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從塵土裡來的人,能理解開懷大笑背後的酸楚。
之前網上有個很火的帖子。
有人問:“那些為了省100元錢去坐火車硬座的人都是怎麼想的,真的會有人這麼省嗎?”
其中有位博主的留言,引人深思:
“我沒有坐過硬座,但我能理解這些省錢的人。
當你生活富足,100元對你來說不過是一頓飯錢,但對很多人來說,100元是他們幾天的工資。
這世界,有人用錢換舒適,也有人願意犧牲舒適來換錢。”
每個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困頓和歡喜,各有各的晦暗與皎潔。
比起妄自評判,人與人之間更需要的,是換位思考的善良。
01
不要輕易指責人
曾看過網友@楊柳依講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她在家樓下一家小吃店吃麵。
當天正巧是節日,老闆有些忙不過來,她等了很久端上來的面,都已經坨了。
餓了很久的她,看著眼前的面,不禁怒火中燒,當她正準備開口質問時,卻忽然聽見了孩子的哭聲。
然後,她看著老闆娘一路小跑著應付客人的催促,又要手忙腳亂地安撫哇哇大哭的孩子。
惻隱之下,她終究沒有再說話,只是默默把面放在原位,付款後離開了。
她說,那一刻,她想起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狼狽時刻。
方案做不好被罵時的委屈,躲在衛生間裡隱忍地哭泣,冬天為了省點暖氣錢凍得瑟瑟發抖時的無助……
於是說一句“算了”,既是對別人苦難的憐憫,也是一份推己及人的慈悲。
亦舒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理由很簡單,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而你,不一定懂他們的生活。”
年歲越長,越覺得凡事皆可原諒,這並非是變得世故,而是經歷世事後的成熟。
就像寒冷的街頭,有醉漢衝撞了一對父子。
孩子問爸爸他是壞人嗎,孩子爸爸想到自己不得志時,也曾這樣借酒消愁過,於是對孩子說,他不是壞人,只是心情不好;
醫院裡,年輕的護士不小心打翻了藥盤,老人剛想開口指責,卻想到自家剛剛參加工作的孩子,於是默默說了一句“沒關係”。
很喜歡一句話,“世間所有的溫柔,都是因感同身受而產生的。”
與人相處時換位思考,便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當你對別人溫柔以待,別人也會贈你以春風。
02
心裡裝著別人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男孩,高中時搬了新家,隔壁的男主人是位警察。
在他上高三的時候,這位警察因公殉職,留下了10歲的兒子和他的媽媽。
以前,男孩放學回家,從不帶鑰匙,都是到了門口就大聲喊爸爸來開門。
可是當鄰居警察過世以後,爸爸卻讓他自己帶著鑰匙,不要再喊爸爸來開門了。
男孩不解,問為什麼。
爸爸說:“因為你每喊一次爸爸,都會提醒隔壁那個小男孩爸爸不在了的事實,我怕他心裡不好受。”
真正善良的人,心裡總是裝著別人。
《十三邀》有一期節目,許知遠去採訪蔡瀾。
兩人的行程、交談,都由攝影師一路跟拍。
許知遠很貼心地問:“這樣行嗎,會不會不舒服?”
蔡瀾絲毫沒有介意,說讓他們隨便拍,還會在樓梯轉角處提醒攝影師要小心。
蔡瀾說,自己早年拍電影時,遇到很多女明星很調皮,那時候就暗下決心,有一天當自己站到鏡頭前,一定會很“聽話”。
多年摸爬滾打,蔡瀾深知這行的不易,所以願意把善意和體諒留給別人。
人活於世,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最深度的連線,無非是試著換位,將別人放在心上。
就像我之前看過的一段話:“如果你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學會付出;你喜歡被照顧,就要先去照顧別人;當你善待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善待你自己。”
03
為別人打傘
晚清商人胡雪巖有個著名的撐傘理論:
“常為他人撐傘,日後別人也會為你撐傘。”
胡雪巖之所以能從窮苦地放牛娃逆襲成一代商界傳奇,與他經常對人慷慨相助不無關係。
這世間心存良善之人,會因為自己出身卑微,而對別人多一份體恤;
因為自己經歷過被大雨澆透的狼狽,所以不忍心看到別人被雨淋溼。
作家沈從文當年一心追尋自己的文學夢,從老家到了北京後,卻四處碰壁。
因為沒有專業系統的知識,通不過升學考試;想要寫稿謀生,寄出去的作品卻都石沉大海。
他隨身帶的微薄盤纏,也很快被用光了。
居住在一間由儲存煤炭的單間改造的小房子裡,又冷又潮,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向相識的友人寫信求助,大多杳無音信,唯有郁達夫,循著信上的地址親自找上門來。
郁達夫所見到的,是一間低矮簡陋的房子,連多餘的傢俱都沒有。
大冬天的,屋裡也沒有爐子,而沈從文正穿著單薄的衣服,用被子裹著雙腿在一張破木桌子上寫作。
見此情景,郁達夫想起自己年少時的窮苦,初入文壇時的窘迫,不由得眼眶一溼,心中悲傷難忍。
他花三塊錢請沈從文吃了一頓飽飯,臨別時,又將身上所帶的三十元錢全數留給了沈從文。
往後的日子,郁達夫依然時不時地接濟沈從文,還介紹自己的友人跟他認識。
多年以後,沈從文出版《從文小說習作選》時,在代序中滿懷感激地寫道:
“這十年來沒有他對我的種種幫助和鼓勵,這本集子裡的作品不會產生,不會存在……”
懇切的語氣,真誠的詞句,看得人十分動容。
柴靜曾說,“從塵土裡來的人,能理解開懷大笑背後的酸楚。”
生活中那些曾跌落過深深谷底的人,反而對人世存有一份悲憫之心。
自己淌過汙濁泥濘,卻依舊對他人施以援手,才是世間最高階的善良。
▽
康德曾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去理解。”
與人相處的最高智慧,是學會換到別人立場去考慮問題。
凡事體諒,常懷慈悲,將心比心,方能長久贏得人心。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