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素問·至真要大論》:“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勢、臟腑、氣血、虛實變化及其機理。氣宜,即五運六氣與疾病之間相應的內在關係。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意思是說要仔細深入地審察疾病的病變機制,治療時不要違背六氣主時的規律。這兩句話強調了“病機”、“氣宜”在辨證和治療中的重要性。“病機”是疾病產生和變化的根本所在,是臨床施治的主要依據,所以診治疾病時必須仔細審察並掌握疾病的病機。“氣宜”謂六氣主時的規律,它對疾病具有重要的影響,是臨床辨證論治的依據之一,所以診治疾病時又不能違背六氣的規律。正如張介賓說:“病隨氣動。必察其機,治之得其要,是無失氣宜也。”
應用領域
許嘉璐曾題詞曰:“儒道岐黃一脈承,協調主客務平衡。川溪俱納求新術,去偽存真此路恆”。中醫修身治病,無非就是求得人體內環境與外環境三陰三陽主客六氣的協調平衡,我們看到內經中大多數篇章反覆談論五運六氣的問題,說得就是外氣宜的問題,集中的論述見於素問七篇大論,佔素問內容的2/3。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曰:“抑其運氣,贊所不勝,必折其鬱氣,先取化源,暴過不生,苛疾不起”,這說的是運氣太過時,要抑其運氣,培養被運氣剋制的藏氣。“必折其鬱氣,資其化源,贊其運氣,無使邪勝”,這就說的是運氣不及時,要折其被鬱之氣,以資五運之化源,贊助其不及的運氣,不要使所不勝之邪勝之。
參考文獻
1、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峰、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5月
2、辛瑛,蔣燕.《中醫基礎理論析難答疑》: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年
3、(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評註》:三秦出版社,2005年
4、劉永臣,葉長興.試論“審察病機,無失氣宜”:中醫藥學刊,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