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公眾號“書單來了”有一期主題是“該怎麼過這一生,不要在死亡面前才想清楚。”推薦了幾本有關書籍。
人未到老年,由於常常置身老人中間,對衰老、死亡有了很多的體會與思考,也有很多的迷茫與困惑。有意看了不少有關的書籍,比如《相約星期二》、《最好的告別》以及這次書單推薦的位於榜首的《你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 以期自己能以最好的心態面對每個人無法迴避的課題。
衰老讓人恐懼。特別是你看著那些吃了飯無所事事等著下一頓飯的老人,那些整年躺在病床上靠餵養或輸液維持生命的老人,更不要說重症監護室那些渾身插滿了各種管子的老人,心中肯定只有一個念頭:我不要這樣的老年!隨即你會悲哀地想到,自己的老年也許還不如他們。至少他們還有親人的陪伴或者時不時的探望,只有一個孩子的我們,年老會更加孤單、可憐。
我記得父親住院剩餘不多的日子,老人從春季的混沌中有點甦醒的跡象,症狀就是嘴一刻不停地訴說,可悲的是我一句也聽不清楚,不知他要表達什麼,我除了不住點頭,不知道該接什麼。看得出老人的急躁與不滿,他有時會瞪著空洞的眼睛,手指亂舞。我的內心也充滿無奈與悲傷,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在關心什麼、擔憂什麼。可他的話我聽不明白,我的話他更聽不清楚。我不得不握住他的手,輕輕搖搖,或者在他耳邊說:別操心,好好休息,好好養病。我的言語舉動起不到一點的作用,父親還是不知疲倦地訴說。我替他感覺累,更替所有的老人悲哀。
一晚與女友在醫院附近公園散步。談起父親的身體,我說:實事求是講,父親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受罪,可對子女來說,老人只要有一口氣在,都是一種心靈安慰。不是有那麼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換位思考,我是抱著一種順其自然的心態,父親在,我盡孝;真的走了那一天,我可能不會像當年母親突然生病離開那麼痛不欲生。
我不敢設想自己年老會怎樣,會以怎樣的方式離去。也許,正確的做法應該像“書單來了”編輯在書後推介的那樣:
我們普通人要正確面對死亡,就得更好地活著,從死亡中找出熱望。可勁地過,盡興地過,用自己的死,對自己的生負責,才不枉我們人世間走這麼一遭。
是死亡讓我們更加透徹地看清人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嘗試懂得生命真正的意義。死亡只有一次,無法預知,沒法彩排,有時它或許會等我們做好準備,有時又讓人猝不及防。既然如此,不如把握當下,盡心盡力地活著,何必去恐懼這個每個人都必須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