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多月由於在白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等接壤邊境聚集了大量的中東國家難民,想要從白俄羅斯進入到上述國家,再進入到歐洲,立陶宛和波蘭政府派出大量軍警加強了邊境的管控,圖片裡就是波蘭軍隊騎兵在邊境上巡邏,防止中東難民滲透。
從馬的體型上看是典型的歐洲馬種,也就是奧運會馬術比賽用的那種,它們歷來都作為歐洲騎兵的主要那種,但看官們或有疑惑,這都2020年代了各種輕型戰鬥車輛有都是為啥還要騎馬巡邏呢?
其實,不但是波蘭還保有騎兵,就是法國和德國這樣早已經實現機械化的先進陸軍也有上千匹軍馬在服役。
比如說,較早前法國陸軍第27山地旅在阿爾卑斯山(靠近德國)進行了山地戰演習,在演習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科目,就是在地形地貌環境的限制車輛難以通行情況下,法軍山地旅要使用大批的騾馬進行後勤補給運輸和部隊陡峭山地間機動,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使用的軍騾馱運了兩具“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器、支架和光學瞄準系統,而山坡的陡峭程度可能已經超過了60度,要是由人揹負這些裝備實在是難以攀爬,唯有軍騾攀爬速度較快。
軍騾與“虎式”攻擊直升機同框,最古老與最現代並存。
我們都知道,役騾和役馬在軍隊中服役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了,古時候哪個國家的馬匹多就表明這個國家的軍隊戰鬥力是很強大的,因為馬的奔跑速度遠遠超過人,並且負重力也比人大的多,如果對方都是重甲騎兵,就會給己方徒步步兵方陣造成很大的衝擊力和殺傷力,比如說:蒙古騎兵能佔領歐亞大面積土地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古代農耕文明對遊牧民族的騎兵確實防禦困難,正因為騎兵相對於步兵的高速機動和強大作戰能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騎兵一直都是各國軍隊當中的主要軍種。
至於說役騾,因為它的負重耐力要比馬強一些,同樣負重100公斤的物資,騾子要比馬多走幾十公里不用歇息。
無獨有偶,德國國防軍山地部隊也配置了大量的役騾和役馬。
進入到了工業文明之後,隨著輕重機槍、火炮甚至是坦克、航空兵出現,在火器打擊範圍和密度提高後,騎兵的地位一落千丈,為了保持部隊機動性,工業化國家開始大量裝備機械化、摩托化車輛和裝備,軍隊的先程序度等級也出現了劃分。
波蘭騎兵在二戰時的悲壯!
軍隊騾馬化代表著落後,說明這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很低,而摩托化和機械化則是現代化軍隊的象徵,更是國家工業化的體現,但是軍騾和軍馬並沒有完全退出軍隊,即便是在一些工業化國家的軍隊當中也有相當的位置,德國是最早將裝甲兵和航空兵與步兵很好結合起來,協調作戰的軍隊,入侵波蘭時還嘲笑波蘭騎兵拿著長矛反衝擊坦克…。
但,這張“莫斯科會戰”德軍運輸隊使用騾馬在泥濘道路艱難前線的照片,與我們在二戰題材電影當中看到的德軍機械化兵團發動“閃電戰”的情景大相徑庭,這才是當時真實的德軍,二戰期間由於鋼鐵產量低,德國陸軍有50%的部隊是騾馬化,所謂機械化部隊也有許多是半機械化部隊,當時德軍有110多萬匹役騾役馬承擔後勤保障任務。
就是到了21世紀初,德軍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全機械化軍隊後,役騾役馬的保有量也在三四千匹左右,德國當然是各種軍用車輛製造大國,比如說:“野鼬鼠”空降車,但是在過於陡峭的南部和西南部山區,仍然要用到騾馬進行補給和騎行機動。
圖片裡這樣林密雪深的戰場環境,“野鼬鼠”也沒法機動,只有騾馬才能通行,所以說即便是最現代化的軍隊當中,畜力運輸也是必不可少的,某些時候還成了主導運輸力量。
其實,騾馬在山地作戰當中的運輸地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完全替代,其東西方軍隊都這樣,比如說:這張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運輸隊油畫,就是完全使用雲南矮馬馱運乾糧和彈藥,1979年時的我軍確實機械化程度不高,但當時參戰的後勤保障車輛也有四五千輛,基本滿足了境內部隊的運輸需求,當部隊進入到越南之後問題就出現了,越南的道路更差還被越軍破壞了不少,非履帶車輛很難透過,再加上車輛目標較大,還容易受到道路兩側越南特工隊的伏擊…所以,在我軍沒有完全控制的交戰地域,我軍也使用大批騾馬往前線輸送作戰物資,電影《芳華》當中就有這類橋段。
雖然專用的雪地摩托早已經普遍裝備到我軍最北方部隊了,但戰馬在冬季巡邏當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軍目前還在邊防團營建制中保留幾個騎兵營連的編制。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這是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在《孫子兵法.虛實篇》當中留下的名句,現代戰爭當中也同樣適用,在道路極其惡劣的地形地貌當中,既要有直升機可以實施“空中蛙跳”,有必要配備役騾和役馬,古老與現代相結合才能應付各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