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統計的10月份資料發現,所有貨幣的國際支付金額環比減少了4.39%。其中,美元的國際支付比例由9月份的39.45%,下滑至10月份的39.16%,但這個市場份額依然是全球最高的。
排序:美元第1、歐元第2、人民幣第5
排第二名的還是歐元,10月份的國際支付市場佔比為38.07%,比9月份的37.9%提升了0.17個百分點。雖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歐元所佔的市場份額僅相當於美元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能並駕齊驅。
但在國際支付市場,特別是“得益於歐元區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歐元佔據的市場份額經常處於全球第二的位置。有時甚至可以反超美元,短期內升至全球第一名,成為“除美元之外,最為成功的國際化貨幣”。
第三名還是英鎊,10月份的國際支付比例提升至6.41%,比9月份的6.06%,提升了0.35個百分點;日元排第四名,10月份的國際支付比例小幅提升至2.9%。有意思的是,在全球外匯儲備市場卻是“日元排第三,英鎊排第四”。
SWIFT統計的10月份國際支付市場中,我國人民幣所佔的份額下滑至1.85%,比9月份的2.19%減少了0.34個百分點,但依然超過了加元、澳元、港幣、瑞郎等,保持住了全球第五名的位置。
有意思的是,SWIFT公佈的資料還顯示:如果剔除歐元區內部國家之間的經貿來往,那我國人民幣的國際支付比例下滑至1.2%,排名也將下滑至全球第七名。這就從側面告訴我們,與全球其他國家、地區相比,人民幣在歐元區國家之間的經貿來往中較為突出。
法國是歐元區內“最大的人民幣交易使用國”,也是歐元區國家中“人民幣存款最多的”。還有德國和義大利,也是使用人民幣交易較為頻繁的歐元區國家——這三個國家也都曾宣佈將人民幣納入他們的外匯儲備中。
上述資料,僅是SWIFT體系之下的
最近幾年,多家媒體都報道了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序的各種資料,顯示發展速度較快。但SWIFT公開的數值卻總是在2%左右波動。這似乎表明,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序沒有明顯提升啊!
這主要是因為,SWIFT不是我國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唯一渠道”。除了SWIFT,我國還在積極加強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在國際市場中的應用。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10月底,CIPS系統的參與者提升至1243家,覆蓋了全球103個國家、地區的核心金融機構。
我國央行釋出的報告還顯示,去年我國CIPS系統處理的人民幣跨境支付金額同比增長了33.4%.到了今年第一季度,CIPS系統處理的人民幣支付金額增速高達82.6%,二季度的增長率更是達到了90.46%(如下圖)。
不久前,我國央行又與英國、日本、馬來西亞、土耳其的金融機構續簽了“貨幣互換”,斯里蘭卡等國則向我國提出了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意願,俄羅斯方面公佈的“中俄兩國間的交易中,人民幣也是越來越頻繁”……
這些都說明了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序,的確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而且這些成果主要是與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相關聯的。這就導致我們在SWIFT體系中的發展顯得相對停滯,整體在2%附近波動。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