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戰爭年代由於通訊手段遠遠比不上今天,經常會出現部隊未能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的情況。一般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失誤,因為它有可能打亂既定作戰部署,甚至導致最終的失敗。
然而在彪炳軍史的海南島戰役中,我軍兩個連的小部隊在渡海作戰中,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登陸有誤,卻陰差陽錯打亂了敵軍部署,立下了一件大功,堪稱上軍史上一個奇特的戰例。
1950年3月31日晚,解放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三七團奉命擔任海南島戰役第二批偷渡部隊,乘從一批木船從廣東徐聞縣起渡,向海南島進發,目標是瓊山縣卜創港。
這次行動一開始進展非常順利,直到接近海口時,才在海上與七艘國民黨軍艦相遇。
當時的情況對三七九團非常不利,因為全團指戰員乘坐的都是小木船,而敵人乘坐的是配備火炮、機槍的軍艦,兵力上也遠遠不及敵人。
三七九團指戰員面對這一逆境,卻打得極為英勇頑強。按照團首長的指示,三營指揮員率八連、九連肩負起護航任務,向敵艦奮起反擊,掩護團主力轉移後繼續向指定區域前進。
由於八連、九連死死拖住了敵人,使得團主力突出重圍,於次日凌晨在卜創港成功登陸,順利進入定安根據地。
但八連、九連卻遇到一個意外情況——他們在結束對敵人的攻擊後,卻由於風向、濃霧以及潮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
在尋找團主力途中,他們遇上三營副營長王金昌、副教導員葛尹元帶領的機槍連一部,以及失散的三八一團警衛連一部。他們會合後,兵力上相當於比較完整的兩個連,達成了一致意見,堅決執行原定的渡海任務,摸索著向卜創港前進。
已不知行駛了多久,突然有戰士高興地大喊道:“到了!到了!前面就是海岸!”
眾人一看,前方果然黑黢黢的,看上去是一片陸地,這讓大家都很興奮。
可他們仔細一看,只見島上白沙茫茫,卻沒有多少房舍。當他們乘坐的木船駛近海岸時,突然響起了槍聲,接著有子彈呼嘯著射過來。
王金昌、葛尹元當即派出八連向守岸之敵發起衝擊,沒費多大勁就消滅了在這裡監視海面的敵人一個排。
當他們審訊俘虜時,得知這裡是隸屬海口市的白沙門島,與卜創港距離甚遠,眾人不禁大吃一驚!
要知道,海口作為整個海南島的中心城市,本就是國民黨在海南的首腦機關所在地。現在這支部隊由於在海上迷失方向,竟一頭撞進敵人的指揮中樞附近,隨時有可能遭到敵人的大舉反撲,處境無疑極為不利。
王金昌、葛尹元深感形勢危急,當即組建了一個臨時指揮所,構築工事,部署兵力與火力。
解放軍突然從海路殺到白沙門島,完全出乎敵人的意料,他們一時之間弄不清這支解放軍部隊是什麼來路,還以為是解放軍主力殺過來了,頓時驚恐萬狀。
特別搞笑的是,國民黨名將、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得知這個訊息後,竟嚇得連夜逃往文昌。
當敵人從驚慌失措中回過神來,意識到登陸的解放軍兵力有限時,便先後集中三個團的兵力,出動十多艘軍艦、五架飛機,發起了海陸空聯合圍攻,想一口把他們吃掉。
在王金昌、葛尹元指揮下,這兩個連的解放軍面對敵人的圍攻打得極其頑強。他們血戰一天一夜,先後打退了敵人的三十多次集團站鋒。
然而,由於敵我雙方在兵員數量、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實在太大,戰鬥打得極為慘烈,最終除了副營長王金昌帶領七名戰士突出重圍之外,大部壯烈犧牲。
雖然解放軍在這次登陸作戰中付出了較大的傷亡代價,卻對整個海南島戰役產生了難以置信的影響。
首先,我軍突然在白沙門島現身,極大地震動了敵人的軍心,他們萬萬沒想到解放軍僅憑極其單薄的木船就能渡海作戰,而且實現了順利登陸。用“一石激起千重浪”來形容當時的情況來說毫不為過。
其次,我軍雖然是錯誤登陸,卻產生歪打正著的效果,造成敵人的錯誤判斷,牽制了不少敵人,為我軍主力的勝利登陸並向縱深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再者,薛嶽及其總司令部的連夜撤逃,使得敵人在海南島的佈防受到極大的衝擊,導致他們在此次戰役進行中的亂局和最終的敗局。
總之,三七九團以區區兩個連的小部隊誤登白沙門島,並且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卻陰差陽錯地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為我軍解放海南島立下了一件大功,成為軍史上奇特一戰。
參考史料:《鐵軍雄風:解放軍一二七師戰史》、《天涯海角追窮寇:記海南島戰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