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非 《中華讀書報》( 2021年06月16日 20 版)
皇帝繼位後迎娶皇后的典禮儀式稱為“大婚禮”,滿文舊作“ambasadulambi”,意為“大結親儀式”,或稱“hvwangheogaimbi”,意為“迎娶皇后”。
在清朝入關後到清亡的十位皇帝中,除了繼位後將原配嫡福晉冊立為皇后的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其他的五位年幼繼位的皇帝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宣統在紫禁城內都舉行過大婚冊立皇后典禮。其中順治皇帝比較特殊,舉行過兩次大婚。第一次大婚冊立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因與他“志意不協”,被降為靜妃,不久他又迎娶冊立了廢后的侄女即後來的孝惠章皇后。末代皇帝溥儀在清亡十年後才成人迎娶皇后,那次儀式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大婚”。總之,順治皇帝的兩次大婚加上康熙皇帝與孝誠仁皇后、同治皇帝與孝哲毅皇后、光緒皇帝與孝定景皇后的大婚儀式,有清一代一共有四位皇帝舉行過五次大婚儀式。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婚禮,清代大婚的花銷巨大。光緒大婚共花費銀550萬兩,按當時的糧價折算,這些銀兩可購買近400萬石糧食,足夠190萬人吃一年。遜帝溥儀的婚禮按照同治帝大婚的規模來辦,花費銀元40多萬。
清代的大婚儀式脫胎於周代以來的婚禮中的“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六個過程。清代因其獨特的選秀女制度,皇后從秀女中指立,故未有“問名”與“納吉”之禮。“納采”和“納徵”即民間的訂婚禮和聘禮。為體現皇家典禮的氣勢恢宏,“納徵”改為“大徵”。宋代開始,為了突出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告知婚禮時間稱“告期”而不是“請期”,皇帝大婚不“迎親”而派使節“奉迎”。皇家大婚與民間婚禮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奉迎”前要舉行“冊立”儀式確立皇后身份。成婚“朝見”後要頒詔,昭告天下皇后已為後宮之主,天下之母。
清代的大婚可分為三個禮儀階段,婚前禮、婚成禮、婚後禮,一般持續時間為20天左右。婚前禮主要包括“納采禮”“大徵禮”。婚成禮主要包括“冊立禮”“奉迎禮”“合巹禮”。婚後禮主要包括“朝見禮”“頒詔禮”“慶賀禮”“賜宴禮”這幾部分。在這三個階段九個禮儀過程中,每一個具體的禮儀都能體現清代滿蒙漢民族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婚前禮
從複選的秀女中確立皇后及妃嬪後,皇帝的大婚便進入準備階段。準皇后與準妃嬪都入住皇后孃家,不能與家人接觸,只能由宮中的太監來服侍。
具有訂婚意義的納采禮是向皇后家贈送賞賜的第一批物品。禮物一般包括馬匹、甲冑、妝緞、布帛,早期還有金茶桶和銀盆。漢人的納采禮中需有大雁,寓意女子守節,而滿洲納采禮中有甲冑、鞍馬,展現了少數民族不忘騎射的尚武精神。舉行納采禮的當日上午,正副使在太和殿前跪聽大學士傳旨:“皇帝欽奉皇太后懿旨,納某氏女為後,命卿等持節行禮納采。”正使從大學士手中領節,帶副使率領儀仗隊出太和門、東華門到皇后府邸。正副使到來時皇后的父親早已穿好朝服率家人在大門外跪迎。內務府官員將納采禮擺在左右兩邊案上後,正副使將象徵皇帝的節安放於客廳中央大案,分立於兩側。此時皇后之父率家族子弟跪於客廳中門之外聽正副使傳制,眾人再朝皇宮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禮謝恩。為慶賀納采禮成功,皇后家會被賞賜一場宴會,按照滿族的飲食習慣佈置筵席。來賓先喝奶茶之後,吃餑餑和羊肉等酒菜。
之後相隔兩三天左右,正式迎娶皇后入宮之前,還要進行大徵禮,再向皇后家送一次大婚禮物。禮物除了馬匹、緞、金銀茶具和銀盆之外還有黃金二百兩、白銀一萬兩。這次儀式均與納采禮相同。
婚成禮
皇家大婚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儀式便是冊立、奉迎、合巹禮,約在大徵禮舉行後十幾天內舉行。行冊立禮前一天皇帝要派遣官員告祭天、地和太廟。舉行冊立禮當日清晨,皇帝先從養心殿到慈寧宮,向太后行禮稟告即將迎娶皇后,再親臨太和殿任命使臣(一般是兩位和碩親王),交予使臣皇后冊、寶,之後便前往乾清宮等待迎娶皇后。正副使率儀仗隊出太和門,緊隨其後的是盛放金冊、寶的龍亭。之前在此等待的鳳輿跟在龍亭之後一同隨隊伍出午門、大清門前往皇后府邸。
按照滿洲風俗,婚禮是在夜間舉行,子夜時分,迎親隊伍才到達皇后府邸。正副使依然是先向跪拜的皇后父宣讀迎娶皇后制文,然後將金冊、寶置於中門案上。皇后在案前面北而立,聽女官宣讀冊文寶文後,皇后接受金冊、寶,行六肅三跪三拜後冊立禮成。
子時三刻(冊立禮當日23點45分)左右,女官提醒皇后上轎,被命婦打扮一新的皇后身著龍鳳合袍,蓋著緞繡龍鳳紋蓋頭,手中拿著兩個象徵平安的蘋果,母親將其送至鳳輿前,父親在大門口跪送。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中,先行的是正副使,後為皇后儀駕、冊亭、寶亭,正中為鳳輿,鳳輿前後有命婦騎馬扈從,左右有內監扶輿步行,對位是護送的內大臣和侍衛。民國時期,遜帝溥儀的大婚增添了新的元素。伴隨儀仗隊的還有民國來的騎、步兵衛隊,禁衛軍警察中隊,以及兩支中外樂隊。
熱鬧喜慶的隊伍護衛著16人抬的鳳輿穿過大清門,於寅初(第二日凌晨3時)左右到達乾清門。此時的紫禁城各處張燈結綵,裝飾一新。各處宮殿都搭起彩架,貼滿雙喜和吉祥話語。皇后在乾清宮下鳳輿,親王福晉接過皇后手中的蘋果,交給她裝有金、銀、珍珠、米穀、小如意的寶瓶。
新娘抱著寶瓶從殿內火盆上跨過,象徵富貴平安如意。滿族民間亦有此習俗。接著,經過交泰殿,再跨過坤寧宮門坎上的馬鞍,下面放著皇后拿過的蘋果,寓意平平安安。跨馬鞍這一婚俗並非滿洲原生習俗,而是源於唐代時期漢人對北方遊牧民族騎馬婚嫁的模仿。
舉行合巹禮的大婚洞房在坤寧宮的東暖閣。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滿洲入關以後,結合本民族的習慣,西邊的大部分空間被改造為薩滿教祭壇,而東暖閣成為皇帝大婚臨時居住的洞房。在這裡的龍鳳喜床上,皇帝揭去新娘的蓋頭。之後雙方端坐於床上,男左女右。這時,內務府女官讓兩人吃子孫餑餑(煮熟的餃子),吃的時候會問雙方:
“生不生?”標準的回答是“生”。這一雙關語包含著對夫妻雙方子孫滿堂的祝福與期盼。而末代皇帝溥儀在新婚之夜的回答令新娘花容失色,他十分誠實地說:“是熟的。”吃完子孫餑餑后皇後要重新梳妝打扮,把少女頭梳成貴婦頭,戴上鳳鈿,換明黃龍鳳八團龍褂,表明身份從少女到少婦、從平民到皇后的轉變。之後,帝后模仿古人席地而坐的習俗舉行合巹禮,在龍鳳喜床的床沿下相向而坐,相對而食,共飲交杯酒。此時,需有結髮侍衛夫婦在房外屋簷下用滿語唱交祝薩滿神歌,祈求神明保佑婚姻幸福美滿。之後帝后面向南方同坐龍鳳喜床,舉行坐帳禮。在吃完長壽麵之後迎接兩人的洞房花燭夜。
婚後禮
根據傳統漢人的禮俗,新娘在婚後要拜見包括祖先、公婆在內的夫家的家族成員,以取得家族的接納。這被稱為“廟見禮”和“拜舅姑禮”。清帝大婚中相應的禮儀則為“廟見禮”“朝見禮”。婚後次日,皇帝皇后在供奉祖先御容的壽皇殿和宮內各殿拈香跪拜。大婚之後第三天舉行“朝見禮”。民間傳統的“拜舅姑”即拜見公婆,而皇帝繼位之始父親已崩逝,故皇家的“朝見禮”只向太后行禮。朝見太后時皇后和妃嬪要向太后獻如意,而不是像傳統漢人朝見禮中那樣要獻“棗”“慄”“腵脩”,當然她們也會遵從漢俗向太后進湯和酒。
朝見禮舉行後一兩天,皇太后、皇帝分別於慈寧宮太和殿接受皇后、嬪妃、文武百官的進表拜賀。頒詔禮也和慶賀禮同一天舉行,官員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滿漢兩種語言宣讀皇帝大婚詔書,之後放入金鳳銜彩雲匣中,從懸掛在城樓上緩緩而降的金鳳中取出的詔書會被頒行到全國各地,正式昭告天下這一喜事。
頒詔之後是慶賀禮,皇帝大婚屬於國禮,由王公大臣進獻賀表,三跪九叩,群呼萬歲,雖然與平常的國禮基本一致,但還是略有差別,慶賀的來賓中還包括國外的使臣。他們當中既有傳統朝貢貿易體系中朝鮮、安南、緬甸、暹羅等國的使臣,也有不屬於朝貢貿易體系的歐美國家的外交使節。同治十一年九月,同治皇帝大婚時,當時的朝鮮國王李 便遣使臣奉表慶賀,並進貢了賀禮。清廷給與了賞賜並讓使臣參加婚後賜宴。光緒十五年光緒帝大婚時,朝鮮國王也派了使臣前來奉表慶賀送禮,清廷也同樣安排了賜宴,並向朝鮮國王、王妃賞賜了緞匹。
同治皇帝大婚的慶賀禮使節的範圍僅限於朝貢貿易體系,而光緒帝的慶賀禮和使節則更為國際化,歐美各國君主紛紛發來國書賀文並贈送賀禮。歐美國家這樣做是為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並和清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籠絡並緩和與清廷的關係,以便利用清政府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瓦解人民的反抗情緒,達到進一步瓜分中國的目的。光緒十五年正月皇帝大婚,德國君主威廉二世發來賀電,並寄瓷瓶兩尊。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派使節前來慶賀並送了刻著中國對聯的西洋鐘錶作為賀禮。關於這件賀禮還鬧出了點小誤會,當時皇太后慈禧對使節送鐘錶犯了中國傳統的“送終”諧音忌諱就略有不悅,當她看到鐘上對聯竟然有“日月同明”四個字更是火冒三丈,突然變了臉色,命人將鍾抬出了房間。原來“日月同明”本來是日月同輝的含義,可是到了清朝統治者慈禧的眼裡便有了反清復明的意味。英女王和使節因為文化的差異並不知道其中犯了“送終”和文字獄的忌諱。可見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僅存在著互相模仿吸收,也存在著差異和誤解。
婚後第五天,為慶祝皇帝完婚,皇帝在太和殿、皇太后在慈寧宮會分別賜宴,邀請皇后的親族及各少數民族首領以及朝鮮、安南、歐美等地的外國來使赴宴。宴會上會表演滿族傳統的慶隆舞及蒙古樂器、高麗筋斗、回子樂、粗緬甸樂等各項節目。宴罷,全部大婚禮成。
我們可以發現,清代的大婚禮俗中既包含著單一的滿俗或單一的漢俗、蒙俗,也包含著在漢俗基礎上加上滿洲文化精神的滿漢雜糅禮俗,還有像過火堆、下馬鞍、坐帳這樣的原北方民族舊俗,它們在被中原漢人借鑑並賦予新的文化寓意之後,以相似的禮儀形式被重新納入同一禮儀體系之下,甚至還有高麗筋斗、粗緬甸樂這種隸屬朝貢貿易體系下的外國文化,也被納入典禮儀式之中。透過慶賀禮,外邦使節紛紛呈送賀表和賀禮,中外文化之間又頻繁交流融合,雖然其中也存在著一些文化差異和誤會,但是瑕不掩瑜,不妨礙中外文化主要方面的交流。由此可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是單一的一方傳播影響另一方的模式,而是雙方彼此交融,互相借鑑、影響,再創造出新文化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清代大婚中包含的滿漢禮俗的形式與內涵有何種差異,它們都表達著同一個主題,那就是期盼夫妻生活幸福平安,子孫繁衍。正是人類心理思維上的這種趨同性促成了豐富燦爛、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來源: 光明網-《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