招,那就是遷民:

“古之伐國,誅其鯨鯢而已,諸為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慾還舊鄉,恣聽之。”(引用同上)

結果就是不到30年後的太康元年(公元265年),遼東郡再加上玄菟、樂浪、帶方三郡的漢民也僅有1.8萬戶、不足10萬人(資料來源《晉書·卷十四·志第四》)。要知道自從漢末以來,中原士民為躲避戰亂紛紛逃往相對太平的遼東,哪怕經過曹魏滅燕這樣一場大規模戰爭損失後,仍保有30多萬漢民的人口規模。如果一直能保有這樣的人口規模,哪怕沒有內地的支援,遼東漢民在日後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也能擁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可事實卻是經過司馬懿的一通禍害,遼東漢民三不存一。地方空了,自然有人來填補,既然漢人走了,蠻夷當然就會來。自此直到明朝的一千多年間,在這裡漢人成了少數民族,好好的一片華夏故土淪為了蠻夷遍地走的胡地。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鮮卑、高句麗、契丹、女真什麼的在遼東落地生根,都跟漢族人口太少有很大關係

公孫氏父子固然是軍閥,也有著自己的私心和野心。但他們卻在事實上保衛了鄉土,繁榮了遼東:

“曹氏幕府以公孫康重建燕秦漢以來的東北亞秩序,漢晉間東北之大事,即著遼吳日三地海上交通頻繁,所謂乘桴滄海於扶桑,葛越佈於朔士,貂馬延於吳會。其經營東土,成績昭彰,足見公孫氏三世守邊保境綏虜安民之效。”(《魏晉史叢考·遼東公孫氏事蹟雜考》)

而這一切,都被司馬懿毀了。


03

司馬懿乾的更噁心的一件事,就是他在討伐公孫淵時,居然還勾結慕容鮮卑、高句麗、烏恆為外援。不知當公孫淵被圍襄平、看著這幾個昔日父祖的手下敗將在城下耀武揚威時,心中會作何感想。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大地很快淪為鮮卑、高句麗為所欲為的樂園。尤其是高句麗,趁著五胡之亂之機,在東晉元興三年(公元404年)盡取遼水以東之地。到了南北朝末期,高句麗人更是對遼西起了覬覦之心,並屢屢出兵試探。

隋煬帝楊廣不惜血本的三徵高句麗,並因此拉開了隋朝敗亡的大幕。所以這位倒黴的皇帝被後人臭罵了千年,指責他好大喜功,自尋死路。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楊廣三徵高句麗犯了很多錯誤,但他發動戰爭的初衷不該受到指責

楊廣確有作死之處,但他非要跟高句麗人死磕到底的理由卻是沒錯的,更不該被指責——遼東本為漢土,老楊要收復舊河山,一雪前恥,何錯之有?

那時的高句麗人有多嘚瑟?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這貨居然聯合靺鞨攻打隋之營州——須知營州就是今天的朝陽市,要是讓他們再往前邁幾步,高句麗人豈不是就打到河北去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隋文帝楊堅當然不能忍,立刻發動30萬大軍分水陸攻打高句麗。結果倒黴催的先是遇到水災,後又趕上風災,隋軍未戰先潰。但即便如此,還是把高句麗人嚇了個半死,其王高元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八·隋紀第二》)請罪,這才罷了楊堅再度興兵的念頭。

但楊廣顯然還是被“糞土臣元”之前的字首給刺激到了,於是一門心思非弄死這幫鼠輩不可。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唐太宗李世民在擺平了國內外的一系列麻煩之後,也將目光鎖定在高句麗人身上,並在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發動討伐之戰。關於這一戰的成敗歷來眾說紛紜,其中還頗有人認同這一仗唐軍其實是打了敗仗——對此我覺得也算沒錯。畢竟縱觀李大帝的一生,凡是他親自出馬的戰爭卻沒做到滅國亡邦,那肯定是個洗不掉的汙點,所以說他失敗了也不為過。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唐滅高句麗之戰可以總結為李世民收復遼東,李治掏了高句麗的老巢

但就遼東而言,此戰意義非凡。這是漢家軍隊在300多年後首次在此攻城略地,打得蠻夷落花流水。而在23年後的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軍更是一舉滅掉高句麗,遼東作為一個整體重歸華夏,並設營州和安東兩大都護府實施管轄。

可唐朝在內地的行政區劃可是道府制,都護府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說白了就是實行軍管。為啥不能以內地的標準管理遼東?這是因為哪怕李世民和李治父子費了老大勁把高句麗人弄到江淮以南,又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內地民眾北遷遼東,但仍無法改變此地胡人多、漢人少的局面,不得不以兵威鎮壓之。

所以這還是司馬懿的鍋,讓我恨不得再開一篇文章大罵一通。

然而唐朝在遼東的統治也沒有太平多久。武周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人發動叛亂,一度企圖攻佔遼東,幸有時任遼東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數百之兵當兩萬之寇,破逆賊孫萬斬十有餘陣,並生獲夷賊一千人”(《陳拾遺集·卷十·為建安王與遼東書》),這才使得形勢轉危為安。

契丹人的叛亂雖然很快被平息,但其殘部與後突厥合流後又屢犯遼西,迫使營州都督府南遷漁陽(今北京密雲)。這就使得遼東與內地的陸路聯絡中斷,一度只能透過海上聯絡補給,成本高昂。

於是廢棄安東都護府的輿論開始發酵,而且帶頭人居然是在我們印象中濃眉大眼的正面人物狄仁傑。非但如此,這位狄神探甚至認為連安西四鎮都是累贅,都該甩掉:

“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請捐四鎮以肥中國,罷安東以實遼西,省軍費於遠方。”(《舊唐書·卷八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幸虧武則天頭腦清醒,堅決否決此議。不過到了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還是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了平州(今河北盧龍)。至於目的嘛,一個是省錢,再一個就是為了爭取渤海國以牽制契丹。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起碼在遼東問題上,狄仁傑扮演了一次反面角色

當然治所遷走了也不代表就放棄了遼東。到了已是晚唐的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在史料中還能找到當時的藩鎮跑到遼東活動的記載。不過遼東本是軍管之地,要是兵都跑了,還讓當地人怎麼安心在此定居?於是不但漢民紛紛內遷,連已經逐漸漢化的高句麗遺民都坐不住了,紛紛另找出路:

“自是高麗舊戶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長遂絕矣。”(《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坐地戶都跑光了,最後佔了大便宜的,自然就是契丹人了。

契丹人後來弄出來個遼國——既然以遼為國號,其核心中樞之地誰屬自然是一目瞭然,其五京道中的上京道、中京道和東京道都跟今天的遼寧沾邊。金滅遼以後,又在此地設定有上京路、鹹平路、東京路和北京路。元朝一統天下後,遼東倒是再度跟中原一體了,還被設了個遼陽行省,但其中古怪的滋味恐怕只有當時的遼東漢民才最清楚吧。

明太祖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以後,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遼東設定遼都衛,並在兩年後設定了遼陽府——這是個絕對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舉措,意味著跨越漢晉以來的千年之後,中原王朝再度在遼東這塊土地上實現了文官治政,與內地行省一般無二。

不過遼陽府的存在只維持了4年。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遼陽府撤銷,只保留了遼東都指揮使司,在建制上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這也意味著遼東地區的政治、軍事、民族形勢的複雜程度超出了朱元璋的意料,最終只能依靠軍事威懾繼續維持在此地的統治。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老朱有盡復遼土之志,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而且隨著明朝的衰弱以及軍事實力的下降,遼東都司在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就已經失去了在遼河中游一帶活動的能力。而隨著滿洲人的崛起,明軍從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起就開始從遼東大踏步的後退,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時,除了吳三桂駐守的山海關外,遼東全境均被滿洲人所兼併。

清朝以後的事,就不用我說了。


04

關於遼東的坎坷經歷,許多人將其歸結於氣候的惡劣,無法農耕以養軍安民等因素,但這個理由是無法服眾的。

畢竟漢唐時可以在西域屯田,差不多在同一緯度而且氣候條件更好的遼東為啥就不行(畢竟靠海嘛)?事實上數千年來發源於東北地區的各大少數民族,就沒有一個是純粹靠遊牧為生的,統統都是漁獵農牧樣樣玩得轉。那麼更擅長農耕的漢民,憑啥就不能再遼東安居樂業?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無論古今,東北都盛產糧食,不愁填不保肚子

事實上不僅是在今天,歷史上的東北地區就是個盛產糧食的好地方:

“於東夷之域,最為平敞,土宜五穀。”(《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關於《後漢書》中所指的東夷,包括了夫餘國、高句麗、挹婁、沃沮及三韓等地,大概就是今天的遼吉黑三省。

種地可以填飽肚皮,而且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蠻夷像割不完的韭菜般沒完沒了的往出冒,顯然天氣也沒冷到要凍死人的程度。

我以為,之所以在歷史上遼東之地屢屢被隔絕於中原之外,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就是糟糕的交通條件。如今進出東北的交通大動脈,無疑就是經遼西走廊入山海關。可在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因為地勢低窪受海水侵蝕,導致遼西走廊不但道路易積水難行,而且還會因此造成瘟疫橫行,因而常常給行人、尤其是軍隊造成滅頂之災。

比如前文提到過的隋文帝楊堅討伐高句麗之役,就是因為不信邪走了這條道,才導致全軍未戰先潰:

“漢王諒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附近),值水潦,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周羅睺自東萊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風,船多飄沒。秋,九月,己丑,師還,死者什八九。”(《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八·隋紀第二》)

因此在遼西走廊的交通條件改善之前,歷來中原出塞入遼東的主要路線只有兩條——一個是出今天的喜峰口沿灤河北行翻越燕山,再經老龍河向東轉大淩河抵達遼東的盧龍道,另一個則是穿過古北口經灤河、平泉與盧龍道匯合的古北道。大體上在隋唐以前大家都走盧龍道,之後主要走古北道,只有到了元朝以後遼西走廊才成為主流的交通路線。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狹長的遼西走廊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都不具備通行條件,只能橫穿燕山山脈

燕山有多難走?北宋大文豪蘇軾就曾經慨嘆道“燕山如長蛇,千里限夷漢”——燕山山脈確實是捍衛中原大地的一道鐵籬,但對於隔絕在外的遼東來說,這條山脈就成了套在脖子上的一道絞索了。

而且除了強大到不像話的漢朝以外,這道鐵籬笆還經常性的漏風漏雨。比如唐初時契丹人叛亂,營州都督府扛不住壓力南縮到了漁陽,這就導致了遼東與內地的陸路交通徹底中斷,不得不透過海上聯絡和補給,以至於狄仁傑因此認為遼東是個大累贅,乾脆丟掉拉倒。

盛唐之時的遼東況且如此,其他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遼東乃至東北地區糟糕的地理條件。

從地形看,東北是個極其封閉的區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和燕山山脈環繞,中間則坐落著面積達35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的平原——松遼平原。這意味著什麼?恐怕就是中原王朝的軍隊歷經千辛萬苦翻越了燕山山脈,精疲力竭之下就得在一望無際的遼闊原野上面對無數異族騎兵的“熱情歡迎”,這仗得怎麼打?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東北的地形決定了遼東易攻卻難守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即便中原軍隊打進遼東,弄不好就要面對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混合雙打

尤其是在大興安嶺與燕山山脈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西拉木倫河流域還存在著一片巨大的谷地草原,直通蒙古高原。於是乎在極端條件下,出現在遼東的中原軍隊很可能面對的是來自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混合雙打……

話說在冷兵器時代,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以步兵為主而且極度依賴後勤的漢家軍隊,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依賴城池和山地等條件才能與之抗衡,而這些條件在遼東地區一個都不具備不說,還可能形成一進去就面臨“關門打狗”的惡劣局面,這誰能受得了?

不過在遼金晚期,遼西走廊的交通條件逐漸好轉(今天的山海關就是在洪武十四年由徐達重新修築的),起碼明朝時進出遼東的難度大大降低,後勤補給也能得到保障,可為何仍然無法在此地開疆拓土,甚至最終連立足都難以做到?

這就涉及到我們要講的第三個原因,那就是人口問題。

說到人口,當然免不了還得大罵姓司馬的,畢竟遼東漢人主體地位的缺失因其而始,哪怕在千年之後仍有餘毒未盡。此外,儘管唐、明等王朝曾下大力氣鼓勵漢民北遷,但遼東的自然條件、安全形勢根本無法與內地相比,所以效果甚微。尤其是經過兩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兩宋時期中原王朝在遼東地區的長時間缺位,導致遼東成為鮮卑、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發源地或核心精華地區,中原王朝的影響力在此大打折扣,漢民在此地也仍然是少數民族待遇。

所以哪怕朱元璋像楊廣、李世民一樣立志盡復遼土,最終理想也敵不過現實,只能以失敗告終。

話說在歷史上漢族人口的流動,總體上都是由北向南的趨勢。像華南、西南乃至華東都曾經是比遼東更荒蠻、人口及民族構成更復雜的地區,可是經過持續千年以上的人口流動,都早早成為了正牌的漢地。而遼東,則在中原王朝一次次的北進,又一次次的無奈退出後,淪為了異族狂歡的樂園,最終連漢地十八省的名頭都沒混上。

本是華夏故土的遼東,在歷史上為何屢屢被隔絕於中原王朝之外?


“闖關東”徹底改變了遼東乃至東北的面貌和命運

情況在清朝末年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清初滿洲人為了維護“龍興之地”,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不過隨著清中期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山東、河北等地的漢民大量向東北遷移,形成了著名的闖關東風潮,並最終迫使清廷於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廢除了在東北地區的禁墾令。

於是東北地區的人口也終於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到清末即達到了2000萬的規模,至上世紀三十年代更是突破了3000萬的大關。

這也是東北被老毛子和小鬼子輪番禍禍了大半個世紀,仍能失而復得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11-28

相關文章

越戰中的韓國部隊有多狠?就連盟友美軍都看不下去

越戰中的韓國部隊有多狠?就連盟友美軍都看不下去
越南戰爭 眾所周知,美國對外作戰自來喜歡"拉幫結派",因而,在上世紀的越南戰爭中,諸如韓國和澳大利亞這些美國的忠實小弟,他們在美國的號召下也相繼加入到戰場.但即便如此,美國打了整整 ...

越戰中兩個兒子相繼犧牲,作為司令員的父親又把女婿送上戰場

越戰中兩個兒子相繼犧牲,作為司令員的父親又把女婿送上戰場
1979年,中越兩國持續在邊界爆發衝突,中國解放軍為了求得邊疆地區的和平安定,向入侵的越軍發起了反擊. 司令員劉斌一家六口都上了戰場. 在這場越戰中,劉斌的兩個兒子相繼犧牲. 不久之後,作為司令員的父 ...

簡單中的神秘美竟然可以這麼獨特

簡單中的神秘美竟然可以這麼獨特
簡簡單單的美式最耐看的.如果在全屋定製的設計中也用這種手法的話,應該會流行很久吧!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這款簡單的設計到底有何獨特之處. 客廳的簡約風十分的明顯,現代搭配材料隨處可見,整個空間十分的乾 ...

鄧剛釣鰱鱅密招中的神秘數字“3”解密,有章法,便於記憶
鄧剛不僅是中國競釣大師,還是鰱鱅大王,他釣鰱鱅有這一套獨特的絕招.今天我就把他釣鰱鱅密招中的神秘數字做一個破解.這個數字就是"3".這個數字破解之後,釣鰱鱅有了數字化的標準,也便於 ...

越戰中的韓軍:作惡程度堪比二戰日軍

越戰中的韓軍:作惡程度堪比二戰日軍
1945年,胡志明建立北越,1955年南越也在吳庭豔的政變中成立了. 韓軍在毆打俘虜 同時,也因為南北分裂和冷戰的原因越南爆發了戰爭,美軍介入內戰,開始出錢出槍出顧問訓練南越軍隊,後來因為北越軍頑強的 ...

越戰中失去雙腿和左手,退休後展亞平迎來真愛,今女兒考上公務員

越戰中失去雙腿和左手,退休後展亞平迎來真愛,今女兒考上公務員
1986年12月,時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鄧小平,親自接見了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剛剛從越南戰場上走下來的戰鬥英雄展亞平. 在越南戰場之上,這位戰士為了保護身邊的一位戰友,遭到敵人一顆炮彈近乎" ...

汪雨:京圈中的神秘富少,為了趙薇一發衝冠,碾壓富二代王思聰

汪雨:京圈中的神秘富少,為了趙薇一發衝冠,碾壓富二代王思聰
近日,京城四少汪小菲因婚姻問題,成為全城熱議的焦點:如此境況,讓無數網友想起曾經與他並肩享樂的富豪兄弟:那時,他們混跡帝都各個高檔場所聲色犬馬,享受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如今,桀驁不馴的京城四少,早已神隱 ...

二戰中“最神秘”的戰士: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無所畏懼的大熊

二戰中“最神秘”的戰士: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無所畏懼的大熊
動物和人一樣,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中長大,就會變成不一樣的性格,要是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成長,就會保持這個種群該有的特點,然而一旦和其餘的動物,甚至是人在一起成長,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二戰歷史上,有這 ...

以一敵三誰更強,中國三種電子戰飛機對美軍最新EA-18G電子戰飛機

以一敵三誰更強,中國三種電子戰飛機對美軍最新EA-18G電子戰飛機
前言:電子戰被稱為第五戰場,可以對陸.海.空.天的戰場態勢產生決定性影響,主要是對敵方各種雷達.火控系統及通訊系統進行偵察,壓制和摧毀,從而削弱敵方電磁資訊控制權,以保證已方以最小的戰損完成作戰任務, ...

解放軍最年輕的軍種部隊,沒有作戰指揮功能,卻是現代化戰爭尖刀

解放軍最年輕的軍種部隊,沒有作戰指揮功能,卻是現代化戰爭尖刀
解放軍最年輕的軍種部隊,沒有作戰指揮功能,卻是現代化戰爭尖刀 2015年12月31日,解放軍有三大軍種部隊發生了變化,一是有88年曆史的人民陸軍終於迎來了陸軍總部機關:二是核導彈力量的二炮部隊改名為高 ...

美空軍部長很頭疼,空軍發展已落後中國,議員卻還在為私利拖後腿

美空軍部長很頭疼,空軍發展已落後中國,議員卻還在為私利拖後腿
為什麼說中國空軍超過美國空軍是必然發生的事情,而且就在不久的將來.據美國媒體<國防新聞>21日的報道.美國新任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其首次公開演講中公開抱怨 ...

電子干擾機:空中佈設“電磁迷霧”
電子干擾機:空中佈設"電磁迷霧" ■李 欣 杜克新 劉 於 葛志浩 現代戰爭中,制資訊權已經成為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電子戰特種機是奪取制資訊權的重要裝備.近年來,一些國家的電子干擾 ...

最小食肉動物伶鼬重3兩,年滅鼠3500只,何不用來防治澳洲鼠災?

最小食肉動物伶鼬重3兩,年滅鼠3500只,何不用來防治澳洲鼠災?
剛剛進入十月底,阿拉斯加迪納利國家公園的冬季已然來臨.這是大自然的獵殺季節,氣溫下降至零下攝氏40,甚至是50度.大地已經被冰凍結實,許多小動物都逃進地下,尋找躲避嚴酷環境的庇護所.這片凍土只是一個臨 ...

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美軍上將: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開戰

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美軍上將: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開戰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騰上將在最近召開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雖然外界輿論一直認為中美或美俄之間必定爆發戰爭,但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以及俄羅斯開戰,因為這樣規模的戰爭將會毀滅全世 ...

抗美援朝傷亡資料統計:中美有20萬差距,怎樣才算美軍傷亡名單?

抗美援朝傷亡資料統計:中美有20萬差距,怎樣才算美軍傷亡名單?
抗美援朝傷亡資料統計:中美有20萬差距,怎樣才算美軍傷亡名單? 在如今的時代,中美之間的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國和美國在國際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對世界的影響有目共睹.因此,近年來各個國 ...

抗美援朝中,美軍7個主力師師長結局:6人狼狽不堪,1人榮獲勳章

抗美援朝中,美軍7個主力師師長結局:6人狼狽不堪,1人榮獲勳章
伴隨著電影<長津湖>的上映和電視劇<功勳>中首個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播出,社會上掀起了一陣回顧抗美援朝戰爭的熱潮.作為共和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 ...

沖繩要獨立,美軍滾出去!沖繩街頭大興遊行,日本政府如何應對?

沖繩要獨立,美軍滾出去!沖繩街頭大興遊行,日本政府如何應對?
在日本沖繩島的地盤上,每天上演的就是當地居民在美軍軍營面前遊行示威,以此來抗議美軍過多的軍事基地駐紮在島上. 但是美日雙方政府顯然對這樣的情況見怪不怪了,他們並沒有對沖繩島上的居民進行回應,反而有越來 ...

志願軍如何打服美軍:衝鋒號有魔法、坑道戰無解?中國軍魂他不懂

志願軍如何打服美軍:衝鋒號有魔法、坑道戰無解?中國軍魂他不懂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為何越戰之中,中國警告美軍不要越過17°線,美國就能乖乖聽話? 為何有美國軍官曾說:"中國再也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誰和他們做對,誰就是傻子!" 這都源於一場戰 ...

美軍視角下的長津湖戰役和志願軍

美軍視角下的長津湖戰役和志願軍
隨著電影<長津湖>的熱映,七十年前中國志願軍那段用生命和信念換來的勝利再次浮現在我們視野中.這裡不妨以對手的視角,來回顧一下這場長津湖戰役,也許感悟會更深! 在遭受中國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的打 ...

美國空軍部長要嚇倒中國?回顧中美空戰4個瞬間,到底誰恐懼?

美國空軍部長要嚇倒中國?回顧中美空戰4個瞬間,到底誰恐懼?
自拜登上臺以來,延續了特朗普時期遏制中國的政策,在經濟.外交.科技.軍事等領域持續圍堵打壓中國.在外交方面,美國在亞太地區組建美日印澳"四方聯盟",挑撥歐洲國家到南海進行所謂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