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分佈圖▼
東北少數民族(鄂倫春人)▼
公元1253年,受蒙古大汗蒙哥的敕封,忽必烈(蒙哥的弟弟,當時忽必烈還沒有問鼎大汗的資格)獲得了京兆(今陝西西安)地區的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大汗詔命與大將兀良合臺繞道蜀中西側,遠征雲南,夾擊南宋。忽必烈攻下南宋後,安排些許遠征軍將士就地屯田駐守,並長期繁衍生息,直至今日。忽必烈的此項安排,使雲南民族居民中增加了兩個新的民族成員——回族、蒙古族。其實,忽必烈安排的留守遠征軍將士中,不光有回族人和蒙古族人,還有一支在數十年前被滅國的遼代契丹人。
公元1112年,曾擊敗北宋高梁河車神的遼國,即將走到國祚的盡頭。
這一年,遼天祚帝還沒有從不久前,在坐冬捺缽時羞辱完顏阿骨打的意氣風發中回過神來,不久就從北方傳來了遭敵襲擊的訊息傳來。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派遣武議大夫馬政率同高藥師等乘平海指揮兵船,自登州(地處山東半島,自古為遠征遼東之口岸)渡海,以買馬為名,前往金國結好,受到金國響應,於是雙方就展開了宋金之間的秘密外交,此後雙方互派使節,屢次商談。此後並在此基礎上,於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使趙良嗣等與阿骨打達成協議,兩國正式決定聯兵攻遼。
貪圖享樂的遼天祚帝,根本沒有想到虛弱的宋國,竟然會與女真人夾擊遼國。當年金軍是進攻主力,而南方已與遼修好百年的宋軍是輔助,大遼政權腹背受敵,風雨飄搖。
大宋以為和女真人聯手就能收復幽雲
結果被女真人打得幾無還手之地的遼軍
宋軍仍然打不過,女真人在休整過來遠比遼要兇狠百倍▼
多年戰爭之後,遼國土地丟失殆盡,遼國最後一任皇帝天祚帝對此無可奈何,只得流亡播遷以求儘可能避開金代鋒芒。
保大四年(1124年)冬季,逃亡至大漠深處的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西遼開國皇帝)等人的勸阻,率殘軍出夾山岱海,南下武州(今山西神池)試圖收復山西州縣,不出預料的被金軍擊敗,許多部下投降了金軍。次年八月。天祚帝死在了金上京城(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遼代滅亡後,契丹遼人也由此成為了女真金人的臣屬,並蟄伏起來等待下一個時代視窗開啟。(契丹人雖然投降了金人,可契丹人與女真人仍然不信任對方)
遼天祚帝與耶律大石的行軍路線▼
在宋朝以北立國的遼,其北方逐漸又產生了一支草原力量——金。歷史又一次重新演繹,遼金戰爭結束以後,金又取代了之前的遼,而在金的北方,逐漸又形成了另一支北方草原力量——蒙古。
金滅遼,蒙古滅金,每次大宋都幫了忙,直到最後蒙古人滅了大宋
蒙古族人射箭▼
金朝末年,蒙金大戰,契丹人和女真人之間的矛盾又一次顯現了出來。在金統治下的契丹人,出於復仇心理及對金統治者一直以來採取的監視政策的不滿,此時蠢蠢欲動(這種心理與被契丹人滅國的渤海人一樣,在國家滅亡後,多次進行抗爭。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女真人根本不是金代女真人,而是渤海遺民的後代)。
而有一位名叫耶律禿花的契丹將領,世居於後來元朝建設上都的桓州故地,就在蒙金戰爭期間率先歸附於成吉思汗。耶律禿花本位金國將軍,對壩上高原這一帶的地形瞭如指掌。作為投名狀,他率領其軍隊為嚮導,為後續抵達的蒙古大軍探明道路,並協助大軍在野狐嶺大破金軍主力,金人再也無力抵擋蒙古南下。
此時金遇到了和遼類似的困境
一個“一國多制”的帝國難以實現內部團結
而複雜的地理分佈,使其很容易被北方蠻族逐步蠶食
遼、金時期五京示意圖▼
後來,禿花又擊敗了金國弒君篡權者胡沙虎的軍隊,並隨後與蒙軍主力木華黎(鐵木真手下“四傑”之一)的部隊會合,繼續進攻河北、山東、山西地區,直至徹底踏平金國。此後禿花依然長期鎮守今日的張家口-大同一線,最終被授予太傅職位。
而金國最後是在汝南被滅的,金代最後一位皇帝——金哀宗自縊於幽蘭軒(如今的後龍亭。)其墳墓叫葬顏冢(如今的張彥莊)
金朝皇室最後的命運頗為悽慘,只能在河南地區頑抗和逃竄
到最後,他們也是死在了北宋的故土上
河南省汝南市後龍亭公園▼
多年之後,鐵木真的子孫忽必烈準備平定大理國,設想借路雲南包抄南宋腹地。之前那些歸附蒙古的契丹人後代,大多也加入到了蒙軍的精銳部隊“探馬赤軍”中,隨忽必烈南下平定,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禿花的子孫——忙古帶。
蒙古軍力勢不可擋,沒過多久就拿下了雲南。而隨蒙古軍南征北戰的契丹族官兵,在戰爭結束之後,也大多留居當地從事戍防和屯墾任務,同時兼備軍事與民事兩種功能。那時他們的身份依然是“探馬赤軍”,隸屬軍籍,並未落戶當地。
本來不需要一個人扛下所有的
結果坐視金和大理被滅,邊境再無屏障和援軍
元世祖平雲南碑▼
北宋在遼的時候只是丟了河北遼東,幫金滅遼結果被遼奪了黃河以北,幫蒙古滅金後連最後一寸地也被蒙古奪了......
此時,遠在西南邊陲地區的契丹人可能不知道北方的草原有一場大變局正在悄然發生,他們也許也不會料到這次大變局會影響到自己。
就在徵大理七年之後,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發生戰爭,蒙古帝國也由此為直接導火索逐步走向分裂。又過了十年,元朝正式建立,隨之而來的就是忽必烈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下詔:“令探馬赤隨處入社,與編民等。”這份全國性質的詔令對於雲南地區當然也適用,於是入滇的契丹族軍官與士兵就此安家落戶,成為今天雲南契丹人的主要來源,他們主要分佈在滇西。
不得不說,滇西和北方草原地帶的環境差異巨大
契丹官兵相比也水土不服適應了好久好久
滇西施甸縣蔣家村▼
終元一朝,較早歸降蒙古人的契丹族的社會地位不低,並在帝國內掌握了部分軍政權力,有的直到元末還身為顯赫的地方長官。這些來自北方草原的官員,不僅協助蒙古人統治雲南,而且也得到了蒙古人的充分信賴,多次奉命參加征戰與平息叛亂,是帝國統治的主要支持者。
其實有部詩就叫做《雲南蒙古人的手》。
不過大元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多久。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令傅友德等將領率兵平定雲南。雄才大略的朱元璋,肯定不會光憑武力收服雲南,畢竟北方的元朝殘餘勢力依舊強盛。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傅友德等將領,在征戰之餘,儘可能招降更多的邊疆地區各民族首領。
當蒙古人退至北方草原後
雲南算是長城以南,明代最後一塊需要收復的區域了
彩雲之南▼
當年明政府開出的條件,實在是相當有誠意:凡歸降明朝的各族族長,不僅授予原職,並准許其世襲。其實明政府之所以採取這種辦法,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向西南的土司們傳達一個宗旨:改朝換代不過是中原正常的朝代更替,你們只要不反對我的領導,你們仍然能守住你們的權利。
縱觀史冊,剿撫並用的策略幾乎沒有不成功的,更何況當時明興元衰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了,西南各地的土司們,幾乎都對明軍望風而降,其中自然也有當年遠征至此,定居在滇西的契丹後裔們了。投誠之後的契丹後裔族長們,悉數被明廷授以大小土官,繼續在今日的雲南保山(隆陽)與施甸兩區縣轄境之內施行統治。
唯一的不同,是在明朝漢化政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些契丹後裔們此後大多改為漢姓,其中多以蔣氏為主,除此之外還有楊、趙、李、郭、何、茶等姓氏。
雲南滇西山村▼
此後駐守滇西的契丹土官們,還繼續像當時在元朝任職一樣,世守土官、安定地方,也再次發揮了傳統藝能,協助北方政權平叛和抗擊外部侵略。例如明萬曆年間的鄧子龍抗緬戰爭中,契丹後裔出人出力,損失慘重,可謂盡忠職守。
時至今日,在我國56個已識別的民族當中,並沒有“契丹族”這一民族。而現在的雲南契丹後裔們,大部分被識別為漢族,還有一部分被歸入彝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基諾族、傣族、景頗族等主要聚居於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當然,身份證上顯示的識別民族,並不影響契丹後裔們對自身身份的定義,他們常常將自己稱為“本”人。
本人別稱蒲滿人,系契丹族後裔,據統計至今約有15萬契丹人,其中大部分生活居住在中國。在雲南省施甸縣就有9萬名契丹人,佔當地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其餘的6萬人,則散居在德宏、大理、臨滄以及緬北部分地區,分屬漢、彝、布朗、佤等民族。
如今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蔣家雲所珍藏的《勐板蔣氏家譜》:“蔣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機,建立遼朝,為金所滅。後裔以阿為姓,又改為莽。在元初,隨蒙古軍隊南征有功,授武略將軍之職。明朝洪武年間,因麓川平緬叛有功,分授長官司,並世襲土職。後又經歷數代,改為蔣姓。”
清光緒十六年雲南土司官札▼
除此之外還有保山施甸縣木瓜村蔣文良收藏的《施甸長官司族譜》:“遼之先祖始炎帝,審吉契丹大遼皇;白馬上河乘男到,青牛潢河駕女來。一世先祖木葉山,八部後代徙潢河;南征欽授位金馬,北戰皇封六朝臣。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機;金齒宣撫撫政史,石甸世襲長官司。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孫後代世澤長;秋霜春露考恩德,源遠流長報宗功。
時過境遷,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契丹人被分散到不同的文化族群當中。雖然有眾多文獻資料,可以將他們認為是契丹人,可如果想從他們身上找到更多與先人的聯絡,恐怕還需經過科學的認證。
1996年,由中國協和醫院負責,中國社科院、雲南民委、內蒙古民委協助,對本人血樣與契丹古屍標本進行DNA比對,得出“本人很可能就是當初隋隨同忽必烈南下遠征軍中契丹人的後裔”的結論。
雲南少數民族▼
可這只是解決了這個族群的舊時來源問題,並沒有解釋今日“本”人的現狀。
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以及與當地的不可避免的溝通相處後,今日的“本”人基本上已與當地的其他民族,在生產生活上並沒有太多差異了,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民俗文化上,“本”人還會顯示出與周圍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
比如他們依然在口口相傳的傳統教育中,瞭解祖先阿、莽、蔣三姓先祖的基本常識,這些契丹族的烙印在潛移默化的傳承中延續。同時他們還謹記祖訓,只要是三姓,一律不近親通婚,即便是其他姓氏的,知道彼此是契丹後裔者也不通婚。因為如果這樣做,在契丹家族眼中會被視為有辱先祖和傷風敗俗的不軌行為,會遭到一致譴責和唾棄,風評被害。至於文化方面,一些契丹後裔以及其他契丹學研究者也致力於其傳承、研究、保護。
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
例如1990年初,雲南契丹後裔調查組在施甸縣大樓子村契丹後裔墓誌銘中發現契丹小字。這一之前只在北方地區發現的消亡文字竟然在雲南地區留下了蹤影,還長期傳承沿用,可以說是雲南契丹發展的信史物證。
在昌寧縣一塊“本人”墓地上,至今仍有一塊儲存完好的《阿公碑文原序》,石刻首段就說:“公原籍乃遼東人氏,後遭逢變遷,保機後裔四散奔走,遑遑而遷,移民滇西順寧而覓其食。”
此後研究人員又在這個寶藏地區發現了更多小字字樣和宗教、墓誌、族譜方面的寶貴資料,在大西南為北方少數民族歷史研究發現了很多證據。雲南大理洱源縣至今仍儲存有與本地白族截然不同的契丹墓葬。
當年投降金朝的契丹將士們肯定沒有想到,當年金章宗忌因憚契丹族重新崛起,而詔示不準使用的契丹文字,竟然在他們從未到訪的雲南得到了少量儲存,並一直作為活化石傳遞至今。
契丹文字▼
其實想想歷史也挺有趣的。“本”人的祖先在北方的草原,而後裔們卻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山川。其他除了“本人”外還有人的祖先是北方人,如澳洲籍蒙古裔科學家冒懷慶(出生在重慶,其卻是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後代。)、號稱“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的梁漱溟老師,(出生在北京,原籍廣西桂林,他的祖先就是忽必烈)、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蒙古族)等等......
不管他們出生如何,究竟是哪族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實現中國偉大復興途中最重要的力量!
看到這裡的你,是如何看待宋代聯金攻遼、聯蒙滅金的選擇的呢?
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看法!
彩雲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