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廣發證券,尉凱旋)
一、覆盤與展望:基建投資低增速但仍有發力必要, 綠色建築是未來方向
(一)回顧:基建投資不及預期,地產下行壓力增加,Q3 微觀資料回落
1. 基建鏈:基建投資有望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建築業PMI維持高景氣
在後疫情時代,基建投資逐步恢復,Q3略有下降:2021年1-4月廣義基建投資累計 額同比增長16.91%,但Q3後期表現略有回落。2021年1-10月廣義基建投資累計額 同比增長0.72%,相較2020年同期下降2.29%;狹義基建投資累計額增長1.00%,相 較2020年同期增長1.30%;基建投資持續平穩增長,Q3表現略有下降。 自2021年1月以來,建築業PMI始終保持在枯榮線以上高位;2021年10月,建築業 PMI達56.90%,較上月下降0.60pct,建築業PMI維持高景氣。此外,2021年10月 建築業新簽訂單PMI為52.30%,較上月增加3.00%,2021年新簽訂單PMI均在49% 以上,不改基建投資平穩增長的大趨勢。
(1)後疫情時代基建投資全面回暖,“十四五”階段有望延續平穩增長態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1年1-10月廣義/狹義基建分別累計投資15.22/12.43萬億 元,同比分別增長0.70%/1.00%;10月單月廣義/狹義基建分別投資1.81/1.49萬億元, 同比分別下降4.83%/2.53%,下降速度相比前三月有部分提升,說明後疫情時代基 建投資有全面回暖的趨勢。 我國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整體呈現“V”型增長, 2020H1受到疫情的影響,增速一度轉 負;2020H2,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累計增速由負轉正;進入2021年,伴隨疫苗接種、 疫情進一步好轉、經濟開始復甦等趨勢,基建投資全面回暖,累計基建投資增速呈 現“倒V”型增長,累計增速重回兩位數,2021年Q1增速達到26.76%,Q3增速略 有下降,恢復態勢顯著。
(2)建築業PMI維持高景氣,企業訂單持續回暖 自2021年1月以來,建築業PMI常保持在60%左右的枯榮線以上高位,2021年10月, 建築業PMI略有下降,但仍持續高於56%。2021年10月,建築業PMI為56.90%,環 比下降1.04pct,延續高景氣;其中,建築業新訂單PMI為52.3%,環比增長6.09pct, 於枯榮線以上企穩。未來,“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基建及相關領域的推進或為建 築業後續補充動力。建築業PMI是觀察建築行業景氣度的重要前瞻指標之一,共設6 個細分指標,包括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業務活動預期、投入品價格、銷售價格和 從業人員。其中,新訂單和商務活動指數相對重要;從微觀角度看,新訂單指數相 比於商務活動指數能更好的反應未來建築企業的發展趨勢。 建築業PMI指數相對於建築業總產值具備前瞻指示作用,新訂單PMI契合建築業簽訂 合同額同比增速的變化趨勢。
為觀察PMI指數對業內情況的指示作用,我們將PMI 資料平滑,取當月資料以及前後各1個月資料的移動平均值。從歷史資料上看:
(1) 在疫苗全線接種前,平滑後的建築業PMI指數領先建築業總產值同比增速1~2個季度, 且領先幅度有縮窄趨勢,即建築業總產值相對於建築業PMI指數的兌現能力在加強; 疫情來臨期間,宏觀經濟受到較大沖擊,PMI指數的前瞻指示能力被削弱,同總產 值的變化趨勢走向當期契合;後疫情時代,2021Q1總產值相對於PMI指數出現偏離, 與2020年同期基數較小造成同比增速提高有關;預期在未來宏觀經濟走向復甦、總 產值兌現能力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建築業PMI指數將被賦予更為精準、及時的前 瞻指示能力。2021Q2和Q3總產值略有增加,逐步回升至疫情前。
(2)自2017年開 始至疫情來臨之前,平滑後的建築業新訂單PMI指數領先建築業訂單同比增速約1~2 個月,是建築企業的重要前瞻指標;疫情來臨後至今,新訂單PMI指數逐漸與簽訂 合同額同比增速的變化趨勢契合,指示作用明顯;目前,新訂單PMI指數自2021M1 以來持續回暖,均在49%,其中除M9外,均在50%以上,有望持續保持於枯榮線之 上。
2. 地產鏈:前10月整體增速下滑,地產後週期行業承壓
2021年1-10月房屋銷售面積增速為7.3%,環比1-9月下降4.0pct,增速持續下降; 2021年1-10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為-7.7%,環比1-9月下降3.2pct,增速從今年7 月份開始轉負後,已連續4月為負值;2021年1-10月房屋竣工面積增速為16.3%,環 比1-9月下降7.1pct,增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10月房屋銷售、新開工、竣工 面積同比增速分別為-21.3%/-20.9%/-48.9%,均較9月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竣工端 承壓預計將為地產後週期行業帶來一定衝擊。 2021年1-10月地產開發投資增速7.20%,較1-9月下降1.6pct,地產投資仍維持高位, 預計主要由建安投資驅動,1-10月房屋施工面積增速7.1%,較1-9月下降0.8pct,不 過後期地產投資受土地購置支出的滯後影響可能有所放緩。
3. 公司層面:21Q3業績增速持續下滑,龍頭企業訂單增速放緩
2021年前三季度建築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494.80億元,同比增長21.88%, 增速較20年前三季度上升8.83pct,較19年前三季度上升5.73pct。2021年前三季度 建築行業上市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403.61億元,同比增長20.93%,增速較20年前 三季度上升20.5pct,較19年上升12.6pct。2021年前三季度建築行業營業收入及歸 母淨利潤表觀增速較高,主要由於2020年同期基數較低。 單季度看, 21Q1/21Q2/21Q3收入分別變動56.7%/17.2%/8.2%,21年Q1營收增速 水平較高,Q2增速有所回落,Q3增速進一步下降; 21Q1/21Q2/21Q3歸母淨利潤 分別變動75.4%/14.2%/3.5%,21年Q1業績實現了增速的大幅上升,Q2業績增速恢 復到往年較為平穩的水平,Q3業績增速持續下滑。
(二)展望:專項債逐漸落地,基建仍有發力必要,但是綠色建築才是 未來方向
1. 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在,基建發力十分必要仍然存在
基建投資作為GDP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基建穩增 長的預期仍然存在。從基建資金的供給端看,近年來邊際變化最大的為地方新增專 項債,同比增速持續提升,由2017年同比增速2.7%提升至2019年同比增速57.3%。 21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已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8986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2167 億元,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已達61%,8月以來發行進度明顯加快。10月-11月專項債 繼續保持較快增速,但是因為傳遞時滯的原因,導致目前基建投資增速還未出現明 顯起色,展望2022年,我們認為專項債對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有望在今年年底及 2022年上半年顯現。但是未來基建投資增速或將維持在低增速,難以回到之前的高 增長,但是環比層面預計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
2. 未來趨勢:勞動力成本持續提升,新型建築模式將月見收益
傳統建築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勞動力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速放緩、老齡化程度加劇,廉價勞動力已不再成為我國工業、 製造業的核心優勢,隨之而來的是勞動力數量的不斷下降和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2020年從事建築行業農民 工數量的佔比為18.3%,同比下降0.4pct;該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為4699元,此項 指標在近年來一直維持向上增長的趨勢,與2010年相比該收入已增長超過141.47%, 遠超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50歲以上的農民工比例在不斷攀升, 人口老齡化已經滲透到一線的技術工人層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二、投資主線一:建築租賃公司正逐步加速發展,替代帶來的滲透率提升改善了下游需求
(一)高空作業平臺: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競爭放緩租金價格回升
1.替代腳手架,成本優勢逐漸顯現
高空作業平臺主要應用於房屋修繕、外牆修繕等場景,相比於傳統新建建築領域, 本身偏建築後周期,自身的週期波動性較小,需求相對穩定。但是行業更多的增量 主要來自於兩點,一個是銷售轉租賃,另外一個是高空作業平臺對傳統腳手架的替 代,最後一點也是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發展最快的原因。 其實相比於傳統腳手架,高空作業車的裝置租賃費要高出很多,但是卻節約了大半 的人工費用,在綜合成本上具備優勢。
假設一個總工量為需要100副傳統腳手架整體 施工4個月的專案,並設定人工費用為5000元/人/月。相比於腳手架,高空作業車節 約了裝置的安裝時間,總工期少於4個月;根據《腳手架安全操作規程》規定,腳手 架須至少3人以上配合操作,而高空作業車一般僅需1人即可勝任;租賃費方面,腳 手架租賃費一般是100元/月,10米以下的剪叉式高空作業車租賃費是3500元/月(華 鐵大黃蜂報價)。綜上,二者的總費用分別為604萬和340萬,高空作業平臺具備整 體成本優勢。
2.保有量與歐美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從人均保有量來看,根據華鐵應急在年報中披露的資料,2019年美國/歐洲十國高空 作業平臺人均保有量約20.06/8.45臺每萬人,遠高於中國人均保有量的0.86臺每萬 人;從產品滲透率來看,2019年美國/歐洲十國高空作業平臺產品滲透率(裝置臺數 與GDP之比)約 3.07/1.99臺每億美元,高於中國產品滲透率0.84臺每億美元。
對標歐美成熟市場,人均保有量差距較大,即便是考慮到我國農村人口較多,但是每 萬人的人均保有量還是不足2,和歐美差距明顯。其中歐洲人均保有量低於美國主要 因為歐洲的高層建築較少,而我們國家的建築結構型別更趨近於美國,所以再進一 步對比目前中國和美國,美國高空作業平臺總保有量約65.9萬臺,而國內不足20萬 臺,但是按照國內建築業對高空作業車的需求是要強於美國的,長期看我們認為國 內高空作業車需求量將超過美國,中國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增長空間較大。
3.市場分散但集中度在不斷提升,競爭放緩租金價格回升
根據宏信建設招股說明書資料,中國裝置運營服務的市場規模(按收入計)由2016 年的人民幣4879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7554億元,複合增速為11.5%。隨著市場參與 者的進一步最佳化和整合、服務質量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裝置數量的增加,預計 中國裝置運營服務的市場規模(按收入計)於2025年將增加至15130億元,2020年 至202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4.9%。中國的整體裝置運營服務市場極為分散,按收入 計,2020年的前三大參與者合計僅佔市場總規模的1.2%,逾15000名中小規模的參 與者佔據餘下的98.8%市場份額。
(二)鋁合金模板:“以鋁代木”帶動滲透率提升,需求旺盛行業保持 高增
鋁合金模板行業的產業鏈關係較為明晰,上游為鋁擠壓型材行業,其中與鋁模業直 接掛鉤的為建築鋁型材下屬的模板鋁型材行業;下游則由建築業直接傳導,將鋁模 系統應用至房地產、政府建築專案等領域。
我國建築鋁合金模板企業當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華中、華東、華 南地區為主要集聚地,企業數量佔到採集數量的51.2%。其中:業務涉及東北地區 企業29家;業務涉及華北地區企業59家;業務涉及華中地區企業58家;業務涉及華 東地區企業60家;業務涉及華南地區62家;業務涉及西北地區38家;業務涉及西南 地區47家。 2017年,鋁合金模板已佔據建築模板市場10%~15%的份額,並呈加速態勢發展。 據中國基建物資租賃承包協會統計測算,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國建築鋁合金模板 市場保有量為6200萬平方米,全國規模以上建築鋁合金模板研發設計、生產加工、 租賃承包企業800餘家。2020年全國鋁合金模板生產銷售、租賃承包收入約為364 億元。
雖然目前木模板在建築模板中的市佔率仍有50%左右,但鋁模板憑藉其多方面優勢, 應用程度不斷上升,其週轉率高,平均使用成本低的特性幫助其逐步滲透傳統模板市場。在建築工程中應用鋁合金模板,建築層數越多,其週轉率高的特性越能夠充 分的發揮出來,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將越來越明顯。在當前建築朝著高層、超高層 發展的背景之下,鋁模板對傳統模板的替代性會進一步增強,根據志特新材照顧說 明書,2018年鋁模板的滲透率已經達到30%。
三、投資主線二:建築+新能源,打破對傳統建築行業下游需求疲軟的認知
(一)光伏建築:整縣推進開啟 BIPV 新市場,藍海市場亟待開拓
光伏建築作為主要利用光伏陣列與建築結合、進行太陽能發電的建築,在節能和節 地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是鋪開綠色建築的重要途徑。首先,光伏能源比風能噪聲小, 比生物質能擁有更廣闊的城市使用空間,比地熱能擁有更小的地質限制和冬夏溫差 問題;其次,光伏陣列吸收太陽能進行發電還可降低牆面及屋頂的溫升,減少了牆 體得熱和室內空調冷負荷,進一步起到節能作用;最後,光伏陣列一般安裝在建築 外圍或直接作為建築材料,不需要額外佔用空間,間接減少了建築成本和能源消耗。
目前,實現綠色光伏建築的技術路線主要分為兩類:傳統的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與新興的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從發展趨勢來 看,BIPV將以顯著的技術優勢逐步取代BAPV,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增量角度看,我國BIPV年增的潛在市場空間最高可達9000億元,當年實際新增的 市場空間最高可達1800億元。根據住建部資料,近年我國年均房屋建築竣工面積約 為40億平方米。已知BIPV的主要應用場景集中在建築屋頂和牆面結構;假設屋頂面 積為總建築面積的六分之一,並引用發改委能源所估算的比例係數,則屋頂的年增 竣工面積約為6.67億平方米,屋頂+南牆的總竣工面積約為15億平方米。
參考中國建 研院和中國光伏協會的資料,按每平米光伏板荷載150W、造價為4元/W來估算,則 對應年增的屋頂裝機總潛力和屋頂+南牆裝機總潛力分別約為100.05GW和225GW, 對應年增潛在市場空間分別為4002億元和9000億元。對於當年實際新增的市場空間, 我們假設BIPV的滲透率為10%~20%,則對應的裝機潛力分別約為10.01~20.01GW 和22.5~45GW,對應實際年增市場空間分別為400.40~800.40億元和900~1800億元。
(二)電力電網:電力建設下游需求強勁,解決傳統建築下游需求疲軟問題
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從業企業數量的增長同時也伴隨著電力工程建設投 資額的增加。近年來,電力投資增長較快, 2018年全國電力工程建設投資額8161 億元,2020年增長至994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0.38%。其中,電源工程建設投 資近年來加速增長,電網工程建設投資佔比始終較高,配網投資額維持在較高水平。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資料顯示,2011年全國電網工程總投資額3711億元,2016 年增至5464億元,2017到2018年間電網工程投資額大致與2016年持平,“十三五”期間我國在特高壓領域投資與建設大約是“十二五”期間的三倍,新增投產特高壓 交流或直流線路分別達到3條、7條、2條、4條和6條;從2019年開始因特高壓建設 進度放緩,電網工程投資額開始出現下降,然而到了2020年,隨著國家“新基建” 戰略的推進,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建成7回特高壓直流,新增輸電能 力5600萬千瓦,同時根據國家電網訊息,在未來五年,國家電網將年均投入超過700 億美元,預計將來我國的電網工程投資規模仍將處於高位。
(三)抽水蓄能:抽水蓄能市場前景廣闊,公司規劃設計市佔率高
抽水蓄能是實現高度智慧化電網排程的可靠保證,是堅強智慧電網建設的重要有機 組成部分。堅強智慧電網建設,迫切需要在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網結構、發輸配 用的各個環節配置不同調節效能、不同規模大小的抽水蓄能,滿足電力系統新的需 要。在電網的發、供、用的各個環節,最佳化配置適當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可以充 分發揮抽水蓄能電站獨有的快速反應特性,有效防範電網發生故障的風險。
由於儲能在清潔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政策的推動,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CNESA)資料,截至 2020 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專案累計裝機規模為 35.6GW, 佔全球市場總規模的 18.6%,同比增長 9.8%。從我國儲能專案結構來看,抽水蓄 能仍然是我國主要的儲能方式,在 2020 年末佔比達 89.3%。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抽水蓄能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 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靈活調節電源。截至 2020 年底,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已建 3149 萬千瓦,比上年增長 4.0%,在建 5373 萬千瓦,開發規模居世界首位。2020 年,全國抽水蓄能發電量為 335 億千瓦時, 比上年增長 5.0%;全國新增抽水蓄能發電裝機容量 120 萬千瓦。我國抽水蓄能電 站投產和在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考慮電力系統的需求,中長期我國抽水蓄能電站 裝機規模仍將大幅提升。 為推進抽水蓄能快速發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發展需要,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近日,國家能源局釋出《抽水蓄能中長期發 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 一番,達到 6200 萬千瓦以上;到 2030 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 翻一番,達到 1.2 億千瓦左右;到 2035 年,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 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
除此之外,本 次中長期規劃提出抽水蓄能儲備專案佈局 550 餘個,總裝機規模約 6.8 億千瓦。按 照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發展規模,初步測算了新增投資規模約 18000 億元,其“十 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間分別約為 9000 億元、6000 億元、3000 億元, 一個接近 2 萬億元的抽水蓄能市場空間正在開啟。此外,今年 5 月,國家發改委印 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 明確了抽水蓄能電價定價和疏導政策,影響抽水蓄能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逐漸解除。(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四、投資主線三:建築央企價值重估,傳統業務競爭力加強以及附加資產價值重估是關鍵
(一)建築行業增速雖然回落,但頭部央企市佔率在不斷提升
近兩年,建築央企估值持續下滑,市盈率與市淨率均接近歷史低點,相對於滬深300 亦為底部區間。以中國建築為例,其PE由2019年年初的7倍左右下滑到了今年年初 的約5倍,近期則已不足4倍,PB也從1倍左右下降到了約0.7倍,兩項指標都處於近 5年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中國中鐵的PE也從2019年的9倍左右下降至日前的不足 6倍,而PB則從1倍左右下降到了約0.6倍,估值保持低位且持續下滑的勢態在其餘6 家建築央企當中也同樣有所體現。
橫向對比較為平穩,且在2020年波動上升的滬深 300估值,建築央企的PE均值還未達到其一半。 對於建築央企的低估值,我們認為市場主要存在兩點擔心,第一點就是長期行業成 長性變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廣義基建累計投資約18.83萬億,同比增長 3.41%;狹義基建累計投資15.22萬億,同比增長0.9%。我國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 整體呈現“V”型增長,自2018年起顯著下降,2018年下半年降至5%以內,2020 年初受到疫情的影響更是出現了負增長。雖然在後疫情時代,基建投資逐步恢復, 2020年第三季度實現由負轉正,年末廣義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恢復至3.34%,保持回 暖態勢。
但基建投資增速整體逐漸趨緩,從2017年的10%以上的增速降低至2018年 的低個位數增長後一直保持在5%以下的區間。 第二點擔心是認為這些建築企業的不良資產過多以及負債率較高,導致多數公司的 市淨率不足一倍。建築公司下游的客戶也多為政府,議價能力較強,而近兩年公司 承接的專案也越來越大,賬期進一步加長,這些都存在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所以 我們在後面幾部分主要就建築行業以及頭部公司未來的發展以及自身的資產質量進 行研究分析。
(二)建築央企應收賬款壞賬已充分計提,減值風險較小
應收賬款賬齡方面,8大建築央企中中國建築及中國鐵建應收賬款總數明顯高於其他 央企,分別達到1932.32億元與1339.63億元。從不同賬齡應收賬款佔比來看,各建 築央企的1年以內應收賬款均佔50%以上,其中葛洲壩、中國化學與中國鐵建的1年 以內應收賬款佔比在70%,高於其他央企。中國中冶3年及以上應收賬款佔比較高, 達17.8%。
從建築央企的壞賬準備計提準則來看,各家央企具有相似賬齡結構的同時又具有不 太相同的壞賬計提準則。其中中國中鐵壞賬計提比例最低,根據不同組合計提比例 計算加權平均後,1年以內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僅0.38%,5年以上壞賬計提比例僅 49.99%,各階段賬齡計提比例均小於其他央企平均;而中國中冶與中國建築壞賬計 提比例較高,1年以內應收賬款分別按照2.79%與4.02%比例計提壞賬,5年以上應 收賬款分別按照97.42%與100%比例壞賬。低比例的壞賬計提準則使得應收賬款存 在更多減值風險,而高比例的壞賬計提準則會使壞賬存在轉回超預期,衝減資產減 值損失,提升淨利潤。
(三)附加資產價值提升,建築央企存價值重估空間
1.中國電建:電力運營資產充足,清潔運營資產下有望改善公司商業模式
中國電建下屬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是中國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骨幹力量,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龍頭企業,為海內外客戶提供投資融資、規劃設計、施工承包、 裝備製造、管理運營全產業鏈一體化整合服務、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的工程建設投 資發展商。受國家有關部委委託,承擔國家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 源的規劃、審查等職能。
國家 “十四五”規劃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新能源行業景氣度提升,中國電建 積極發展新能源電力業務。公司2020年年報披露:2020年公司全年新籤能源電力業 務合同金額1866億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控股併網裝機容量1613.85萬千瓦,其中: 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129.16萬千瓦,同比增長7.77%;風電裝機528.34萬千瓦,同 比增長6.12%;水電裝機640.36萬千瓦,同比增長9.19%;清潔能源佔比達到80.42%。 在政策持續利好的形勢下,該版塊業務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2.中國中冶:礦產資源豐富,有望實現價值重估
中國中冶是全球最大最強的冶金建設承包商和冶金企業運營服務商,國內最強的有 色設計院,是國家確定的重點資源類企業之。作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公司擁有5項綜 合甲級設計資質和39項特級施工總承包資質,擁有26個國家級科技研發平臺,累計 擁有有效專利超過33000件,公司2020年的研發投入為124億,公司在鎳鈷鋰銅資源 開發板塊具完整產業鏈。
根據中國中冶2020年年報披露,2020年中國中冶資源開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3.84 億元,同比下降15.45%,但毛利率較2019年增長3.01%。中國中冶從事的資源開發業務主要集中在鎳、鈷、銅、鋅、鉛等金屬礦產資源的採礦、 選礦、冶煉等領域, 以“精管理、強質量、降成本、控風險、有回報”為目標,努力提升自身礦產資源的開 發及運營水平。
3.中國化學:上下游延伸,打造一體化煉化工程企業
中國化學是集研發、投資、勘察、設計、採購、建造和運營一體化的化學工程建設 龍頭企業,是化學工程行業內資質最齊全、功能最完備、業務鏈最完整的工程公司。 在煤化工領域佔據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化工及石化領域在 國內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公司是工程建設體制改革的先行者,體制機制改革速度領 先同行。 化工行業順週期推動主業景氣向上。疫情影響下,化工產業鏈有向國內轉移的趨勢, 國內化工行業順週期推動公司新簽訂單持續快速增長,公司2020年新籤化學工程合 同額1867.84億元,佔新籤合同總額的74.37%,較上年同期增長0.26%,其中化工、 煤化工訂單分別同比增長116%和187%。訂單保障下,公司主業化學工程有望維持 高景氣度。(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020年8月,中國化學天辰齊翔己二腈工業化生產專案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 地奠基儀式在淄博舉行。這將是國內首個自主技術的己二腈工業化生產專案,專案 總投資規模約200億元,包括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50萬噸/年己二胺、50萬噸/ 年己二腈並聯產50萬噸/年丙烯腈。己二腈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體,主要用於 聚己二醯己二胺(尼龍66)及尼龍610等材料生產,同時,還在電子、輕工和有機 合成領域有重要應用。據化工網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90%的己二腈用於尼龍66的 生產,其成本約佔尼龍66的40%~50%。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性和 機械強度,廣泛應用於化纖和工程塑膠行業,尤其在服裝、地毯、電器、汽車、軍 工等領域應用日益普遍。
目前,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的著名大公司才能生產,我國以前己二腈的需求一直 大部依賴進口,中國化學天辰齊翔尼龍新材料專案突破尼龍66產業鏈“卡脖子”環 節,是國內首創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有望緩解己二腈的短缺問題,打 破國外高階尼龍技術壟斷。該專案一期預計21年底投產,將建成20萬噸/年己二腈產 能,從己二腈到尼龍66的全產業鏈設計,能夠在技術產業化初期充分抵禦外部市場 競爭帶來的風險,投產後將對公司的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