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可能有很多欲望和想法,如果沉下心,踏實幹好一件事情,往往就足以開啟局面了。但問題在於,我們往往這也想要,那也想要,相當於同時要解多道難題,但資源不夠,精力分散,火力不夠猛,自然也就解不出來。
這是Scalers在《刻意學習》中說的話,正好說中了我的問題——慾望和想法太多,想學理財、攝影、寫作、拍影片……對心理學知識很有興趣,對研究佛法、自我成長的書也很有興趣……這也想要,那也想要,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就拿看書來說,看完不管是寫讀書筆記,還是寫書評,其實每本書只要抓住幾個重點就好了,但我每次都會覺得這句話也好,那句話也好,無法取捨,也不善於歸納概括。
就如《刻意學習》這本書,我原本想選幾個點寫寫感悟就好了,但最後還是無法捨棄摘取出來的內容,所以,乾脆全部記下來。
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持續地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因為我們目前的分析認為它是靠譜的、值得做的,或者是應該做的。而不是因為我做了這件事情,大家會覺得我很牛,所以才去做。
我在微頭條寫作經常是三天打魚、四天曬網,原因就是看到閱讀量和點贊量高時,就會興致勃勃地寫上幾天,看到閱讀量寥寥無幾時,就不想再寫了。其實我既然選擇了閱讀和輸出,選擇了將文字釋出在頭條,就不要在乎是否有人看,堅持寫下去就好。
假使我們最終排除一切困難做出了一些事情,回望起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通往結果的道路上的諸多風景,是在開始行動之前看不到的。
十幾年前,我失業在家,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那時我看到勞動局有一些針對失業人員的免費培訓,於是,我就去報名參加電腦操作培訓。有一天我遇到一位當營業員的鄰居,她知道我失業了,問我在忙些什麼,我說在上課學電腦操作。她不解地問:“學這個有什麼用?”當時我也答不出來。但沒過多久,我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應聘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熟練操作電腦。我們經常說“做這個有什麼用”“學那個有什麼用?”那是因為我們還沒做到,還沒學會,所以在當下是看不到有什麼好處的。只有在我們做到了或學會了某件事後,與那件事有關的機會才會慢慢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等×××再×××”是一種惰性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形成習慣之後會失去控制,侵蝕自己的一生。
人們經常說“明天會更好”,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將來。“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等下個月再說”“等我忙完了再說”,這也是我的現狀,我經常把該做的事情一再往後拖,等到了該開始的時間,我又藉口還有忙不完的事,仍會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從現在開始,不能再拖延了。
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和目標,不敢取捨,既要光鮮亮麗的繁榮,又不願承受黑夜漫長的孤苦。只會陷入泥潭般的糾結:夜深人靜打雞血,濃度高,情緒盛,想要多努力;轉眼天亮沒起來,照樣走老路。
這段話狠狠地戳中我的痛點了,這簡直就是在說我:一看到別人在某方面很厲害,例如看到有些朋友的攝影水平很高;有些朋友很會賺錢;有些朋友的頭條的粉絲達到了幾萬;有些朋友懂得很多養生的知識……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向別人學習,但每次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幾天又打回原形。
所以說,有清晰的價值觀和目標很重要。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人活著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目標。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要持續做一件事情,我們能做的也就是把這件事情排到足夠高的優先順序,不斷提升這件事情的權重,直到我們能夠確保這件事情的完成。
我覺得我的大半生是被一個詞害慘了,這個詞叫“多才多藝”。不知從幾歲開始,也不知受哪個人還是某本書的影響,我的信念中認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是很了不起的,我也應該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所以,我什麼都想學,但什麼都是淺嘗輒止,最後沒有一項專長,什麼都拿不出手。現在明白過來了,只有持續專心地做一件事,才能確保有所收穫。
貧窮和無能都是場景,身處其中不去改變,就必然會習以為常;一旦適應了以後,要掙脫出來就很難,反過來硬說成是一種幸福,我無法接受。
我想起海靈格說過的一句話:“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對有些人來說,即使再貧窮和無能,他都感覺不到痛苦,因為他習慣了躺平在那個舒適圈內,並不需要做出努力,只要保持現狀就好了。而讓他從舒適圈中跳出來,去追求更幸福的生活,那就意味著要對自己負起責任來,要面對新的難題。
道理我都明白,現在就看我這隻溫水中的青蛙能不能鼓起勇氣從溫水中跳出來了。
有想做的事情,但是又沒有行動。看到他人讀了許多書,於是想自己也要多讀書,但是卻只開了個頭,沒有持續;看到他人寫了好文章,心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開始寫文章,然而卻沒有任何行動,連Word都沒有開啟;看他人年復一年地堅持,但是想到自己要用一年時間重複做一件事情,頓時備感焦慮。
這段描述好像就是在說我,我也是見證了很多人年復一年地堅持努力,而自己一直在想也要這樣做,但就是沒有行動。就像有時做噩夢一樣,想著要睜開眼睛,想要大叫一聲,掙扎著起來,但整個人都動彈不得。我想,要緩解這種看到別人努力而自己不行動的焦慮,應該就是行動起來吧。
少年,讓一部分事情先做起來。不要等到某個所謂的時刻再開始,而是要在開始中捕捉你那所謂的某個時刻。
記得某個心理學作家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總是對眼前的生活不滿意,卻期望熬過眼前這些“艱辛”的小日子,等待著某個大日子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我們會發現,那些渴望翻轉我們人生的大事,永遠也不會來到。”世上不存在那個扭轉乾坤的大日子,要想改變自己,只有從當下開始。我已經不是少年了,但現在開始應該為時不晚吧。
學習是反碎片化的。如果你整天都活在碎片裡,就像你買了一箱餅乾,裡面沒有一塊是完整的。那你吃著這些餅乾碎片,和吃渣有什麼區別呢?
是啊,碎片化的資訊除了消耗我們的時間,增添我們的焦慮,令我們的專注能力下降以外,真的很難讓我們得到提升。
時間和金錢的稀缺往往是同時存在的,除掉工作上的時間,其實真正用於提升能力和思考學習的時間幾乎為零。但是你在工作上的成長,能力的提升以及潛在的發展機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你對於自己成長的投入和訓練。
這好像是當下年輕人面臨的矛盾。當他們選擇一份有挑戰性的、個人能得到一定成長的工作,就要付出比普通職業更多的時間(加班成為常態),這樣他們在工作之餘就很少有時間投入到提升自我中。而選擇普通的職業,工作能讓他們成長的機會可能較少,但工作之餘就會有更多的時間用在自己身上。那麼,是選擇有機會得到成長的工作?還是選擇有時間提升自我的工作呢?如果他們擁有的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業餘時間就一定會用於提升自我嗎?
如果純粹花錢買一個東西,那根本不叫投資自己,那隻能叫消費。投資自己一定是去用時間換來一些別人無法替代的競爭優勢。
買了課程不聽,買了書不讀,聽了課、看了書不用,那就是白花錢了。花錢、花時間了能得到回報才叫投資。
如果你要糟蹋自己的話,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這句話就像罵人的話。被罵的人可能會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我就是要破罐子破摔,不用你管。第二種是: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啊,我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果我是一爛泥,沒有人能扶我上牆,所以我不能再糟蹋自己了。
相互矛盾是自我內心痛苦的主要來源之一,比如你又想要高收益又要穩定無風險,這就是相互矛盾的。
人人都想魚和熊掌兼得,但只能取其中一樣,心裡就會糾結,就會產生痛苦。
對於拖延,你要做的就是趕緊去執行,馬上開始行動,少一些矯情和糾結,五分鐘能做完的事情馬上就去做;五分鐘做不完的馬上先做一點點。
在《考試腦科學》中提到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叫伏隔核的部位,只要對這個部位進行刺激,就能讓人提起幹勁來。所以,只要感覺自己提不起勁,什麼事都不想做的時候,就要做點事刺激伏隔核,慢慢地就會有幹勁做事情了。例如大掃除,雖然剛開始不想動手,但只要開始打掃,就會越幹越來勁,最後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所以,越不想做時,越要趕緊行動起來。
我的文字來自我的行動。同樣地,我也希望讀到這裡的你,能為自己多做點事情,否則這些文字,對你毫無意義。
這是作者在全書結尾的最後一句話,對我這種每次讀書只是過過腦癮的人來說,提醒得太及時了。
我是讀了作者的另一本書《持續行動:從想到到做到》,才又找到《刻意學習》這本書來讀的,讀完這兩本書,我也決定重新把閱讀和寫作撿起來的。我的目標是先堅持10天,再堅持100天,接著堅持1000天,在頭條日更讀書感悟。
寫到這裡,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目標——10天,正向100天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