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明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時間表之後,這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也將深刻影響其發展路徑。
就城市而言,一個城市在實現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單位GDP所帶來的碳排放量或能源消費量越低,那麼意味著城市的低碳發展水平越高。
近些年來,北京持續開展能源結構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在這些行動之後的北京,目前在碳排放方面的情況究竟如何?
北京人均碳排放量多年來持續下降
根據中國碳核算資料庫(CEADs)顯示,在全國30省市當中(無西藏資料,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北京2019年碳排放量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0.81%,人均碳排放量4.09噸,均位居第28位。CEADs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方式是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計算方法,即根據能源消耗資料和排放因子計算得出。
2019年中國部分省份碳排放量佔當年全國總量的比重。圖/新京報製圖
在全國範圍內,碳排放總量與人均碳排放量雖然有所減緩,但仍然保持著一定增長的趨勢。與之相反,北京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已經連續多年呈現下降趨勢,並且人均碳排放量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2000年-2019年全國與北京的碳排放總量、人均碳排放量趨勢。圖/新京報製圖
同樣,反映在單位GDP的碳排放量,也就是碳強度(碳排放量/GDP)上,北京的碳強度明顯優於全國,呈現更好的低碳發展狀態。雖然全國和北京的碳強度均呈現下降趨勢,但北京碳強度與全國碳強度的比值,自2010年之後明顯降低,從2010年的0.36下降到2019年的0.25。
2010年-2019年,北京與全國碳強度變化趨勢。圖/新京報製圖
從能源消費量上看,雖然北京仍然保持著上升的趨勢,比如從2010年-2019年,北京的能源消費量從6359.49萬噸標準煤上升至7360.32 萬噸標準煤,但其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由1.76%下降至1.51%。
2010年-2019年,北京能源消費總量與其佔全國總量比重的趨勢。圖/新京報製圖
據研究表明,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間普遍存在“倒U型”的庫茲涅茨曲線現象, 即隨著人均GDP水平提高,碳排放水平先增至峰值然後再下降。根據2000年以來資料顯示,北京自人均GDP達到6萬元之後,其人均碳排放基本上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2000年以來,北京人均碳排放量與人均GDP的關係圖。圖/新京報製圖
北京第三產業能源消費量佔比持續上升
根據目前實現碳達峰國家的經驗看,在產業結構上,除波蘭外,1996年以後所有實現碳達峰的發達國家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65%以上,美國等一些國家的比重甚至接近80%。可以說,第三產業佔比遠超過第二產業佔比,主導產業大多以高加工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主,使得這些國家在實現碳達峰時,其碳強度也相對較低。
具體到北京與全國的產業結構及能源消費總量的對比來看,北京的情況與上述實現碳達峰的國家產業結構較為相似。2018年,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量的80%以上,能源消費量佔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50%以上。而全國產業結構上以第三產業為主,但能源消費仍然集中在第二產業上。
這樣的產業結構也意味著,北京已經基本完成低碳轉型之後,未來脫碳的重點,將更加集中於諸如交通、城市運營(如建築)、能源結構和個人消費等方面。
2018年北京與全國產業結構及其能源消費佔比情況。2019年全國統計資料缺乏三大產業能源消費量資料,因此採用2018年資料作為對比。同時,北京能源消費資料中除三大產業外,另有“生活消費”的能源消費量統計資料,全國統計資料並無此項,因此該圖中,北京三大產業能源消費量佔比之和小於100%。圖/新京報製圖
2010年-2019年,北京三大產業及生活消費的能源消費量佔比趨勢。圖/新京報製圖
因此,按行業能源消費量來看,2018年,北京的製造業、電力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及交通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能源消費量佔全市總量近58%。尤其是交通領域的能源消費量佔比,遠高於全國水平。
2018年北京及全國部分行業領域的能源消費量佔比。2019年全國統計資料缺乏各行業能源消費資料,因此採用2018年資料作為對比。圖/新京報製圖
此外,從能源結構上看,經過多年的“去煤化”,煤炭在北京的能源消費量佔比中明顯較低。2010年,北京能源消費中有將近30%來自煤炭;到2019年,其佔比已經下降至1.81%。而從全國範圍內來看,煤炭仍然是能源消費的主要來源。從2010年到2019年,煤炭在全國能源消費量的佔比下降僅為11.5%。
2010年-2019年,北京與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變化。該圖中,北京的“ 其他能源”包括統計年鑑中的“一次電力”、“其他能源”和“電力淨調入(+)、調出(-)量”,全國統計資料僅包括前兩項。圖/新京報製圖
可以說,北京的產業結構及能源結構調整、轉型是其在碳排放方面取得較好發展態勢的重要因素,未來需要深入探索其他領域的減碳措施與方法,為全國其他地方實踐碳達峰、碳中和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資料來源:中國碳核算資料庫、中國統計年鑑、北京統計年鑑。
編輯 | 張笑緣
校對 |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