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出版發行。至此,《新華字典》編纂已歷經70多年,走進了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為了編寫出滿足群眾識字和學文化需求的好用的字典,時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的葉聖陶先生兩次致函北大副校長湯用彤先生,邀請北大中文系主任、著名語言學家魏建功先生主持籌建辭書機構並領銜編寫一本字典。1950年7月,葉聖陶、魏建功、呂叔湘等10人經過研究討論,確定了“以音統字、以字統義、以義統詞”的總體例。1950年8月1日,國家級辭書編纂機構“新華辭書社”成立並開始《新華字典》的編纂工作。在魏建功的積極努力和主持下,1953年12月,第一版《新華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6年,“新華辭書社”併入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之後《新華字典》的修訂和維護工作,主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承擔,從1957年“商務新一版”開始,《新華字典》也轉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至今已經發行出版到第12版。
《新華字典》見證新中國發展歷程
70多年來,從新中國掃盲、普及全面教育,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華字典》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新中國一項重要的文化建設工程,《新華字典》見證和記錄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全過程。
作為“無聲的老師”,《新華字典》走進千家萬戶,惠及了幾代人,伴隨和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曆程,也因此被親切地稱為“國民字典”。《新華字典》已經深深地融入人們的記憶之中。由於它體積小,便於攜帶,還被稱為“口袋字典”。
《新華字典》自出版以來,經過多次修訂,貫徹國家規範,與時俱進,反映語言生活,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先後榮獲多個國家級獎項。2016年,《新華字典》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殊榮,被譽為小型漢語工具書的典範。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設專櫃展出歷年出版的各版《新華字典》,確立了它作為新中國標誌性文化產品的地位。
修訂反映時代變化
辭書的生命在於與時俱進的修訂。透過不斷修訂跟上時代,反映當代語言生活,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一直是《新華字典》的優良傳統,也是其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師範大學徐時儀教授對《新華字典》就有這樣的評述:“這本字典伴隨社會的進步和時代變化,經幾代上百名專家學者10餘次大規模的修訂……每一次修訂都體現了強烈的時代特徵,不僅在字詞上‘咬文嚼字’,而且更在內容上‘與時俱進’,在形式上‘革故鼎新’。每一次修訂版本不僅體現了語言文字的不同變化,也折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特徵。”
《新華字典》第12版是進入新時代以來的第一次修訂,修訂工作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服務國民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為目標,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修訂工作設立了多個研究專項,採取全書統查和專項核查“縱”“橫”結合的方式,在保持字典原有規模、體例、風格特點,加強科學性、規範性、簡明性、實用性的前提下,對全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修訂。在收字、立目、字音、字形、字義、例證等方面都有最新的增刪調整,修訂後的《新華字典》第12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字典對時代特徵的體現,除了執行國家有關語言文字方面的新政策,增收新詞語、新義項反映語言的發展變化外,例證的增補和修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新華字典》第12版例證的修訂主要包括增補反映新時代精神、新理念、新事物等的新例證和刪減、修改已有例證等。
增補反映新時代、新精神、新理念的例證。如“服”下增補“服從黨的領導”;“恩”下增補“黨的恩情記在心”;“路”義項1的引申義“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下增補“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遵”下增補“遵循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號”下的複音詞“號召”,後增補“黨號召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等。
服從黨的領導,遵循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都是新時代黨的方針政策。全面脫貧,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一目標如今已經實現。我們黨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上述例證充分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
此外,“初”下的複音詞“初心”增補“初心不改”“不忘初心”;“腐”下增補“反腐倡廉”;“薪”下增補“薪火相傳”。這類增補都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大力提倡的理念。
增補有關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等的例證。例如:“如”義項7“表示列舉”的用法下增補“無數革命先烈,如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等,永遠令人敬仰”;“先”下增補“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鮮”下增補“鮮紅的旗幟”;“聖”下增補“革命聖地延安”;“接”下增補“接好革命的班”。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一曲曲壯麗的愛國詩篇。他們是民族的脊樑和驕傲,人民永遠懷念他們。《新華字典》的讀者物件主要是中小學生,作為“無聲的老師”,第12版增補這些例證,旨在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和引導青少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遠大理想、培育良好品德,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革命事業接班人,把革命先烈和英雄們開創的事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增補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例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斷出現,字典也要與時俱進地予以體現。《新華字典》第12版在增補反映新時代、新思想、新理念的例證的基礎上,還增補了部分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例證。如:“代”下增補“代購”“代駕”;“貸”下增補“房貸”;“非”下增補“非物質文化遺產”;“粉”下增補“粉絲”;“付”下增補“到付”;“官”下補例“官媒”“官網”;“海”下增補“海淘”“海歸”;“秒”下增補“秒殺”;“捧”下增補“捧殺”;“拼”下增補“拼車”“拼購”;“設”下增補“頂層設計”;“帖”下增補“跟帖”“刪帖”;“網”下增補“網銀”;“尾”下增補“追尾”;“洗”下增補“機洗”“手洗”;“垃”下複音詞“垃圾”增補“垃圾分類”;“媒”下複音詞“媒體”增補“網路媒體”等。
隨著時代發展,修訂陳舊例證。除了增補反映新時代、新理念、新事物、新概念的例證,刪減、修訂陳舊例證也是字典修訂工作體現時代特色的重要方面。《新華字典》第12版刪除、修改了一些陳舊例證,如“攢”下刪除“攢電視機”,“盡”下刪除“先盡著舊衣服穿”等。修改的陳舊例證,例如:將“破”下原有例證“一元的票子破成兩張五角的”修改為“一百塊錢破成兩張五十的”;將“攤”下原有例證“每人攤五元”改為 “每人攤五十元”。
釋義是辭書的靈魂,例證則是辭書的血肉。恰當的例證不僅僅是對字詞釋義、用法進行補充完善,更能體現出字典的時代面貌和價值導向。《新華字典》第12版透過對相關例證的增補、修改,其時代性、思想性、科學性等都有所提高。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編輯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