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總是隨著利益要求變動,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完全掌控局勢。美國一心維護霸權,精心準備了“民主峰會”,或也只是“最後的晚餐”;美國將日本視作附庸,日本也不總是讓美國為所欲為;美國還想調和英法關係,英法矛盾卻在不斷加劇。
12月4日,讓我們關注這幾件大事。
一、拜登舉辦民主峰會遭質疑。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出,如果美國決定要尋找違反國際法的國家,那麼美國應該從自身找起。
的確,美國才是違反國際法最頻繁的國家,近一段時間,美國反覆渲染“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實際上,美國才是實打實的侵略者,阿富汗、伊拉克等小國的戰火就是明證。
如今,拜登糾集多個國家,想要舉辦所謂的“民主峰會”,同樣顯得諷刺,美國的“民主畫皮”,早就被撕扯得一乾二淨,而且還是美國自己動的手。2020年的美國大選,其民主性、公正性受到來自特朗普本人的質疑。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更是證明,美國所謂的民主,不過是一個幌子。
而今,拜登舉辦民主峰會,不過是出於冷戰思維,再次拉幫結派,以孤立對手。歐盟雖然決意參加,但這也不過是最後的晚餐,一些小國也心知肚明,拜登這是在繼續要求其他國家站隊。
然而,冷戰時代已經結束,拜登想要打造新冷戰格局,有三點不得不正視:1、盟友對美國越來越離心離德,包括歐盟;2、美國走上下坡路,想要拉攏其他國家,美國越來越難拿出實際的好處;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別說是其他國家,美國自己都無法與對手脫鉤,要求印太國家站隊,美國難以實現預期。
二、美日兩國軍方關係趨緊。
日本被認為是美國事實上的附庸,駐日美軍也沒少在日本橫行霸道,多年以來,面對美軍的騷擾,日本政府的表現相當軟弱,總是一副無可奈何姿態。因此大眾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作惡的是駐日美軍,賠償的卻是日本政府。
不久前,駐日美軍一架F-16戰機突遇故障,在日本上空丟棄了兩個燃料罐,對日本當地民眾造成安全威脅。按理來說,駐日美軍做出這類事件已經是家常便飯,但這次日本反應似乎有點激烈。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日兩國軍方關係因此關係突然緊張,在此背景下,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進行通話會談。
日本民眾對於美軍的行為相當憤怒,日本也向美方提出了交涉,無論是美日防長交談結果如何,可以看出,日本雖然堅定站隊美國、討好美國,日本對美國抗拒之心也日漸強烈。
日本利用美國的重視擴充軍事力量,實際上,日本也需要在“翅膀長硬之後”擺脫美國的束縛,成為一個不受限制的“正常國家”。岸田文雄上臺,日本對外侵略性更加明顯,美國一再縱容日本,未必沒有遭反噬之時。
三、馬克龍稱北愛邊界規則涉及“戰爭與和平”。
英國和法國明面上還是“夥伴”,但其實是一對“老冤家”。英國脫歐之後,英法漁業糾紛一直沒能得到解決,法國沒少對英國放狠話,英國也針鋒相對,絕不讓步。
然而,隨著英法矛盾的持續,馬克龍開始擴散英法衝突,竟然對北愛爾蘭問題指指點點。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聲稱《北愛爾蘭議定書》對歐洲的生存至關重要,歐洲不能妥協,這事關愛爾蘭的戰爭與和平問題。
後默克爾時代,法國儼然是歐盟的領導,在歐盟內部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在面對英國之時,歐盟展現出和法國共進退的傾向,這令英國不能不警惕。英國回擊稱,這些言論“具有煽動性且判斷失誤”。
英國用詞如此嚴肅可以理解,畢竟在英國脫歐之後,北愛爾蘭一心向歐盟,且因為邊界問題對北愛和愛爾蘭的割裂,北愛爾蘭脫離英國的意願也越發強烈。可以說,馬克龍這番發言直接戳中了英國的痛點,也隱含著對英國的威脅。
蘇格蘭時不時發表“獨立宣言”,英國再失去北愛爾蘭,可不真成“小不列顛”了。法國率領歐盟對英國姿態強硬,英國不得不考慮,自己會不會贏了法國,輸了北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