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明太祖朱元璋的成功,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八成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和一些朋友認為的不一樣的是,這話不是“第一功臣”李善長說的,也不是“算無遺算”的劉伯溫(劉基)說的。
而是出自“默默無聞”的朱升。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寧人。雖然和朱元璋同姓同鄉(都是安徽人),但是他們不是一家人。朱升屬於大器晚成,他在至正元年中的進士,至正四年被授池州路學正,但是他拖到至正十一年,五十二歲時才赴任。
三年任滿後,大元也基本走到末路,天下群雄四起。朱升不想為這個沒落的王朝陪葬,就棄官隱居避禍去了。
至正十七年,朱元璋率軍出征路過徽州時,聽鄧愈說此地有個叫朱升的隱士很有才。朱元璋就起了效法劉備的心思,他親自前往朱升家,向朱升求教。
朱升沒有諸葛亮那麼孤傲,當即就被朱元璋“禮賢下士”的精神所感動,馬上就答應了出山協助的請求。並向朱元璋獻上了不亞於隆中對的九字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朱元璋雖然是紅巾出身,但是他很早就意識到跟著紅巾軍是沒有前途的,這是他寧願放棄已有的權力和勢力,也要離開郭子興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現在的歷史觀中,過去各皇朝的起義軍好像代表了廣大貧苦的平民,是正義的力量。其實很多時候底層平民對他們的厭惡和痛恨,不亞於欺壓他們的朝廷。因為大部分起義軍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了廣大貧苦的平民的福祉而拋頭顱、灑熱血。
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搶錢、搶糧、搶女人”。這些起義軍一個共有的特點就是沒有嚴密的管理組織,軍紀差只是表現,更重要的是沒有經營地盤、自給自足的能力。只能像蝗蟲一樣流竄於各地,一是為了劫掠資源,二是透過搶劫裹挾平民,壯大自己的隊伍(被搶光的平民,為了吃飯也只能跟著他們走了)。
當他們把所在地區的資源耗盡後就會自然崩潰(各朝各代對付起義軍通行的方法就是圍困於某一地區,餓垮他們),或者壯大到一定程度也會因為內部的混亂而崩潰(黃巢、李自成都是例子)。朱元璋雖然知道這些弊端,但是他自己一時也沒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所以這九個字如同燈塔,給在黑暗中摸索的朱元璋指明瞭方向。喜出望外的朱元璋立刻將朱升視為自己的張良、諸葛亮,“命預帷幄密議”。
此後朱元璋的戰略就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他主動與紅巾軍劃清界限,責難紅巾軍實為賊寇。並嚴肅軍紀,不允許手下將領兵丁任意搶劫,尤其是搶劫士紳大戶。
其次朱元璋雖然很不喜歡士紳大戶,但是他還是主動向天下計程車紳們示好,盡力去優待、拉攏他們,表達自己願意與他們共治天下的願望。
朱元璋這麼做實際是把以鄉紳為主要攻擊目標的農民起義軍,改造為一個可以建立王朝計程車紳組織。因為一個王朝要治理天下,就必須依靠士紳集團(也就是文官集團)。這也是那九字真言的真正含義。
可以說是朱升為朱元璋的明朝奠定的基礎。
朱升除了在整體戰略上給予了朱元璋巨大的幫助,在重要的節點事件上也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至正二十三年八月,決定朱元璋和陳友諒命運的鄱陽湖大戰爆發。最初朱元璋處於劣勢,朱元璋覺得再這麼下去自己就要被陳友諒給滅了。
朱升給朱元璋提供了關鍵意見,陳友諒雖然人多,但是傾巢出動,糧食消耗肯定非常厲害。只要堵住南湖嘴,斷其糧道,待陳友諒糧草耗盡後大軍自然崩潰。
但是朱元璋還是沒什麼信心,因為他自己的糧草也不多。朱升提示這附近有很多土豪,可以找他們“借”糧。而且如果朱元璋不借,陳友諒也會借,幹嘛不搶先呢?
朱元璋大喜,依計而行。到八月末,陳友諒的糧草耗盡,軍心浮動,大軍混亂,被迫突圍。混亂的軍隊突圍實際就是潰敗,陳友諒本人也在突圍中喪命。朱元璋就此掃清了一統天下最大的障礙。
戰鬥中朱升還救了朱元璋一命。戰鬥正酣時朱元璋到戰艦船艙外觀戰,外面箭矢亂飛,朱升連忙將朱元璋拉入船艙。人剛走,一箭飛來正中朱元璋站立的位置。
朱元璋建立大明,登基稱帝后,朱升卻又想去隱居了。
洪武二年二月,朱升上書太祖“請老歸山”,從年齡上來說朱升請辭也是挺正常的,這個時候他已經七十一歲了。但是朱升不但拒絕太祖的多次挽留,也拒絕了太祖賜爵的封賞。
就算是朱升本人對官職、爵位看得淡薄,但是封妻廕子怎麼說也是榮耀而且可以造福後人。他為什麼堅辭不受?真的是因為,“臣後人福薄,不敢叨天恩”麼?
朱升是覺得這爵位不是福緣,而是禍害。
隨著朱元璋勢力的增強,朱升已經意識到朱元璋的性格和真實的心理 – 他心裡不願意與士紳共享天下,之前都是裝的。而且隨著實力的增強,朱元璋本人也不願意裝了。
在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跟隨他十多年的儒士許存仁想辭官,卻觸怒了朱元璋,而招橫禍。
既將議即大位,而存仁告歸。司業劉丞直曰:“主上方應天順人,公宜稍待。”存仁不聽,果忤旨。僉事程孔昭劾其隱事,遂逮死獄中。
《明史許存仁傳》
更讓朱升害怕的是,朱元璋自認為自己就是漢高祖轉世。對於朱升來說,漢高祖對應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再不向張良學習,怕是就走不了了。
雖然經朱升再三懇辭,朱元璋放他回去了,以後朱元璋也沒有把他怎麼樣。但那是因為朱升在致仕之後的第二年就病故了,不然他能不能熬過日後的大獄,還是要打問號的。
一樣致仕歸鄉的老實人宋濂不一樣差點被朱元璋送終了麼?
而且朱升臨走前還是犯了糊塗,他為他的兒子向朱元璋討了一份免死鐵劵。後來朱同因藍玉謀逆案的牽連被“賜自縊”,不是朱元璋不守信用,是免死鐵券背書註明了不赦謀逆之罪。
從最後的避禍來說,朱升還是沒能真正成為大明王朝的“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