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歷史悠久,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和傳說,而且有許多與它有關的文物。本期帶大家透過精美的文物,感知古人的中秋。
中秋節的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由於《禮記》有“秋暮夕月”的記載,祭月、賞月、拜月的習俗流傳千年,中秋節正好在秋高氣爽的月圓之日,所以提起中秋節,人們總會想到月亮、賞月以及與月亮有關的神秘傳說。
月亮有很多別稱:太陰、素娥、玉盤、玉輪、玉鉤、玉羊、玉蟾、冰輪、冰鏡、月府、月宮、月精、玉兔、蟾宮等,另外,古人還用蟾蜍、玉兔指代月亮。在我國數千年曆史長河中,古人常用各種器物指代月亮,表達對月亮的讚美。
玉兔、蟾蜍形象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玉兔與明月有著密切的聯絡。宋代詩人歐陽修在《答聖俞白鸚鵡雜言》中,有“兔生明月月在天”之語。中國民俗文化中,有“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屬”的說法。玉兔搗藥是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之一,故事說,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藥丸可以長生成仙。古往今來,人們將白兔視作月宮中的吉祥之物,可見兔文化和月亮文化與中秋節之間的緊密聯絡。
殷商甲骨文中,便有了“兔”字和關於兔子的記載;而因吉祥、長壽、多子等象徵意義的存在,古代所留存的兔文物也頗為常見。
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兔有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兔形飾件,其屬於凌家灘文化,距今5300年。該玉料受沁呈黃白色,飾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組成,兔呈伏臥狀,但無足部表現,嘴前伸,耳朵向後伸,背部呈弧形上凸,尾巴既似兔子又若魚,上翹分叉;榫部長條形,上面對鑽成四孔。
無獨有偶,在河南安陽殷墟殷王武丁配偶的墓穴中,也已出土公元前12世紀前半葉的玉石兔像殉葬品;在西安茂陵博物館的展出品中,也有東漢時就出土的遠古陶兔。而1992年山西曲沃晉侯墓地M8出土的西周兔尊造型獨特,形象生動逼真,是晉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作。
據《甘肅重要考古發現(2000-2019)》一書中介紹,2019年9月,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發現的武周時期吐谷渾喜王慕容智墓中出土的壁畫,內墨繪一桂樹,樹下墨繪一正在搗藥的玉兔,從出現的位置和形象判斷,其壁畫應代表月亮。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地宮明代定陵孝靖皇后的棺內,有一對金環鑲寶石玉兔耳墜。該金環鑲寶石玉兔耳墜中,兔子直立,雙耳上豎,玉色青白細潤,以紅寶石嵌飾雙眼,兩前爪抱杵作搗藥狀,下有臼,兔身上以細密陰線刻出毛髮。
以玉琢型為兔,在文物中也很常見。流傳後世的玉兔文物,以青玉和白玉材質的頗多,商周時期青玉兔較多,自漢魏始,白玉兔漸漸多起來。
除此以外,以兔為紋的文物也很常見。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宮鏡頗有特色。由於唐以前銅鏡多為圓形或方形,唐代才開始流行花式鏡,因此,菱花形為其中最具特色者。其背面內區下凹,紋飾凸雕月宮圖,中央為枝繁葉茂的桂樹,樹幹中部隆起鏤空為鏡鈕。一側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側為白兔搗藥,下有蟾蜍做跳躍狀。
四川地區出土的以西王母為主題的漢畫像磚中,西王母正面端坐於龍虎座上,四周侍九尾狐、青鳥、蟾蜍等。其左有九尾狐,右為三足烏,其下正中位置一蟾作舞。從漢畫像石、畫像磚及繪畫上,常可見到這類西王母侍從的蟾蜍形象。
漢時傳說的月精指蟾蜍,直到西漢末期,才出現為西王母搗藥的玉兔形象。對於月神的形象,《山海經》中記載有常羲浴月的神話——“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與“嫦娥”古音接近,在長期流傳中,神話的情節內容被不斷複雜化,月神其名也變作了“嫦娥”。
月宮形象
月是中秋明,中秋那輪圓月在古人眼裡是怎樣的呢?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人們對這輪明月進行豐富多彩的描寫、讚頌和想象,為後世留下了眾多藝術精品。從出土的壁畫、帛畫、畫像磚、畫像石、瓦當、銅鏡等文物上,都能發現月宮影象。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祭月的習俗,這一習俗在文物裡也有體現,湖北省博物館收藏了一件青花瑤臺賞月圖瓷鍾。瓷鍾通高10.1釐米,口徑15.5釐米,足高4.6釐米,足徑4.2釐米,屬官窯出品,白胎,胎質細膩,器壁光亮胎薄,叩之其聲如磬。瓷鍾上繪有“瑤臺賞月圖”,三組人物故事現於瓷鍾外壁:第一組有一老婦人側身坐在石墩上,身後站一侍女,雙手持扇,老婦對面站一年輕女子,其右側立一童子。第二組和第三組各有一青年女子和丫環,畫面還有遠山、祥雲和花草。“瑤臺賞月圖”紋飾在瓷器界又被稱為“人物紋”,較為罕見,圖中人物共賞天上一輪圓月,與宋人所繪《瑤臺步月圖》一脈相承,意境優美,風格清新動人。
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陝西曆史博物館有一枚商洛市出土的唐代銅鏡——雙鸞月宮蟠龍紋鏡,它是一件典型的唐代銅鏡,月宮鏡以嫦娥奔月傳說故事為裝飾題材,鏡背中央裝飾一棵大桂樹,桂樹兩側分別為白兔搗藥、蟾蜍跳躍等圖案。
陝西淳化縣博物館收藏著一枚蟾蜍玉兔紋瓦當。這枚蟾蜍玉兔紋瓦當是國家一級文物,出土於咸陽市淳化縣西漢甘泉宮遺址。瓦當面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浮雕的是一隻疾奔的小兔,兩前足躍起,雙耳後豎,尾巴上翹;下半部是一隻起跳的蟾蜍,圓目突起,大腹鼓圓,舌長伸。瓦當造型生動傳神,極富生活情趣。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蟾蜍、玉兔是月宮裡的動物,這個構圖無疑是取自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
書法名帖中賞“中秋”
趙佶《閏中秋月帖》紙本,手卷,縱35釐米,橫44.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閏中秋月帖》中所記為一首七言律詩:“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永珍斂光增浩蕩,四溟收夜助嬋娟。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其內容敘述了當年中秋夜滿街華彩、月光皎潔、永珍浩蕩的美景。
其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托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豔而優雅的氣氛。
《閏中秋月帖》鈐“御書”“宣和殿寶”“宋犖審定”“嘉慶御覽之寶”等印。雖然沒有趙佶的名款,但用筆沉穩流暢,結字方整平和,具有瘦金體典型風格。另外,此帖曾經清代著名詩人、文物收藏家宋犖審定,亦曾入清宮收藏,經乾隆內府、嘉慶內府等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與無名款相對,此帖亦無年款。因題“閏中秋月”,故推測為閏八月。查《二十四史朔閏表》可知,趙佶在世的五十四年中,有三年為閏八月,分別是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研究者推測,此《閏中秋月帖》應是書於大觀四年。當時的趙佶正是29歲,是其登基10年後。
趙佶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後又參合褚遂良諸家,初以挺瘦秀潤,又變化“二薛”,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其“瘦金體”墨跡,優雅之氣與瑰麗之氣並重,正如岳珂在《寶真齋法書贊》中所言:“金縷之妙,細比毫髮,殆與神工鬼能,較奇逞並於秋毫間。”在字的結構上則繼初唐遺緒,結字修長,但更加健朗爽利,有蘭竹之氣韻。《閏中秋月帖》結體自然,筆力深厚,是趙佶“瘦金體”已臻完善的佳作。
登高望月寫“中秋”
米芾《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紙本,縱25.2釐米,橫36釐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為宋代書法家、鑑藏家、收藏家米芾作品:“目窮淮海兩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對於此帖,有記載說,米芾前後共抄錄詩文兩次。詩文之間也還有兩行批註:“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行家裡手不能道。
“海岱樓”位於江蘇漣水,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望海樓,米芾曾在此地擔任漣水軍使。自古以來,海岱樓便是文人登覽賦詩的景點,唐代詩人杜甫曾以“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來形容它視野遼闊、宏偉壯麗的景觀。海岱樓在米芾的詩文中也經常出現,例如《焚香帖》中“雨三日未解,海岱咫尺不能到”,便提到在淫雨霏霏之日,他雖未登海岱樓,卻見迷濛的景緻。而另一闋詞《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中,米芾也提到:“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米芾以書法名世。在我國漫長的書法史上,宋朝書法“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極具個性,堪稱北宋書壇怪傑狂客。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中記載:“海嶽(米芾,時人號海嶽外史)以書學博士召對,上問本朝以書名世者凡數人,海嶽各以其人對,曰:‘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上覆問:‘卿書如何?’對曰:‘臣書刷字。’”
可以說,米芾以晉人的風韻為根基,又參以唐代李北海、顏真卿、沈傳師、徐季海等大家的優點,再吸收六朝風骨,從而形成姿容俊美的個人風貌。米芾曾自作詩一首:“柴幾延毛子,明窗館墨卿,功名皆一戲,未覺負平生。”給自己做了貼切的註解。
(本文由閔媛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