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在家做菜的時候,開炒之前,我總會搞點“小動作”。

把鹽盒拿的近一點,開啟醬油,醋和酒的蓋子,把熗鍋要用的蔥花放到鏟子裡。

就是這麼一點小動作,就讓我從手忙腳亂的菜鳥,變成有條不紊的老油條了。

剛進廚房學做菜的時候,我有很多“惡習”,油熱了才想起來沒切蔥花,鍋熗香了才想起來土豆絲還在水裡泡著。

找醬油找不到,隨手放成了醋,做完菜不趁著熱乎洗鍋,著急忙慌放鹽,不是多了就是少了,還能撒一臺面。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三杯雞

一個優秀的習慣,能成就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個的壞習慣,就是把人拽入深淵的魔爪。

做人是這樣,做菜亦如此。

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們,長年累月的堅持下來,成為一個個優秀的習慣,當他們發生質變的時候,會還你一身華麗的廚藝。

作為一個有師父的廚子,我是幸福的,好多習慣是學廚的時候,師父硬逼著我養成的。

一開始我還不理解,甚至反抗過。被老痞廚的大腳踢了無數次屁股以後,終於發現,這些習慣,真香……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做菜別太單純

為什麼老有人說廚子“壞”,是因為被廚藝反噬了。

廚子可以單純,但是廚藝不行。

以前的文章裡,我常說烹飪是做五味的調和,其實吧,光調和還不夠,還要做味道的堆積

味道的玄妙在於他看不見摸不著,他的神奇在於味道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加一大於二的關係。

在廚房待久的人,慢慢的都會悟出這個道理。

“二”這個字,是很多廚師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油可以放兩種,醬油可以放兩種,醋可以放兩種。

油可以放兩遍,醬油可以放兩遍,醋可以放兩遍。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芽菜燒肉

“兩種”

我常說,師父退休以後家裡的調料,只有醬油,醋,酒,糖,鹽。

但我沒說的是,他家的醬油有生抽,老抽,甜油,豉油等等。

他家的醋,有陳醋,米醋,甜醋,白醋,蘋果醋等等。

也沒說,老爺子的酒有黃酒,白酒,啤酒,花雕酒,米酒,甚至國外的清酒,白蘭地他也用。

調味料裡,就單拿生抽來說,品種甚至幾十種,沒有哪兩種是完全一樣的。

會因為原材料的產地,發酵的氣候,師傅的手法等等的不同,產出不同的風味。

沒有人能博覽眾長,調味料也一樣。

有的醬香味足,有的醇香味好,有的注重提鮮,有的調色紅亮。

廚師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擺在眼前,該誰登場了,拿起來倒鍋裡。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鍋包肉

我把油分成了兩種,內向的油和外向的油

我們常用來炒菜的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甚至花生油,他們的香味內斂單一,不太張揚,算是內向型的。

花椒油,辣椒油,料油,蔥油,豬油,蝦油,芥末油,甚至芝麻油,他們的香味辨識度高,熱情張揚,屬於外向型。

做菜的時候,按照一個內向一個外向的搭配方式,都會在香味上有意外收穫。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雪菜豆芽

我的一個四川同事,隨便煮碗麵條都特別香。

他告訴我,涼油下花椒,炸香撈出,再加點普通油炒雞蛋,雞蛋炒香加熱水,燒開以後下麵條,加點鹽,醬油,胡椒粉調味就行。

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為了彰顯我的廚藝,越是小菜,我越下功夫。

土豆絲提前焯水,鍋裡放普通油和香油,溫度一上來,香味就能出來。

花椒,蔥花,蒜末熗鍋,倒一點醋進去烹香。

土豆絲下鍋翻炒,鹽,糖,胡椒粉,生抽調味,全程大火讓味道融合,出鍋前再點一點醋,揮發醋酸留醋香。

一嘬蒜末,一點香油,一兩個翻勺出鍋,上桌以後等著朋友們誇獎就是了。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兩次”

味道的堆積,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可以是同類多種,也可以是同類多次。

等廚藝再上一個臺階以後,也可以是同類多種多次。

在以前的文章裡,多多少少都提過“多次”這事兒。

例如放鹽,為了讓味道正好,可以少量多次加。

例如醋溜,多次放醋,少量酸入底味,少量酸出香味。

前面炒土豆絲的例子裡,一開始放了香油,臨出鍋又放了香油,第一次是複合香,第二次是香味排頭兵。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扣肉

多次這件事,最有代表性的是醬油的兩次法。

關於醬油這個調味界的大BUG,我寫了很多篇跟蹤報道,我把有代表性的文章連結放在文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今兒就只說“醬油兩次法”。

醬油的本味,“醬,醇,鮮,甜,鹹”,各個都是受人追捧的味道,但這裡面的味道,想要激發完全,是有衝突的。

醬和醇像是我這樣的粗懶人,沒人拿錐子在我後面攮,我都懶得跑。

高溫就是刺激他們揮發的錐子,尤其是直接烹進油裡,效率最高,醬香和醇香一激靈就會全部跑出來。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菠蘿牛肉

鮮和甜,就好比溫婉細膩的女子,一個鞭炮就能嚇哭的那種。

鮮味的具體物質多來自穀氨酸鈉,尷尬的是,穀氨酸鈉最怕高溫。

超過120度以後,穀氨酸鈉變為焦穀氨酸鈉,毒性是沒有,但失去了鮮味。

提供甜味的糖類,在烹飪圈裡,有兩個著名的反應,美拉德反應和焦化反應。

他們各自的代表作是蛋撻和糖色,美拉德還可以,不會產生苦味,但焦化反應過頭的話就是焦苦。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所以,為了鞭策醬和醇,把他們扔進油鍋裡的時候,醬醇是挺直腰板了,但鮮和甜早就嚇哭了。

基於這樣的原因,醬油建議放兩次,一次高溫,激發醬香醇香,一次“低溫”,增加鮮甜。

前面的土豆絲裡,還隱藏著一個“二”,剛開始已經用蔥蒜熗鍋了,臨出鍋又放了一次蒜,用的是“倒熗鍋”的手法。

“二”這個字,是個約數,不一定是兩次,有可能是三次,四次,但絕不是一次。

“二”後面跟著的,是“次”,是“種”,是“類”。

把單一變成多樣,把平面拉伸成立體,在戰略層面,把烹飪從一變到二,菜品味道自然會甄香馥郁,層次分明。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用水泡

可能是因為我們北方人喜歡泡澡的緣故,進了廚房,我也特別喜歡給食材泡澡。

泡菜,這個泡菜不是那個泡菜哈。

就是單純的,把新鮮蔬菜泡水裡。

我們知道,蔬菜是單株的生命體,即便是買回家,在冰箱裡冷藏一段時間後,他仍舊是活著的。

植物除了光合作用消化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之外,還有蒸騰作用,他們用根把水分從土地裡吸收,向上送給葉片再蒸發到空氣中。

我們常買的綠葉菜,像菠菜,小白菜,香菜等等大部分都是整株購買。

因為他們的蒸騰作用,水分流失很容易蔫巴。在食用之前泡在水裡一會兒,很快就能恢復生機,畢竟算是久旱逢甘露呀。

殘忍一點呢,製作冷盤時,想讓他們更脆,就把他們放在冰水裡。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泡肉,尤其是血水較多的紅肉。

肉的腥味來源,大部分是殘存的血水和組織液。

為了保持完整形態,又要讓血水儘可能排除,泡水算是最佳方法。

大塊的牛羊肉,豬肉的貼骨部分,被皮包裹的雞鴨肉,都適合用泡的方法。

分子是運動的,而且運動速度和溫度相關。

浸泡的時候,處在室溫狀態下,分子運動較慢,泡血水需要較長時間。

用泡的話,就提前一點,這頓飯吃完,泡下頓飯的肉。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竹香雞

泡香料,製作料油,或者滷肉燉肉的時候,需要相對較多的香料,這時候最好把他們也泡一下。

目的很簡單,第一可以去除雜質,給香料洗澡。

二來讓香料吃水,在後面炒或者炸的時候不容易糊。

經過泡以後,水分進入香料內部,炸的時候溫度升高,熱脹冷縮的緣故,水的體積會變大。

“撐開”了香料的內部空間,同時又因為有水的存在控制溫度的上限,這樣就能給香料味道的激發預留了充足的空間和時間。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用來泡別人的水,也能成為香餑餑。

水可是有海納百川的肚量的,他能承載很多味道。

泡香菇的時候,香菇水中的鳥苷酸含量很高,直接的利用率甚至超過了香菇本身,這就是香菇水一定不能扔的原因。

當然了,泡牛肉的水就別要了,那增腥的效果也是驚人的。

基於這樣的原因,聰明的廚師就發明了蔥姜水,蔥姜酒水,蔥姜花椒水等等。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鹽水蝦



囉嗦點

優秀的表達,追求的並不是行文的流暢,而是高階的停頓。

喜歡看我文章的人,大部分是廚藝愛好者,但還有一部分人不愛下廚,僅僅是覺得我的文章讀著舒服。

這裡面的大部分朋友說初讀我的文章,會有一點彆扭,因為我的標點符號和頓句用的有些奇怪。

但讀熟以後再去讀別的文章,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寫文的時候,我會刻意的在某些地方新增標點,為了讓大家的思路有一絲停頓,從而去思考。

其實做菜更是這樣的,別總追求一氣呵成,囉嗦一點,很有必要。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烤魚

炒個葷菜,醃肉的時候,我就挺囉嗦的。

先放鹽,胡椒粉,醬油和酒,用手抓呀抓,感覺幹了還會加點水,抓到肉發黏了才放過他們。

然後放澱粉,再繼續蹂躪他們。

然後放油,再抓一次。

用我老婆的話說,平時挺利索,進廚房就囉嗦。

就拿醃肉來說,囉嗦一點並無壞處,前面是味道的調料,讓味道和水分進去。

澱粉是用來鎖住水的,得水進去才能鎖吧。

油是二次保護,幫助鎖澱粉,總得等澱粉就位才能鎖他吧。

“泡水、分步、等味道”,這三個烹飪習慣,會提升廚藝


糖醋里脊

很多人看到的廚師都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操作,甚至是手腳並用的快刀斬亂麻的架勢。

真正的廚師,其實一個比一個囉嗦,一個比一個墨跡。

外行只能看到快,內行才能感受到慢。

很多時候,廚師們必須給味道留出空間和時間的。

最近網上有一個很火的東北廚師,做冷盤用油呲了辣椒以後,要蓋上蓋子等一會兒,等什麼?等味道回落,落回食材上。

我以前常說,做紅燒肉,大火燒開以後煮十來分鐘再轉小火。

這十分鐘幹嘛?給肉上色,讓多餘的腥味揮發走。

做燜面,大火上氣,蓋蓋子,小火4分鐘,湯火4分鐘,小火2分鐘,關火前大火20秒,關了火再等5分鐘。

這五分鐘在等什麼?開火蒸汽帶著味道向上走,關火蒸汽帶著味道向下走。

滑肉絲,煎魚,下鍋不能立刻動,等表皮熟化再動他。

囉嗦一點,是在把細節放大,細節放大了,味道才能放大。


羅裡吧嗦的又寫了這麼多字,給能耐心看完的朋友,說上一聲感謝。

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記得點選關注,別錯過後面的更新。

醬油的文章連結:

淪為“液態鮮味劑”的生抽,毀了醬油千年的美名

我用蔬菜熬出了“複製醬油”,做菜突然好吃了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2-05

相關文章

土壤微生物學家陳文新院士病逝!7天內我國已送別4位院士
據中國科學院10月8日訃告,該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陳文新,因病醫治無效,10月7日在京逝世,享年95歲.南都記者獲悉,遺體告別儀式定於9日上午10時30分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 ...

神經學家探討新冠與“腦霧”、記憶喪失和痴呆症之間的聯絡

神經學家探討新冠與“腦霧”、記憶喪失和痴呆症之間的聯絡
羅格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將考察COVID-19是如何在一些與認知有關的領域影響個人的,包括記憶喪失."腦霧"和痴呆症."許多從輕度或中度COVID-19中恢復的人注意到思維 ...

梟龍戰機出口阿根廷,英國新外長上臺,曾叫囂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

梟龍戰機出口阿根廷,英國新外長上臺,曾叫囂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
梟龍BlockIII原型機,當前巴基斯坦已經開始了總裝 近日據媒體報道,阿根廷國防部已向議會提交了2022年的國防預算草案,其中將斥資6.64億美元採購12架"梟龍"戰鬥機.然而隨 ...

58歲數學家施皖雄去世,曾為解決龐加萊猜想做出基礎性貢獻

58歲數學家施皖雄去世,曾為解決龐加萊猜想做出基礎性貢獻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施皖雄 資料圖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會方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校友.數學家施皖雄博士於美國東部時間9月30日晚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去世,享年58歲. 施皖雄,福建泉 ...

1981年宋慶齡病逝,遺物裡發現一張有摺痕的小紙片,工作人員動容

1981年宋慶齡病逝,遺物裡發現一張有摺痕的小紙片,工作人員動容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病逝於北京寓所.幾天後,她的骨灰被專機空運至上海,葬於萬國公墓.葬在父母身旁,是她生前的要求.對於這位20世紀傑出的女性,全國人上下以下半旗的形式悼念. 喪事辦完,工作人員 ...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是在英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龍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是在英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龍
據外媒報道,在英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龍被命名為Pendraig milnerae,以紀念2021年8月去世的開拓性博物館科學家Angela Milner. 這種小型肉食性恐龍生活在2億多年前(現在的 ...

“夏娃理論”遭質疑,人類並非起源於非洲?中國發現的化石是關鍵

“夏娃理論”遭質疑,人類並非起源於非洲?中國發現的化石是關鍵
綜述 人類的起源一直是被世人所探究的問題.不僅是今天的學者和科學家們,就算是在上千年前對於世界認識還不全面的古人,也對此有著眾多的猜想. 而在非洲,他們認為有個叫做喬奧克的創始人創造出了人類,並且因為 ...

百年學會與黨同行 丨中國解剖學會:千錘百煉與黨同行 一往無前瀝血披心

百年學會與黨同行 丨中國解剖學會:千錘百煉與黨同行 一往無前瀝血披心
編者按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之際,中國科協網開設"百年學會與黨同行"欄目,選取9個擁有百年曆史的全國學會,展現百 ...

共和國7天內痛失4位院士 張涵信、李正名、葉可明、陳文新個人簡歷
10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陳文新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10月1日至7日,張涵信.李正名.葉可明.陳文新四位院士相繼離世.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 ...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平庸一生彷彿成為了一種常態,但還有一小部分人的人生以平凡作為開端,以璀璨落幕,其中有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則是香港富豪.著名的"領帶大王"--曾憲梓. 曾憲梓出生於廣 ...

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季維智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季維智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近日,歐洲科學院公佈了2021年的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季維智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 ...

新鳳霞逝世十年後,兒子吳歡回憶稱:周總理也曾誇我媽漂亮

新鳳霞逝世十年後,兒子吳歡回憶稱:周總理也曾誇我媽漂亮
圖|新鳳霞<劉巧兒>劇照 前言 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曾被老舍讚譽為是"共和國美女". 新鳳霞究竟有多漂亮呢? 在她去世十年後,兒子吳歡參加一檔節目是,就曾提到過 ...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火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挪威科學院院士紛紛到訪這所高校
作為新中國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西南石油大學自建校以來,廣納賢才,開拓創新,耕耘出備受矚目的累累科研碩果.進取中的西南石油大學從未停止自己求學問路的腳步,頻頻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交流講學,為在校師 ...

復旦張文宏/張穎共同通訊論文被撤稿;7天內痛失4院士|一週動態
整理|袁小華 聚 焦 復旦張文宏/張穎共同通訊論文被撤稿 近日,由復旦大學教授張文宏.張穎為共同通訊作者的文章被撤稿.該論文其他6位作者均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任科主任. 上述論文20 ...

殷鴻福院士:一顆紮根地學的“金釘子”

殷鴻福院士:一顆紮根地學的“金釘子”
他為了找尋國家最需要的煤和鐵,毅然地走上地質的道路:他將"問道爭朝夕,治學忌功利"奉為治學精髓,甘坐十七年"冷板凳":他不忘初心,為國內地質學教研接軌國際作出了 ...

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大哺乳動物有多大?體重超過四頭大象,還曾穿越青藏高原
作者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展覽部主任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劃過天際撞向地球,結束了恐龍對陸地的統治. 災難之後,廢土之上,劫後餘生的動物們開始了漫長的恢復.其中,哺乳動物憑藉自身 ...

GCA:新特提斯軟流圈的不均一性及再迴圈的古老大洋地幔

GCA:新特提斯軟流圈的不均一性及再迴圈的古老大洋地幔
劉通等-GCA:新特提斯軟流圈的不均一性及再迴圈的古老大洋地幔 軟流圈是地球內部一個"承上啟下"的圈層.軟流圈地幔在大洋中脊被動上湧而發生減壓熔融,形成的熔體向上抽取進入岩漿房並經 ...

紀錄片披露:錢學森在美國曾遭受13天非人折磨,一度失去語言能力

紀錄片披露:錢學森在美國曾遭受13天非人折磨,一度失去語言能力
"欲歸(國)不得 心急如火 --" 1955年 一封來自美國的求救信 被輾轉送到周恩來手中 寫信的人是錢學森 而此時的他已被美國政府 拘留長達五年之久 錢學森回國 為何如此艱辛? ...

歸國學子推動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歸國學子推動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批在文科領域學有專長的留學生,克服困難回到祖國,積極投身祖國建設,推動新中國文教事業的發展.一部分名望卓著的專家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學部委員,還有部分 ...

1987年,鄧小平為何緊急任命74歲的洪學智,讓他去中央軍委工作?

1987年,鄧小平為何緊急任命74歲的洪學智,讓他去中央軍委工作?
1987年11月18日上午,解放軍後勤部部長洪學智剛上班,就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通知:立刻前往景山後街鄧小平同志住處開會. 之所以說這個通知奇怪,一來軍委開會一般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很少有當時通知當時開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