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家有關部門頒佈檔案規定,除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外,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全部免費開放。為引導和支援地方重要博物館向國際先進行列邁進,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於2009年啟動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經對全國博物館進行評估,最終明確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8個博物館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館。這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均處於中國歷史發展和文化旅遊的核心地帶,是展現中華文明、反映中國文化價值,並具有一定國際水準的博物館。
以下就對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五——陝西曆史博物館的40件重要館藏文物(上)進行介紹。
1.商獸面紋四足鬲
鬲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的一種炊煮器,圓口,三空心足,最早為陶製,到了商周時期出現了許多青銅製造的鬲。這件鬲高22.8釐米,口徑21釐米,腹深16釐米,紋飾清晰,鑄造精美,四足上各有一變形饕餮紋,饕餮的眼睛採用高浮雕手法,裝飾效果極強。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龍頭鎮,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件四足銅鬲整體造形奇特,紋飾清晰,鑄造精美,是鬲中的特例,在青銅器中僅此一件,是商代中期青銅珍品,彌足珍貴。
2.西周旟(yú)鼎
此鼎通高77釐米,重78.5公斤,為立耳,三柱足,口沿下方飾有獸面紋,地襯細雷紋,耳外側飾兩條蟠龍。鼎內壁共鑄銘文四行,28字,大意是說:某年八月初,王姜將原賜予師櫨的土地收回,轉賜給旟,旟便做此鼎紀念。銘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土地佔有制形態。1972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楊家村,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旟鼎承襲商代圓鼎風格,造型敦厚雄偉,紋飾莊重神奇,所刻銘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貴的歷史及藝術價值,加之鑄刻時代明確,被公認為周康王時的標準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時期的青銅重器,國寶級文物。
3.西周淳化大鼎
此鼎通高122釐米,口徑83釐米,重226公斤。平沿方唇,上有兩立耳,腹壁較直,與三足相對應。鼎腹中部加飾三環狀耳,環耳作立獸狀,三足呈柱足狀,上粗中細,下轉蹄形。鼎耳外側飾有相向的龍,均以細雷紋填地。口沿下鑄有兩兩相對之夔龍六條,中間隔有一道短扉楞。夔龍捲尾、一足、圓目突起,張口卷唇。短扉則似兩條相對夔龍之鼻,形成饕餮紋。其下增設圓雕牛首,牛的曲角翹起。鼎耳外側各鑄兩條相對夔龍。腿上部浮雕獸面,怪獸曲角突出器外,巨耳利爪,列嘴似噬。1979年出土於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史家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鼎形制渾厚,造型生動,紋飾奇偉,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是腹壁上鑄有三個半圓形大耳,這種形制的銅鼎為特例,至今僅見此一器,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最重者,也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圓鼎之一,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佈和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重要資料,國寶級文物。
4.西周外叔鼎
此鼎通高89.5釐米,口徑61.3釐米,重99.25公斤,兩直耳,三柱足,口沿外折,腹較深,底部平闊,下腹大於上腹,足跟加粗,出短扉,並飾以獸面,其下以弦紋四道束腰,足下端略外移作蹄形。耳外側各飾兩條相對的虎紋,口下飾垂冠回首的龍紋四組。內壁鑄有“外叔作寶尊彝”六字。1952年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青化鎮丁童家村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鼎造型莊嚴典重,形制雄渾,裝飾風格樸素而不失華美,器體之大僅次於大盂鼎和大克鼎,是青銅時代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國寶級文物。
5.西周多友鼎
此鼎通高51.5釐米,腹徑50釐米、深31釐米,重35千克,為半球形體,器腹較深,蹄足,裝飾花紋簡單,僅在器腹上部裝飾兩道弦紋。多友鼎造型普通,半球形體,立耳環底,器腹較深,三隻蹄形足,是三足鼎最為基本的形態,除造型簡單之外,銅鼎表面沒有裝飾精美的紋飾。腹內壁鑄銘文22行279字,記載了西周晚期周曆王時期反擊獫狁侵犯的一場戰爭,在西周金文作品中可稱長篇鉅製,其筆意從容穩健,曲線美消除了力的鋒芒,結體和佈局都相當講究,為典雅美中的上乘之作,堪稱一時之楷式。198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下泉村,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鼎銘文結構凝練,字跡秀麗,其規範、整齊、典雅之美足資學習借鑑,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中的重要篇章,是建國以來陝西地區出土銘文最多的青銅器之一,對於研究匈奴史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民族關係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國寶級文物。
6.西周五祀衛鼎
此鼎通高36.5釐米,口徑34.3釐米,腹深19.5釐米,重11.5公斤。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較淺。口沿下裝飾一週雷紋填底的竊曲紋。鼎腹內鑄銘文207字,銘文大意是講西周恭王五年正月,一個叫裘衛的人向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宰輔官員告發,他和鄰人邦君厲之間發生了土地糾紛。經過一番詢問之後,在邦君厲同意償付並有誓言的情況下,經三有司(司徒、司馬、司空)和內史實地勘察、劃定地界,裘衛以“田五田”,交換邦君厲靠近兩條河川的“田四田”,而了結了官司。1975年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董家村青銅器窖藏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鼎是“裘衛四器”之一,鼎腹內鑄銘文207字,記載了裘衛和邦君厲交易土地的事情,是研究西周中期社會經濟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對史學界和法學家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也是判斷西周中期青銅器的標準器,非常珍貴,國寶級文物。
7.西周牛尊
此尊通高24釐米,長38釐米,腹深10.7釐米,通體以雲紋和夔龍紋裝飾,身軀渾圓壯實,四足粗壯有力,伸舌作流,背開方口設蓋,蓋鈕為一立虎,蓋與牛背以環鈕相連,可隨意開啟而不脫落,腹背及足部滿飾雲紋和夔龍紋。此尊構圖疏朗,莊重大氣,與商末周初青銅器上神秘怪誕的裝飾風格截然不同,給人以強烈的藝術美感和容易理解的親切感。整體造型在不失生物形態的情況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個部位實現了酒器的實用功能,使其既實用又美觀。1967年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賀家村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尊是模仿牛的形象鑄造的酒器之一,雖然鳥、獸等仿生題材的青銅器在西周中期較為常見,但是這件牛尊卻獨具匠心,整體造型簡練,手法誇張,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為西周青銅藝術之精品,國寶級文物。
8.戰國秦杜虎符
此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興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母會符,行毆”。虎符“右在君,左在杜”,字型為小篆。從記載可知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把持軍權都實行了類似的制度,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戰國時期虎符調兵遣將制度的歷史。1973年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儲存完好,特別是40個錯金字,做工精緻,筆畫優美,反映了中國古代錯金工藝的高超水平。
9.戰國鹿形金怪獸
這件黃金製成的奇怪動物,通長11釐米、高11.5釐米,重257克,純金質,捶揲成型,立體圓雕,腹下開口,體內中空,錶殼較薄。之所以被稱為怪獸,是因為它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身體似羊、嘴似鷹、角似鹿、蠍形尾,四蹄立於花瓣形託座上。根據金怪獸底盤上的小孔,學者們推測可能是匈奴族首領帽上的冠飾。1957年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納林高兔戰國晚期匈奴墓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件金怪獸的造型獨特,顯示了創造者豐富的想象力,體現出工匠們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是目前僅見的一件圓雕的勾喙蹄足神獸,代表了匈奴王時代金屬製造工藝最高水平。
10.秦青銅雙龍
這件銅雙龍的龍體中空,頭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張口,身飾魚鱗紋,尾盤卷為中空的錐體。這件青銅龍是戰國時期秦國或秦代的遺物,大多數專家認為其應是巨型樂器的底座。有關專家先後在《禮記集解》卷三十一的《明堂位第十四》、《考工記》、《史記·秦始皇本紀》、《三輔黃圖》等典籍中找到佐證,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後,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陽,鑄編鐘,置宮廷中,高三丈,鍾小者皆千石也。1994年西安公安局追繳,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器龍體分鑄焊接成型,形體巨大,是大一統的秦帝國巔峰時期的作品,見證著秦帝國的強盛,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11.西漢皇后之璽玉印
此玉璽高2釐米,邊長2.8釐米,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璽印面為正方形,上雕一隻螭虎形象做紐,四面刻有云紋,印面篆書“皇后之璽”四個字,書體流暢,刀法自然嫻熟,可見當時的篆刻藝術已達到了高超的水平。其發現地點距漢高祖與呂后合葬墓長陵僅1000多米,經考證印的主人即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1968年陝西省咸陽市韓家灣鄉狼家溝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玉璽玉質溫潤潔白、有著凝脂般的光澤,極具觀賞性,是西漢第一任皇后呂后的玉印,也是目前發現的漢代等級最高的玉璽,國寶級文物。
12.西漢鎏金鋈銀銅竹節燻爐
此燻爐通高58釐米,口徑9釐米,博山形,由爐體、長柄、底座分鑄鉚合而成,爐體下部雕飾蟠龍紋,底色鎏銀,龍身鎏金,爐體上部浮雕四條金龍,龍首回顧,龍身從波濤中騰出,線條流暢,造型奇妙。整件燻爐被分為三個裝飾區域,共有九條龍裝點其間。“九”在我國古代象徵最高的數字,是皇權的一種體現。此爐口外側和圈足外側刻有銘文,記其原為未央宮物,後歸陽信家,應是漢武帝賜給陽信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的賞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咸陽興平市茂陵陽信長公主墓,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件燻爐通體鎏金鋈銀,精雕細鏤,是珍貴的漢代宮廷用物,是西漢時期最為精湛的博山爐之一,也是一件至為罕見的藝術精品,國寶級文物。
13.西漢鎏金銅蠶
此鎏金銅蠶高5.6釐米,腹圍1.9釐米,出土於石泉縣,據《石泉縣誌》記載,此地古代養蠶業就很興盛。漢代的養蠶繅絲業達到高峰。大的作坊,均為官府經營,織工多達數千人,絲織品顏色鮮豔,花紋多樣,做工極為精緻。西漢絲織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能途徑西亞行銷中亞和歐洲,中國通往西域的商路以“絲綢之路”馳名於世界。鎏金銅蠶全身首尾共計九個腹節,胸腳、腹腳、尾腳均完整,體態為仰頭或吐絲狀。1984年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前池河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件鎏金銅蠶製作精緻,造型逼真,是國內首次發現,可謂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紐帶作用的標誌,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養蠶繅絲技術和絲織品貿易在漢代中西貿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國寶級文物。
14.西漢彩繪雁魚銅燈
此燈通高54釐米,長33釐米,寬17釐米,造型為一佇立的銜魚水禽,水禽如雁,《說文·鳥部》記:“雁,鵝也。”《廣雅·釋鳥》雲:“鳧,鴨也。”古時鳧、鴨、鵝、雁之名相通,這些水禽常連類並稱,所以人們稱此燈為雁魚燈。雁額頂有冠,兩眼圓睜,頸長體肥,雁喙大張,回首銜魚一條。身軀寬肥,身體兩側鑄有羽翼,貼伏於軀體,短尾上翹,雙足並立,掌間有蹼,蹼大而平,以承載並穩定整個銅燈。兩燈罩可自由轉動,能調節燈光照射方向和防禦來風。雁腹內可盛清水,燈煙經雁頸溶入水中,可減少油煙汙染。通體裝飾華麗,施以漆彩,雁冠繪紅彩,雁、魚通身施綠彩、白彩,並在雁頸、腹用紅彩和白彩勾出翎羽。1985年出土於陝西省榆林神木市店塔村西漢墓,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燈造型美觀,裝飾華麗,顯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科學巧妙的設計體現出漢人的聰明才智和環保意識,集藝術、歷史和實用價值於一身,是漢代燈具中的傑作,是漢代青銅器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
15.西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這枚印章是由26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多面體,其中14個正方形印面上刻著規範的楷書陰文。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國之一、鮮卑族上層人物獨孤信,原名獨孤如願。印文的內容可分為三大類: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馬印”、“柱國之印”、“令”、“密”等;上書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書簡用印,如“獨孤信白書”、“信啟事”等。多面體印章使得這位身兼數職的獨孤信使用起來十分方便。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印文為楷書陰文,書法遒挺拔,有濃厚的魏書意趣,十四面印文內容不同,各有其用途,是研究北朝印璽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
16.北周安伽墓石榻
安伽墓是我國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粟特貴族墓,也是迄今為止發掘的北周時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擔任“薩保”這一特殊職務的墓葬。薩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來華貿易、定居人員,主持來華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動的官員。這件石榻長約2米,寬約1.5米,並且圍有石刻的屏風,故稱圍屏石榻。石榻上雕刻有豐富的繪畫,內容詳細而龐雜,涉及的範圍也包括了歌舞,祭祀,餐飲和涉獵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物、事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體現了當時畫匠高超繪畫藝術水平。墓主人安伽是粟特人,史書記載他曾經擔任過北周同州薩保,死於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2000年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鄉安伽墓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石榻雕刻精細,色彩豔麗,表現內容是中西文化的一種交流和融合的體現,為我們研究北周史、中西方文化交流特別是北周時期旅居中國的粟特貴族的服飾、文化、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以及葬俗等方面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國寶級文物。
17.唐武惠妃石槨
此石槨約2.3米、寬約2.6米,長約4米,總重量達27噸,為立體減底浮雕做法,為宮殿形狀石槨,結構由5塊槨頂、10塊廊柱、10塊槨板、6塊基座,共31塊雕刻有精美圖案的石頭組成,高其內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鳥獸等。此石槨主人為貞順皇后武氏(699年-737年),又稱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父恆安王武攸止,玄宗的表叔;母楊氏。武惠妃遺傳了姑祖母武則天的聰慧、陰狠,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唐玄宗追贈其為貞順皇后,葬於敬陵。2005年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大兆鄉龐留村貞順皇后敬陵被盜出土,後流失至美國,2010年歸還中國,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石槨造型精美,彩繪歷經千年仍十分鮮豔,是目前全國已發掘的20多座唐代墓葬中體量最大、反映內容最豐富、色彩儲存最好的,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從中可窺見大唐盛世開放和包容的氣度,是一件難得的唐代文物珍品,國寶級文物。
18.唐公主金冠
這件金冠高42釐米,重達800餘克,由綠松石、琥珀、珍珠、紅寶石、玻璃、貝殼、瑪瑙、金銀銅鐵等400多個造型各異的部件組成。而且很多金飾下還裝飾有藍色羽毛等,極盡華麗。此外,頭冠表面裝飾有燦爛的金片,有的金片上鑲滿了0.1毫米至0.15毫米的金珠。錘擊成型是鑄造金冠的主要工藝,錘擊工藝起源於西亞,唐代工匠大規模使用這種工藝,提升了金銀器的製作水平。這件金冠屬於唐高祖李淵的第五代後人李倕公主,死時年僅25歲,出土時已嚴重損壞,後重新修復。2001年陝西省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新校區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件金冠裝飾精美華麗,鑄造工藝高超,使用了鑄造、錘擊、金珠、掐絲、鑲嵌等工藝,代表了唐代金銀器鑄造的最高水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頂修復好的唐代金冠。
19.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此駱駝高48.5釐米,昂首直立。駝身為白色彩釉,頸部上下和前腿上部的長毛及尾部均塗以赭黃色。背上墊一塊橢圓形的藍邊毯子,上有駝架,架呈平臺形。臺上又鋪搭一塊長方形藍邊花格毯。平臺上坐有男樂俑七人,樂俑高11.5釐米。前面兩個樂俑一人捧笙,一人執蕭作吹奏狀。右側兩個樂俑一人彈琵琶,一人彈豎琴。左側兩個樂俑一人持笛,一人手拿拍板。最後一人手拿排蕭作吹奏狀。七個男樂俑中間還立有一個女舞俑,舞俑右手前舉,左臂後揚,作歌舞狀。1959年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駱駝造型雄健優美,舞俑、樂俑體態豐滿,形象生動,釉色鮮明亮麗,協調自然,雖經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時仍光彩奪目,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面製成,具有強烈的藝術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官吸引力,堪稱唐三彩中的極品,國寶級文物。
20.唐越窯五曲花瓣口秘色盤
秘色瓷是浙江越窯燒製的一種青瓷,釉色青碧、晶瑩潤澤,好似湖面般清澈碧綠。過去秘色瓷僅見於文獻記載,一直未見確鑿的實物,而且所記其燒造年代為五代時期。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13件越窯青瓷,經過《衣物帳》石碑記錄對照後得知,這些青瓷確為秘色瓷,至此人們才得以目睹到秘色瓷的真實風采。唐代詩人陸龜蒙《秘色越器》中的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秘色瓷所呈現出的悅目色澤。1987年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此盤形制規整,胎體較薄,淡青色釉均勻凝潤,光潔如玉,外壁仍留有原繪畫宣紙包裝的印痕,為唐皇室供奉,其發現揭開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紗。精美的質量,絕妙的燒造技術,堪稱古瓷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