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發作時,以安和五臟,疏肝調氣為法,自擬五臟安和湯。方中柴胡、龍骨、牡蠣入肝膽安魂魄;五味子、百合、龍眼肉、天冬入心肺斂神養營;茯苓、蒼朮化痰健脾;遠志交通心腎,使五臟安和,元神得養。
躁狂發作時,當辨狂之虛實,實狂宜下。治宜從心肝胃論治,瀉火為先,而或痰或瘀,察其甚而兼治之。常予大劑三黃瀉心湯、龍膽瀉肝湯加減徑直折火,夾痰合滾痰丸,夾瘀合癲狂夢醒湯、抵當湯等。
虛狂則需細辨陰陽之偏頗,若陰虛夾火而狂,當壯水制火,以甘寒之劑降熄,佐之甘溫;若虛陽浮越,當潛陽補虛為治,以甘溫之劑退熱,佐之甘寒。
治療抑鬱發作時,以甘溫之劑平調五臟,若陰凝內聚明顯,則加淫羊藿、鎖陽等溫熱之品破陰復陽,陽長則神明。有研究表明,溫陽解鬱法能改善抑鬱症,可能與其具有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 HPA )軸的作用有關。同時強調,此時需加大白芍、山萸肉用量以制轉燥之勢。以苦寒之劑降瀉實狂時,待焰勢大減再酌添補益氣血之品,如生地黃、酸棗仁等,則熱得洩而氣血得生,髒氣不平轉鬱之虞可避。如此則陰陽轉換不滯,無太過不及之弊。
針灸強調“凡刺之要,必先治神”。治神是針灸的關鍵。
“引氣歸元”針法以氣海、關元、天樞、歸來為主穴,氣海、關元位居腎間動氣之處,施以補法能引虛浮之陽氣潛降。平補平瀉天樞、歸來能引導上下之氣,輔以五輸穴太沖、合谷助斡旋氣機。故治療抑鬱時,賴老師偏重於“引氣歸元”培元抑陰,輔以“通督養神”以瀉其實,使陰陽交合,髒氣平衡。
治療躁狂時,賴老師偏重於“通督養神”,以臟腑背俞穴及百會、前頂、後頂為主穴。常平補平瀉肝俞、胃俞、膽俞、心俞,甚則刺絡拔罐以瀉實火,安神定志。弱為虛狂,則配以“引氣歸元”。
參考文獻:李明珠,吳沛龍等.賴新生針藥結合治療雙相障礙經驗【J】.中醫雜誌,2019,60(4):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