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無疑是清王朝國門被開啟後最恥辱的一次,不光帝國首都淪陷,就連號稱“萬園之園”,中西合璧,集歷史文化瑰寶於一身的圓明園也被侵略者付諸一炬。
在八里橋,1萬蒙古精銳騎兵衝殺一天卻僅換來英法聯軍陣亡12人的戰果,不禁令人唏噓。兩百年的承平日久,讓清軍喪失了入關時的銳氣和戰鬥力。這時不少人想起了明軍,明軍素來重視火器或許能同英法聯軍一戰。想當年要不是內外交困又遇上了小冰河,又怎會在1644年被大順政權滅亡。
倘若換成明軍,攻守之勢能否異也?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兩國為進一步擴大戰爭,調動英軍1.8萬餘人,法軍7000餘人,艦艇共計105艘在中國渤海水面集結,直逼京師。
根據資料顯示,截止到1860年,英國皇家海軍共計擁有222艘風帆巡洋艦,其中128艘配備有輔助蒸汽動力系統,真正依靠純風帆動力的,僅10艘軍艦處於現役狀態,其餘84艘一般均不在一線作戰。
19世紀中後期,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接近了尾聲,作為蒸汽時代領頭羊的英國自然是充分運用著新科技帶來的成果。同時同在歐洲大陸的法國也不會落後太多,海軍中也廣泛運用著蒸汽動力。
蒸汽動力的廣泛運用,意味著艦艇的噸位將大幅提升,無論是裝甲強度、火力還是航速,都是傳統風帆戰艦無法比擬的。顯然,大明水師在數量上能遠超敵軍的105艘,但真正交起火來,恐怕會被英法聯軍艦炮壓制到毫無還手之力。
想像萬曆年壬辰戰爭中的露梁海戰那樣,在海上全殲敵方海軍是不可能了,海戰行不通就只能依靠陸戰了。
可英法聯軍不是吃素的,他們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在大眾的印象裡,英法的軍隊優於中國軍隊的地方無非是先進的武器,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兩國軍隊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克里米亞戰爭的歷練,除了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極高的單兵素質外,也部分列裝了剛問世的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
明軍不是高達,缺乏對抗西方大兵團的作戰經驗
對於西方侵略者明王朝統治者並不陌生,明軍曾多次在東南沿海地區同葡萄牙軍隊交戰。1521年的屯門之戰和兩年後的西草灣之戰都以明王朝的勝利告終,但這兩次戰役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侵略者數量不超5千,少的時候甚至連1千也沒有,明軍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
同樣的,清軍也是如此,雅克薩之戰打的是遊刃有餘,可一遇到西方大兵團那便是兵敗如山倒。明軍衛戍北京主要依靠力量是五軍營、神機營和三千營,除此之外還能徵調各地軍隊入京勤王,以第二次北京保衛戰為例,到達北京的勤王部隊多達十幾路。
更有盧象昇這種,明明沒有接到命令,卻散盡家財,主動募集軍隊勤王的官員,可見屆時能集結出一支數量極為可觀的部隊,遠比八里橋之戰時清軍的規模要大。
但從本質上講,明軍終究還是封建王朝時期的軍隊,即便配屬有大量火炮但這些都不是作為制式武器存在,更多的是一種輔助。明軍的作戰戰術,主要是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和起義流民制定的。
以前者為例,明軍慣用的戰術是用火炮持續轟擊,伴之以神機營火槍的輪番射擊,打亂敵人陣型,隨後騎兵部隊出陣衝殺,步兵緊隨其後。可見,各王朝中即便是重視火器的明軍,作戰中真正作為主力存在的還是冷兵器。
英法聯軍裝備的火炮和槍械,無論射程、準確性和威力都優於明軍,明軍引以為傲的裝備優勢不在。因為射程原因,明軍會被敵方火炮徹底壓制住,等待著明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撤退守城,要麼步兵衝鋒為炮兵贏得一段距離。
1萬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如何不言而喻,衝殺一天也未能衝破聯軍防線,明軍不是機器人高達,步兵不會前仆後繼地向前衝。
這就牽涉到了另外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伴隨王朝末期明軍始終。明軍在戰場上主要的傷亡不是在直接交戰中產生的,而是源於潰敗,部隊建制全部被打亂,號令不一,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土木堡之變是,明末的松山之戰也是如此。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魄是清朝統治者沒有的
同樣是面對京師告急的處境,清朝統治者是果斷放棄北京城這一行政中樞。而明朝則不然,土木堡之變後,面對瓦剌部的入侵,朱祁鈺臨危受命坐鎮京師;清軍越過長城直逼京師,崇禎皇帝第一反應不是南狩而是調集北方諸軍勤王。
1644年,北京城已經被10萬大順軍團團包圍,調集的勤王軍隊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就是將詔書束之高閣。哪怕山窮水盡,崇禎的選擇也不是南狩而是在煤山自縊,當然這也與崇禎皇帝的性格極為相關。
崇禎皇帝很在乎“面子”和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國家的內外交困,讓他產生了議和的想法,但當議和的訊息洩露後,他果斷下令處死了負責議和事宜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來堵住朝臣之口;面對李自成要求受封“西北王”的請求,崇禎將目光投向了內閣首輔魏藻德,可魏藻德就是跪在地上撅著屁股,一句話也不說。
因為他知道,崇禎是想讓他來背這個鍋,所以他堅決不說話,崇禎乾脆作罷。無論是為了詮釋天子守國門還是怕無顏面對先祖,崇禎皇帝坐鎮京師的決定在面對英法聯軍入侵時很有意義。
我相信崇禎皇帝絕不會放棄京師,明朝時期北京城牆高十數米,頂部厚度更是達16米,很難被攻破。只要能固守住,各地的勤王軍隊就能源源不斷地向京師靠攏,屆時就是拉鋸戰。
八里橋敗了,那就在京郊鏖戰,皇帝都沒移駕,各軍一定是死戰。清朝統治者就是缺乏坐鎮京師的勇氣,軍隊在背靠京師作戰,buff疊滿。
英法聯軍在海外作戰,2萬作戰部隊的軍需補給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是像第一次鴉片戰爭一樣在東南地區作戰的話,可以依託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提供補給。但在京津地區作戰,補給線根本就無法支撐長時間的作戰,既然如此,英法兩國為何要選擇在北方作戰呢?
英法發動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滅亡中國政府,而是想透過戰爭進一步擴大在華利益,在東南地區作戰,哪怕連續攻陷數十城也不會直接動搖統治,構不成實質性威脅,反而大量消耗了自身實力。相比之下,直逼京師迫使簽訂城下之盟要划算得多。這就是在這種心理下,只要固守住京師進行消耗戰,就能迫使英法聯軍退軍。
倘若換作明軍對抗英法聯軍,在初期的作戰中是要比清軍好得多的。但哪怕是固守住了京師,北方明軍的各兵團也基本都被打殘,即便不亡於內亂,待英法聯軍休整補給過後,明軍很難能抵擋住第二次進攻。
這是一場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較量,從長遠上看,無論是清軍還是明軍抵抗英法聯軍結局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京師必定會淪陷,明軍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皇帝坐鎮京師的緣故,在京郊作戰的軍隊傷亡會非常大。
本文由希羅多德Plus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謝絕搬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