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滅絕動物的名單上列著的一些動物,它們滅絕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自然環境本身,還是因為它們的肉好吃,人類大肆捕殺它們並致使它們滅絕。
而在今天,滅絕的不僅僅是這些好吃的動物,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科爾伯特在他的書《大滅絕時代》中丟擲了正聾發聵的聲音: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叢集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
路上讀書今天就帶領大家穿越歷史的長河,一起去看看那些因為好吃而遭到滅頂之災的動物們。
◆ ◆ ◆ 這些動物因為好吃而滅絕了 ◆ ◆ ◆
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很是美味。美味到讓它瀕臨滅絕。如今大西洋中的藍鰭金槍魚數量僅有1970年的一半。儘管各國政府已經下令限制捕撈,以求能儲存一定數量的金槍魚,保證它們的生產速度高於捕撈速度。
但是大西洋的藍鰭金槍魚數量卻並沒有回升,甚至一直在縮減。而原因:根據皮尤慈善信託和MedReAct.org的調查,僅去年一年,當局便在義大利,西班牙,突尼西亞查獲至少186噸非法捕撈的金槍魚。
換句話說就是,漁民們所捕撈的金槍魚要多於規定。這就導致相關法律不可能讓金槍魚數量回升。這不僅對自然保護者來說是個壞訊息,而且對非法捕撈行業也產生了威脅。
作為美味的金槍魚壽司最好的食材,藍鰭金槍魚是如此珍貴,以至於漁民們不惜用盡全力去捕撈它們。舉個例子,義大利當局在3月的一次行動中,破獲了一起藍鰭金槍魚走私案。案件涉及近38噸非法捕撈的藍鰭金槍魚,價值30萬歐元。
渡渡鳥
渡渡鳥,或作嘟嘟鳥(Dodo),又稱模里西斯渡渡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7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
斑驢
在1830年英格蘭一度興起用斑驢拉車的風氣。斑驢由於肉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物件,但原始的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
直到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他們採用套索、火器等裝備進行瘋狂的獵捕,還大肆劫掠、貯藏、盜運斑驢的皮張。當時歐洲人看到如此美麗的動物都倍感興趣,一時間斑驢標本價格昂貴,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歐洲人對斑驢大開殺戒。
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能見到斑驢了。作為一種野生動物,斑驢的個性十分倔強,早年人們不得不用“桀驁不馴”和“寧死不屈”形容它的性格。
1860年,一頭飼養在倫敦動物園的斑驢,因不能忍受長期的禁錮,奮然撞牆而死,舉世震驚。世界上最後一頭斑驢是飼養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動物園的一頭雌驢,她孤苦伶仃地活到1883年,便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滅絕。從此,地球上再也沒有斑驢的蹤跡了。
澳洲小兔猼
兔猼屬原來數量很多,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到處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由於它們的肉味鮮美,很早就遭到了人類兇狠的捕殺,特別是歐洲移民進入澳洲後,它們更是厄運當頭,人們不但大量捕殺它們,還到處開墾草地做植作物。
兔猼在失去家園的情況下,無處覓食,不得不偷食莊稼,這更增加了人們捕殺它們的理由,人們開始把它們當成害獸,見到就殺。在人類的狂捕濫殺之下,小兔猼在1890年全部被人們趕盡殺絕了。
恐鳥
恐鳥一般被認為在18世紀中期數量飛速下降,到了1800年代幾乎蹤跡全無,估計於19世紀50年代左右徹底滅絕,但直到20世紀仍有一些未被證實目擊報告顯示,仍有零星的恐鳥躲藏在紐西蘭某個偏僻的角落.
雖然一些人認為恐鳥的數量在人類到達前便已經開始減少,不過恐鳥的絕種主要還是認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亞祖先的獵捕和開墾森林有關。在人類抵達之前,恐鳥的主要獵食者是哈斯特鷹,世界最大的老鷹之一,也絕種了。
通常來說,物種滅絕事件能夠在物種的遺傳史中表現出來;當一個物種的數量縮小時,他們就失去了遺傳多樣性。但是研究者透過分析,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恐鳥的種群數量瀕於崩潰。
事實上,科學家認為,正相反:過去的4000年中,恐鳥的數量在他們滅絕之前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恐鳥的種群數量在波利尼西亞人到來的時候甚至還在緩慢的增長。但不到兩百年之後,這種鳥類已經消失了。在它們的基因中,沒有任何痕跡能表明它們即將滅絕。
艾倫托夫特說,“一瞬間恐鳥還在,下一瞬間就沒了。”
特雷弗·沃西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福林德大學的進化生物學、恐鳥研究專家,他說,論文中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證據,表明了人類是導致了恐鳥滅絕唯一因素。“不可避免的結論顯示,這些鳥並沒有‘衰老’,沒有進入它們種系的衰退期。相反,在人們遭遇並消滅它們的時候,恐鳥的種群狀態還相當健康強壯。”
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就算是艾倫托夫特團隊的“嚴謹的資料”可能也不會為這場爭端——人類在恐鳥滅絕中的作用——劃下定論,因為“總有些人堅持一種信念,覺得人類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爪哇虎
20世紀70年代印尼爪哇島的動物園還有4只爪哇虎,均為雌性。1983年6月,最後一隻人工圈養的、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年邁的雌性爪哇虎在雅加達的動物園去世了。1988年,印尼政府沮喪而無奈地正式宣佈爪哇虎也已於80年代滅絕,這是印尼繼1937年巴釐虎滅絕之後又一個虎種的絕跡。
因為人們相信爪哇虎可以入藥和食用,這導致了它們的滅頂之災。
南極狼
1833年,英國政府對殖民到福克蘭群島,這加速了南極狼的滅亡。英國人的侵入並沒有使當地牧人停止對南極狼的捕殺,而是和同樣對狼恨之入骨的侵略者一起組成了強大的滅狼隊伍。他們用英國人帶來的槍支對付南極狼。南極狼已經被當地的牧人和英國人徹底消滅了。
南極狼的滅絕,當地的食草動物和齧齒類動物迅速繁殖,數量日益增多。它們大量啃食,破壞草場,使原來豐美的草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沙化土地,失去草場的牧人不得不另尋他業。
◆ ◆ ◆ 因禍得福的物種 ◆ ◆ ◆
當然人類這麼愛吃也不是全部沒有好處,我們有必要要提一下矮種馬這種動物,它們就因為肉好吃而被人們馴服圈養,從而逃離了滅絕的危險。
◆ ◆ ◆ 大滅絕時代 ◆ ◆ ◆
全世界有794多種野生動物由於缺少應有的環境保護而瀕臨滅絕,76科300餘種植物瀕臨滅絕,以上資料只是目前人類所知,不知道還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種正在消失。
美國記者、科普作家伊麗莎白•科爾伯特在其紀實作品《大滅絕時代》中說,今日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最大“貢獻”,可能就是碳排放量的急劇增加。不過,就如科爾伯特所言,排放的數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速率。
前工業革命時代,人類的碳排放完全可以經由岩石風化等自然作用消弭而達到長期平衡,但今天的自然作用完全跟不上碳排放的速率。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持續推高地球表面的溫度,進入海洋則使海水變酸。
海水變酸的惡果目前已經顯現,那就是大量“鈣化者”生物,比如珊瑚和其他貝類種群數量的驟減,而任何生物種群數量的驟減都將引起整個食物鏈的劇烈震盪。
相比於前五次滅絕時代,此次的叢集滅絕充滿了人的影子,而人為造成的動物滅絕的連鎖反應勢必會反彈到人類身上。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