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這是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提出的觀點。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分析中國史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近代的衰落只是一個意外,他正在努力的回到它原始的位置。
更有大量的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現在不是在崛起,而是在復興。
中華文明不僅僅是一個古老的文明,也是唯一延續下來的古文明,再來看看歐洲那塊兒,總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就比咱們國家稍微大一點兒,而其中426萬平方公里還是人家俄羅斯的地盤,也就是說剩下的590萬平方公里被劃分成了47個國家和地區。
為什麼歐洲就不能像我們一樣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呢?我們現在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歐洲不能像我們一樣統一。
黃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戰,導致無數的部落煙消雲散,而殘存的部落也徹底失去了獨立性,成為了皇帝旗下的一員,這是中國文明的開端,也是中國大一統的起點。
黃帝之所以能夠達成這一壯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位置,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正是華北平原,雖然也有山峰和河流,但是都不能算得上是天險。好在以前人類的交通基本靠腿,如果沒有一條平坦的路,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白日做夢,你再看歐洲那種四仰八叉的地方,在以前那種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落後的時代,很難出現一個龐大的國家,唯一一次就是羅馬帝國。
但是羅馬帝國結束之後,你看歐洲就再也沒有統一過。所以地理因素就是古代歐洲為什麼一直沒有統一的原因,我們都覺得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
方圓幾千裡的幾千萬人說著同樣的語言,讀著同樣的書,興奮著同樣的信仰,這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歐洲人就怎麼也想不明白,因為地理因素,歐洲無法統一,那為什麼到了現代,打了一戰和二戰,歐洲還是沒有統一呢?
這就是雙方思想根源的緣故,西方人推崇民族主義,相同的血緣和來源的族群屬於同一個民族,而一個民族可以成立一個國家。西方他這種民族主義特別強,民族和民族之間的劃分就很清晰,所以在歐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劃分就會更清晰。這種清晰的尺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保護了自己的國家,但是也在某種程度上阻止了民族大融合。
我們再來看一下華夏文明,在古代,天下這個概念要比國家更深入人心,那麼天下究竟是什麼呢?
史記,五帝本紀裡記載,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詩經裡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漢帝國說,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說白了,就是大氣層以下都是天下,壓根兒就沒有邊界。所以我們能夠做到民族大融合。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就是沒有信仰,包括很多本國人也覺得我們是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其實我們是有信仰的,只不過我們不像西方那樣信仰上帝,相信佛祖之類的神,我們的信仰是我們的祖先,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不會像西方人那樣感謝上帝,而是感謝祖宗保佑。
比方說皇帝自勉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治不好國家有何顏面見列祖列宗。我們就特別講究傳承的概念,西方的很多學者說中華文明的根很模糊,他們認為模糊的原因就是不理解什麼叫民族大融合,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很早以前有很多優秀的文明,我們更講的是大中華文化圈,你問華夏的根源在哪兒?歷史書和文學作品都會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對吧?
中國的國號不管怎麼改,不管唐宋元明清怎麼叫,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是創新,全部都是名族的傳承,哪怕是蒙古族統治下的元朝,還有滿族統治下的清朝,都要強調自己是繼承。
所以不論中華文明遇到什麼打擊啊,這種繼承的信念都在人們心裡,總會有崛起的一天。
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五代十國,你想要長存的唯一方法就是一統天下,繼承炎黃。我們翻看這些戰亂時代,各種事例寫的歷史書就可以看出來,每一個國家都說自己是正統,每一個國家的皇帝都是承天命,每一個國家打贏另一個國家都叫收復,因為天下本身這些信念已經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
放眼全世界,哪一個國家能擁有這樣強大的信念,所以中國能夠如此長存,是必然的。
西方式國家誕生文明,而我們是文明誕生國家,所以說中國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這句話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所以這個世界上誰也不可能滅得了我,而我們的崛起也是必然。
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麼我們的使命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文明自誕生起,炎黃傳承的法統,秦漢打造的精神先賢,傳承而來的國家以及包容永珍的天下理念,這套初始神裝共同構成了中國,註定了我們不可能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