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德國戰敗,中國的參戰軍被改為西北邊防軍,徐樹錚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為徹底解決外蒙問題作準備。2月,徐樹錚派出一個旅的兵力,在大青山北進行軍事演習,並從西北邊防軍中選拔精銳積極備戰,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中國東北邊防軍第一師,計步兵二旅,騎兵一團,揮師出塞,向庫倫進發,拉開了中國軍隊收復外蒙的戰幕。
徐樹錚是典型的中國謀略型將領,外蒙古地域遼闊,中國軍隊實際上兵力不足,且軍械皆購置國外,徐定謀於“柔不可守“,“弱者示以強”,虛張聲勢,效仿孔明增灶,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張揚,自謂作左宗棠收復新疆之第二,直取庫侖。11月,徐樹錚將軍的部隊開進了烏蘭巴托,外蒙王公俯首稱臣。局勢初定,徐樹錚毫不手軟,隨即命令陳毅返回內地,否定《六十三條》,把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巴德瑪多爾濟請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對“哲布尊丹巴”加以軟禁。在威風凜凜的中國軍隊面前,外蒙古偽政權的高官們頓時沒了威風。並召陳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宣告》。在外蒙古撤消自治已具備相當有利的客觀條件之前提下,徐樹錚抓住有利契機,經過深思熟慮的準備,運用正確的策略方針,把握和推動時局,迅速和平地完成了撤治使命。
1919年11月17日,歷史永遠記住這一天,外蒙古正式呈請民國政府“情願撤消自治”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與協定,蒙古全境歸還中國。11月22日以《中國大總統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復舊制。同時取消《中俄宣告》和《恰克圖協定》,北京政府在庫倫設立“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由徐樹錚部在外蒙古駐防。徐樹錚情緒激昂,當即在庫侖寫了一首《念奴嬌·笳》:
“砉然長嘯,帶邊氣,孤奏荒茫無拍。坐起徘徊,聲過處,愁數南冠晨夕。夜月吹寒,疏風破曉,斷夢休重覓。雄雞遙動,此時天下將白。遙想中夜哀歌,唾壺敲缺,剩怨填胸臆。空外流音,才睡濃,胡遽烏烏驚逼。商婦琵琶,陽陶觱篥,萬感真橫集。琱戈推枕,問君今日何日?”
南方孫中山護法軍政府亦致電慶賀,孫中山對徐樹錚收復外蒙古作出了極高的評價:“比得來電,諗知外蒙迴心內向。吾國久無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外蒙糾紛,亦既七年,一旦歸復,重見五族共和之盛,此宜舉國歡欣鼓舞者也。徐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
蒙古全境重歸祖國,尤其是唐努烏梁海,早已被沙俄侵佔,也在這時迴歸祖國懷抱,中國的版圖在辛亥革命後達到最大的頂點!徐同時向當時的總理段琪瑞和南方革命政府孫中山先生髮電述職,孫中山先生收到來電後異常喜悅,並連忙回電慶賀他的大功。外蒙古的迴歸,不僅打擊了民族分裂勢力,保證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統一。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的迴歸祖國,是當年中國人民最喜慶的大事! 徐樹錚在外蒙古做了許多有益的事,對外蒙古的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均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如引種蔬菜、修建公路、開辦邊業銀行、創刊日報、登出外蒙官府欠中央政府的舊債、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等等
北洋政府用鐵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棄自治,外蒙古重新徹底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這種毫不留情的鐵腕政策卻使中國失去了外蒙古上層王公的人心,為蒙古後來的分離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