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共3547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
今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一紙通知書,拉開了紫光集團破產重整的大幕。時至今日,近半年的競爭已到最後的階段,誰能為有著兩千億外債的紫光帶來曙光,半導體業界翹首以盼。
I.列王紛爭風起雲湧
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團官方釋出通知,集團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相關債權人以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其實,多年來大手筆的連續併購導致的債臺高築,加上2020年超過200億的債券本息兌付,讓紫光在2020年11月就出現了嚴重的債務危機,並開始尋求潛在投資者。紫光集團向來被視作中國半導體領域的擎天柱,已形成以積體電路為主導、從“芯”到“雲”的高科技產業生態鏈,是佈局最為廣泛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叢集,在全球資訊產業中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無論是聚焦半導體的各地國有資本,還是準備涉足半導體、科技行業的金融大鱷,只要能獲得紫光的部分核心資產,都有可能立刻躋身中國半導體一線行列,所以訊息一經傳出,立刻引得二十餘家國內知名產業投資機構和財團紛至沓來。
這其中,有來自中國半導體高地的北京、上海的國資背景集團,正在打造半導體第三級的廣東國資背景集團,有像中金、中信實力強勁的國有金融投資集團,還有像韋爾股份、中國電子、北京電控這樣的半導體產業巨頭以及像聯想、小米這樣關注半導體行業的上下游大型企業,他們都表現出對紫光的強烈興趣。
據財新網報道,2021年1月經過首輪比較篩選,形成了一份包含14家實力出色的“長名單”作為可能的戰略合作者,進入了下一輪對紫光的競爭,幾乎每一家都是業內叱詫風雲的資本,實力雄厚。其中包括上海國資、杭州國資、湖北省國資、中信建投、美的、碧桂園創投、海康威視等。
II.七星閃耀龍爭虎鬥
2021年5月,經過一次非約束性方案和報價的競爭,“長名單”中的14家裡,提出部分接盤方案的9家被否決,另外提出整體接盤的5家進入了下一輪的“短名單”。他們是:代表廣東省國資的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北京國資的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國資與阿里巴巴聯合體、代表無錫國資的無錫產業發展集團以及智路建廣聯合體。
2021年10月18日,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團等7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根據紫光集團之前釋出的公告,擬報名參與本次重整的意向戰略投資者需要符合具備整體承接紫光集團或紫光集團核心產業的規模和資金實力,具備確定性的投資資金來源。同時,戰略投資者還要具備晶片產業和雲網產業的管理、運營或併購整合經驗,具備管理和運營紫光集團核心產業的能力,能夠支援和促使紫光集團下屬核心實體企業做大做強。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之下,仍有兩家新的行業巨頭加入角逐——上海國盛與武嶽峰聯合體,以及央企中國電子。這樣,在報名截止日,最終參與競爭的紫光重組“七星”敲定。
這七家中,廣東恆健控股是廣東省淨資產規模最大的省屬企業集團。作為廣東省唯一的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產融結合平臺,曾有過100億元參股南航集團、50億元參與中廣核新能源板塊投資、參與中興通訊定增、收購易事特股權、投資人工智慧獨角獸商湯科技等諸多操作,管理資金總規模超過千億元,主要投向重大專案和基礎設施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先進製造業等領域。擁有千億級股權資產的國有資本運營平臺。近些年逐步涉足5G、半導體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等領域。
北京電控是北京市國資委授權的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主業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
旗下擁有面板龍頭京東方,國內重點的積體電路裝備北方華創等知名企業,業務領域分佈在半導體顯示、半導體裝備、積體電路製造、新能源等產業板塊,主要的目標是構建以“芯”“屏”為核心的產業生態。
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是無錫家國有集團,是無錫第一家千億營業規模國企。曾參與總投資100億美元的上海華虹無錫基地專案,總投資30億美元天津中環大矽片研發生產專案和總投資約15億美元的韓國SK海力士M8專案,其餘還涉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紡織及機械製造、科技地產、電子等多個領域。
央企中國電子是國有特大型集團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中央企業,連續10年躋身《財富》世界五百強企業,併購重組過南京熊貓電子、冠捷科技、振華電子等知名企業,在積體電路與關鍵元器件、高新電子、計算機及核心零部件、行動通訊終端與服務等業務領域擁有強大影響力。近期又將總部搬往深圳,深度融入大灣區的建設發展。
武嶽峰科創目前管理資產總額達200億元人民幣,專注於下一代資訊科技、清潔技術、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方面的投資,目前投資企業的市值總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上海國盛是主要負責運營上海市市政方面的國資國企,也參與投資了諸如民用大飛機、新材料、高階裝備、半導體、積體電路等專案。
另外還有兩家,一家是浙江國資和阿里巴巴,另一家是來自北京的智路建廣聯合體。
III.雙雄爭鋒花落誰家
11月中旬的訊息披露,經過再一輪的“搏殺”,阿里巴巴和智路建廣聯合體最終進入了“決賽”階段,紫光集團的戰略投資方,將從這兩家中產生。
阿里巴巴自不必說,名氣極大。旗下電商業務和螞蟻金服的金融業務深入人心。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阿里雲,是國內雲生態最成功的應用平臺,與紫光主營之一的雲業務部分重合,可以期待二者結合帶來的強勢。在晶片領域投資的平頭哥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釋出的晶片主要是供給阿里雲使用的伺服器晶片,晶片製造、封測、裝置等領域尚未涉及,接手紫光將補強阿里的短板。此外如果阿里巴巴強大的資金實力和海外融資能力,也應該能夠解決紫光資金緊張的問題。
而另一家智路建廣聯合體,是由建廣資產和智路資本聯合設立的,在大眾之中知名度略低,卻在半導體領域佈局極廣、耕耘極深,在半導體業內是實際的隱形冠軍。投資併購的企業有安譜隆半導體、瓴盛科技、思比科、聯合科技公司、安世半導體、瑞士富巴、奧地利半導體等。從2015年至今,中國半導體及硬科技大型併購合作達到幾十億甚至過百億人民幣的專案有近30個,而建廣資產和智路資本主導了其中超過一半的交易。聯合體透過收購和投資新設等方式並且幫助這些資源和國內市場有效融合,建立了從材料到晶片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應用的積體電路全產業鏈生態。而二者背後的中關村融信金融資訊化產業聯盟成員單位還有高通、恩智浦、安森美半導、富士康、瑞能半導體等。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收購紫光,可以補強自身短板,提供更廣闊的業務延展。而智路建廣則是要依託自身的產業資本特色,將紫光的本來優勢發揚光大。
無論誰接手,首先要面對的必然是強大的現金流需求,從而保住紫光展銳、長江儲存等紫光旗下重點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以熬過半導體行業“長投入 緩回報“的研發過程。其次·,便是要能將全球創新資源引入,透過對半導體產業全產業鏈的管理與控制,達到對紫光半導體叢集的協同融合,讓紫光旗下的良性資產,能具備良好的造血能力,對既有產業發揮促進作用。
阿里巴巴只需要全力支援紫光,憑藉自身強大的資源,完全可以規劃出屬於自家的半導體版圖。
而作為業內最具國際視野的產業資本,智路建廣近期還以14.6億美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測企業中國臺灣日月光控股在大陸的四座封測工廠,全球半導體載具龍頭ePAK,可以進一步完善紫光或缺的半導體封測產業鏈軟肋。加上已有的半導體產業鏈叢集,將紫光帶向一個新高度是完全可以期望的。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是一場時刻都在衝刺的馬拉松,時至2021年底,紫光的重組仍懸而未決,紫光展銳的上市、長江儲存的持續投入都受到了影響。如今,站在中國半導體歷史十字路口的紫光還能走多遠?這位最終接手的戰略投資方,是否能為紫光帶來涅槃重生?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