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人們會有這樣的感覺:豬肉的價格便宜了不少。今年以來,國內生豬產能恢復勢頭快,生豬市場出現“量足價跌”。央視財經報道,生豬生產大省四川,生豬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生豬養殖持續虧損,有農戶告訴記者,十天前剛出欄了100頭豬,生豬賣的價格是每斤7元,相比2月份下降了一半,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六成以上,賣一頭豬虧了七八百元。
豬肉價格為什麼連續下跌?
豬價持續深跌,可從供給和消費兩方面看。供給增加、消費低迷,導致生豬和豬肉價格連續回落。
從國內供應看,生豬出欄量連續3個月同比激增,超過了今年春節消費高峰期。5月份至8月份,全國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均明顯高於消費高峰期的1月份,且同比增幅持續增加。8月份,全國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同比仍大幅增長97.5%,成為自2020年以來屠宰量最高的月份。而通常情況下,這幾個月都是生豬出欄量相對較低的月份。
從進口看,豬肉等肉類進口量大,價格保持低位。雖然自4月份起,我國豬肉進口環比開始下降,但月進口依然保持在30萬噸以上。今年前7個月全國豬肉進口累計達266萬噸,同比增長3.9%。鑑於8月份豬肉價格並未出現預期中的上漲,進口貿易商開始看跌後期市場,豬肉凍品價格下調到每噸10000元至15000元。
從消費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8月份豬肉消費需求提振有限,未能像往年一樣出現豬肉消費的季節性有效增加。屠宰企業鮮肉銷售率上年同期保持在90%以上,當前維持在70%至80%。
生豬產能供應上來了
全國生豬價格連續6週迴落,豬肉價格連續8週迴落。
價格降低的同時,養殖成本還在升高。9月10日-9月16日,國內一批飼料企業宣佈飼料漲價,漲價範圍包括豬料、禽料、水產料等多個品種。近期,丹稜正邦、大北農等多家企業宣佈飼料漲價25-100元/噸。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在近幾個月內已宣佈過漲價。
“歸根結底還是生豬產能供應上來了,導致價格走低。”專家表示。本輪豬週期的豬肉價格隨著生豬價格同步上漲,2020年2月第3周攀升到每公斤59.64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漲幅達164.5%。同時,生豬生產從嚴重滑坡到基本恢復大約用了一年半多的時間,這也是從後備母豬補欄到生豬出欄上市的最短自然生產週期。豬肉價格從最高點回歸正常用了16個月時間,比前幾輪“豬週期”縮短了6個月。
價格出現適度波動是市場調節資源配置的一種表現,像全球主要養豬國家也都有“豬週期”,但是一旦出現價格大起大落、大漲大跌,就會對養豬行業,甚至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所以要讓豬肉價格儘量波動平緩一些。
這些措施,穩定豬肉價格
價格“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民”,減小价格波動幅度,加強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才能實現穩定的產品生產供應。
針對近期生豬價格持續偏低的情況,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7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掛牌收儲5萬噸豬肉儲備,近日已啟動年內第二輪收儲工作,此輪收儲持續時間會更長、規模會更大,第二輪第一批收儲工作即將開始。據初步統計,17個省份已開展或啟動收儲工作,其他地方也將在四季度開展收儲,各地收儲總數量明顯增加,力度明顯加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個月,隨著收儲“託市”效果逐步顯現,疊加秋冬季和兩節豬肉消費趨旺、需求增加,生豬價格可能會逐步有所回升。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密切跟蹤監測能繁母豬補欄、生豬存欄出欄變化與豬肉價格走勢,加強分析研判;並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採取進口調節等跨週期措施,促進生豬市場平穩執行。
面對“豬週期”,養殖企業向哪走
進入下行通道的“豬週期”引發了是否會有行業洗牌的擔憂。價格的持續下行,讓養殖企業的擴張步伐慢了下來。而長期來看,生豬養殖企業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除了“賣不上價”的終端產品,飼料價格的上漲,也讓成本壓力的閾值提升。在解決之道上,有專家將方法指向了提升科技、降成本。
既防“肉貴傷民”,又防“肉賤傷農”,專家表示,每輪豬週期都會帶動行業洗牌,過快擴張企業可能會面臨資金流動壓力,成本競爭力高的企業將在競爭中發展壯大。因此,養殖企業在調整生產節奏的同時,應加強產業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的科技競爭力,以保障未來可持續發展。
專家認為,成本偏高、擴張過快的企業可能會在豬價下行週期存在經營的穩定性問題,如果企業開拓下游屠宰深加工以及豬肉及製品營銷網路,這種型別企業未來具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單純依賴養殖端的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綜合來看,養殖企業還要透過提升科技和資訊科技的掌控能力,達到提升生產效率、平抑成本來對沖當前的風險。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新悅 整理報道 資料來源:央視財經頻道 證券日報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