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作詠者
編|史作詠者
盤點近代河南籍八大名將,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選擇挺身而出。
有他們在,可保我華夏無憂。
他們都有誰?在他們身上又發生了怎樣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第一位 許世友
許世友,河南新縣人,新中國開國上將。
可以說,許世友是人民軍隊歷史上最具有傳奇性的將軍。
年少時,曾入嵩山少林學武功,因此被人叫做許和尚。後因失手打死地主惡少,被迫開始四處流浪,輾轉到了直係軍閥吳佩孚部隊處當了兵,從此開始了軍事生涯。
而後回鄉加入了我黨,並參加了黃麻起義,成為紅軍的一員。而許世友作戰能力超強,與徐海東,錢鈞,孫繼先並稱開國將帥中的四大高手。
在紅軍時期曾7次參加敢死隊,2次任敢死隊隊長,屢挫強敵。即便後來當上了軍長,依然毫不畏懼,衝鋒在前。
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屢立奇功。
不僅多次粉碎日軍“掃蕩”,而且還成功構建了膠東抗日根據地。並且在他的努力下,該根據地成為培養主力隊伍最多的地方。
解放戰爭時,許世友擔任華野9縱司令員,先後參與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以及膠東保衛戰等著名戰役。甚至毛主席還指名道姓讓他負責指揮濟南攻堅戰。在他的指揮下,我軍僅用了8天的時間便拿下濟南城,活捉王耀武。
抗美援朝爆發時,許世友擔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參與了夏季反擊作戰。
第二位 吉鴻昌
吉鴻昌,原名吉恆立,河南扶溝人,抗日英雄,愛國將領。
早年加入馮玉祥的隊伍,他驍勇善戰,深得馮玉祥的賞識。從士兵遞升至軍長,而他所部被譽為“鐵軍”,後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
在馮玉祥西北軍戰敗後,為了儲存實力,選擇委身於老蔣。但因不願內戰,矢志抗日,遭到老蔣逼迫,無奈下野並出國。
在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後 ,吉鴻昌聞訊歸國,併成功加入我黨。
當日軍即將入關之際,他又與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愛國將領一起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擔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先後收復康保,寶昌,沽源以及多倫等城池。
後輾轉來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大同盟”,並擔任“大同盟”內的中共黨團領導成員,積極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然而,這位致力於民族抗日的愛國將領,卻遭到了老蔣軍統特務暗殺,受傷後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 ,吉鴻昌始終保持高尚共產黨人的氣節,寧死不屈。最終慘遭老蔣下令殺害,時年39歲。
第三位 楊靖宇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河南確山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他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主要創始人,同樣也是東北抗聯的主要創立者和領導者。
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受命在東北組織抗日活動。在他多年經營下,抗日組織從小股的抗日遊擊隊,壯大為讓日寇十分頭疼的東北抗日聯軍。
抗聯長期活躍在吉林東南部和遼東等廣大地區,給予日寇有力的打擊,使得日寇稱抗聯為“東邊道社會治安之癌”,而抗聯活動地區為“癌腫地帶”。
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以東北抗聯司令部的名義,揭露日軍罪行,號召東北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日。並組織部隊在南滿的廣大地區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全力牽制日軍兵力,配合關內抗戰。
惱羞成怒的日本關東軍制定了針對楊靖宇部的作戰計劃,在日軍瘋狂“掃蕩”下,楊靖宇帶領抗聯第一路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然而由於叛徒的出賣,楊靖宇他們的情況岌岌可危,他當即選擇將隊伍化整為零。
自己孤身一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人周旋5晝夜後,壯烈犧牲,時年35歲。日寇還殘忍地對楊靖宇開膛破肚,卻發現他的胃裡只有不能消化的草根和棉絮,竟讓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日寇敬佩不已。
第四位 李德生
李德生,河南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在1988年又被授予上將軍銜。
14歲便參加了紅軍,他入伍後積極要求進步,16歲便加入了我黨。
李德生作戰十分英勇,不怕犧牲。在川陝根據地一次反圍攻的戰鬥中,他不幸被子彈打中左胸 因傷及神經,從此左手留下了殘疾。不過他沒有從此意志消沉,即便後來受到不公平待遇 依然堅定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李德生曾以一個營的兵力端掉了日軍一個大隊,受到上級的嘉獎 。
後面對十倍於己的日軍“掃蕩” ,他臨危不懼,巧用地形優勢粉碎了敵人數次進攻,成功掩護中央順利突圍。
解放戰爭時期,李德生巧用奇兵,“刀劈三關”,取得襄樊戰役的勝利。後率部急行9天,橫穿淮海戰場完成對黃維兵團的合圍。並擔任主攻,用兩天一夜的激戰成功吃下雙堆集東側敵核心陣地,對淮海戰役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李德生率部參加大小戰鬥421次,殲滅敵軍1.9萬餘人,並且在上甘嶺戰役第二階段,他指揮隊伍浴血奮戰,擊退敵人數百次猛烈進攻 ,贏得了上甘嶺戰役的最後勝利。
第五位 鄭維山
鄭維山,河南新縣人,新中國開國中將
13歲便參加黃麻起義,從此投身革命,15歲成功加入我黨,並加入紅軍。
鄭維山起初為徐向前元帥的傳令兵,後被調入紅四軍總部通訊隊。在紅四軍中他無役不往,因其作戰勇猛,表現突出,先後歷任了分隊長,指導員,團政治委員等職。並以18歲的年紀擔任了紅9軍27師政委,成為紅四軍中最年輕的師政治委員,更是成為威震川陝的少年猛將。
抗日戰爭時期,鄭維山在晉察冀根據地任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歷次反“掃蕩”等抗日鬥爭。解放戰爭時期,鄭維山與胡耀邦成為“文武佳配”。
而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平津戰役爆發時,他在未得任何指示下,擅自在新保安橫刀擋住了敵35軍的歸路。並且以一戰二,腹背兩面作戰,成功將敵104軍和35軍阻隔在新保安東西兩面長達一天一夜。配合兄弟部隊實現了毛主席“圍而不打”與“隔而不圍”戰略方針,全殲國軍13萬人,和平解放了北平。因而,還受到了毛主席親自通電褒獎。
抗美援朝時,鄭維山指揮的金城戰役成為壓死美帝的最後一根稻草,迫使美軍全面停戰。
第六位 彭雪楓
彭雪楓,河南南陽鎮平人。19歲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逐漸成為10年內戰時期紅軍著名的青年將領之一。
彭雪楓英勇善戰,一次次深入敵後險境,圓滿完成黨交給的特殊任務,堪稱虎膽英雄。
抗戰爆發前,彭雪楓被毛主席親點為“特使”,輾轉半個中國,力促國共合作 “逼蔣抗日” 。還讓閻錫山從反對態度轉變到“共維大局”的立場上。
抗日戰爭爆發後,彭雪楓進入新四軍領導層,指揮隊伍開展游擊戰爭。
皖南事變後,他率部縱橫江淮,沉重打擊了日偽軍和頑固派,鞏固了抗日根據地。在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在指揮河南夏邑八里莊戰役時,不幸被流彈擊中 ,一代英才就此壯烈殉國 時年37歲。
第七位 尤太忠
尤太忠,河南光山人,1955年被授予開國少將,後在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3歲便參加了紅軍,16歲成為我黨一員,而後跟隨部隊長征。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尤太忠在陳賡大將的386旅擔任連隊指導員,曾率部先後參加七亙村伏擊戰和長生口伏擊戰,因作戰出色受到了團領導褒獎。並轉任772團2營8連連長,先後參與了榆社戰鬥,神頭嶺伏擊戰,響堂鋪伏擊戰。戰後又因功升任3營副營長。
解放時期,尤太忠成為王瘋子王近山麾下“三劍客”之一。他用一場血戰汝河,讓劉鄧牢牢記住了他。
正是他率領的6縱16旅在大小雷崗牢牢拖住敵軍四個師的追擊,使得劉鄧大軍成功渡過汝河 並順利挺進大別山。事後,劉伯承元帥還留下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名言。
而後尤太忠又先後率部參加了襄樊,淮海,渡江以及挺進大西南等戰役。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同樣也留下了他的足跡,尤太忠先後指揮所部參加了五次戰役,金城防禦戰以及上甘嶺戰役。
第八位 廖政國
廖政國,河南息縣人,新中國開國少將。
17歲參加紅軍,並加入了中共。先後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作戰,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等戰鬥,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跟隨部隊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廖政國進入新四軍。為了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廖政國率部化身“江南抗日義勇軍”,與盤踞在上海的日軍一決雌雄。
甚至他曾率部直插日軍佔領的虹橋機場,成功燒燬日軍四架飛機,並順利撤離現場。而後在給部隊講解新型手榴彈時,手榴彈突然被引燃,他毅然舉起手榴彈讓之在手中爆炸。因而,失去了一臂。不過,這樣並沒有影響其接下來的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廖政國變得更加驍勇善戰,更是有了“獨臂將軍”之稱。
他率部在豫東大地馳騁,實行大膽穿插,運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將國民黨軍打得潰不成軍。而後又率部參與了孟良崮,萊蕪,魯西南 ,淮海以及渡江和上海等著名戰役。
抗美援朝爆發時 ,廖政國率部參加了二次戰役,五次戰役等著名戰鬥。
結尾
以上就是近代八位河南籍名將,河南自古以來都是人傑地靈的中原腹地。
在國家危難之際,都會有河南人站出來。
為百姓守國門,為天下開太平。
你知道的名將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