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眼中,蘇聯海軍元帥謝爾蓋·戈爾什科夫是可以比肩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般的存在!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是誰?
這位軍事學家最為著名的理論就是“海權至上”!在1890年至1905年期間由他完成的海權三部曲對後世近百年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時至今日這些理論仍經久不衰!
而戈爾什科夫則被美國人認為是“紅色馬漢”!蘇聯人將其稱之為是“現代蘇聯海軍之父”、“蘇聯海軍掌舵人”!
西方軍事分析家詹姆斯·霍姆斯是這樣評價謝爾蓋·戈爾什科夫的:
戈爾什科夫憑藉一己之力將蘇聯海軍從落後的海岸防禦部隊變成了可以稱霸各大洋的遠洋海軍,其實力足以挑戰美國海上霸權!
蘇聯過去的“小型海軍”
在戈爾什科夫接任海軍總司令之前,也就是1956年以前,蘇聯海軍在當時不過是一隻默默無聞的近海防禦型部隊,整個海軍中有超過80%的軍艦被用於近海防禦作業,鮮有能夠執行遠洋戰鬥任務的大型軍艦。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赫魯曉夫極度迷戀核武器而忽略了其他兵種的建設,尤其是海軍。在他眼中任何武器都不及核武器威力的萬分之一,因此大量軍費被用於開發洲際導彈,而陸、海、空三軍皆要圍繞這種武器進行輔助。
在海軍方面,赫魯曉夫認為未來的蘇聯海軍只要保留可以搭載核導彈的潛艇即可,大型艦艇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此前的許多造艦計劃被取消,經費被剝奪,蘇聯的海軍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這段時期戈爾什科夫雖然表面上服從了赫魯曉夫的命令,但這位“海權至上”的將軍並沒有真正的屈服,在他腦子裡仍在謀劃著一個“野心勃勃”的遠洋海軍計劃,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轉機到來,戈爾什科夫大展宏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事件發生,赫魯曉夫在美蘇對抗中首次品嚐到了“慘敗”的滋味。在這次事件中正是因為蘇聯海軍沒有足夠的能力觸及到類似於古巴這樣遙遠的國家而最終導致了蘇聯在美蘇對峙中處於下風。
由此戈爾什科夫得到了一個宣傳自己遠洋海軍的大好機會,一直到1964年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上臺之後,蘇聯的“遠洋海軍”在戈爾什科夫的手中正式“啟航”!
同“海權至上”的馬漢一樣,戈爾什科夫喜歡用歷史來證明擁有一支強大海軍的必要性。
在戈爾什科夫眼中,大多數俄國沙皇都未能正確使用海權,而且對於海軍一無所知,這也是這些所謂的“大帝”都未取得像樣戰績的主要原因。而在這些沙皇中唯一被戈爾什科夫認可的一位就是彼得大帝,他認為是彼得大帝建立了俄羅斯的第一支艦隊。
大約在1700年,彼得大帝決定建立一支海軍,為此他專門聘請了來自荷蘭和英國的船舶工程師為俄羅斯海軍建造軍艦。不久之後,俄國同瑞典開戰,在波羅的海上的一系列戰役中這些軍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最終俄國人成功地把瑞典趕出了這片區域。
而在彼得大帝之後,沒有一位沙皇對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相反他們的失敗皆源於海上的劣勢。例如,在1853年,俄國人被法國和英國海軍打敗,隨後被禁止在黑海擁有艦隊,這一限制禁令一直持續到20世紀;
1904年日本擊潰了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1905年還是日本人在對馬海峽摧毀了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因此戈爾什科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擁有強悍地面部隊的君主只能算是一位有著一隻手的殘疾人,而同時擁有強大陸軍和海軍的國家才算是真正的擁有了雙手!
在“宣傳”自己的海權主張時,戈爾什科夫強調:強大的海軍不僅是必需品,而且是俄羅斯帝國遺產中重要的一部分,西方人吹捧的蘇聯陸地力量世界第一的學說不過是想讓這個國家遠離海洋;蘇聯擁有著這個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蘇聯人民向來熱愛大海,我們的海軍駛向大洋才是最終的宿命!
戈爾什科夫打造的蘇聯海軍
不但在理論上戈爾什科夫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在實際操作中這位海軍總司令也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展開了“四步走”的計劃,即:
海上存在、海上控制、力量投射及海上戰略威懾;
海上存在
戈爾什科夫認為海軍是和平時期國家對外展示實力最好的工具,因此讓蘇聯海軍或民用商船遍佈全球可以增強蘇聯的影響力。
為此1700多艘民用商船、4000多艘遠洋捕魚船以及50艘情報收集船開始頻繁穿梭於各大洋,其活動範圍遍佈全球。
海上控制
與“海上存在”混個臉熟不同,海上控制的概念則是實打實的戰力比拼。既然是拼戰力,那麼先前蘇聯海軍那種近海防禦艦隊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了,於是在其任期內各種巨型戰艦相繼上馬,比如1967年的“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1968年的“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母、1976年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母等;
另外還有諸如被稱之為“海上軍火庫”的基洛夫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配備有SS-N-3反艦巡航導彈的喀拉級導彈巡洋艦等大型水面艦艇;
在水下,蘇聯海軍繼續保持著優良傳統,一大批戰略/攻擊/巡航導彈核潛艇在戈爾什科夫的任期內下水,包括鈦合金艇體的“阿爾法級”、在美國“海浪級”之前號稱世界上最安靜的遠洋攻擊核潛艇“奧斯卡”級以及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颱風級”核潛艇等等;
在空中,海軍航空兵擁有圖-95“熊式”、可攜帶射程為150英里反艦導彈的圖-16轟炸機和被稱之為航母殺手的圖-22M“逆火”等機型;
至於力量投射和海上戰略威懾理念在做好海上控制的同時只要稍加強化即可完成。
在戈爾什科夫的三十年任期內,蘇聯海軍一共接收了大約700艘各式潛艇(其中有三分之一為核動力潛艇)、超過1000艘的各類水面艦艇,海軍航空兵也是由其親自建立的。同時蘇聯在這段時期內還向國外“友好”國家出售了約1600艘艦艇和100多艘潛艇,並在海外設定了不少的海軍基地;
到1985年左右,蘇聯海軍在戈爾什科夫的經營之下已擁有約1500多艘各型艦艇,在數量和潛在實力的排名上僅次於美國。正是因為具備瞭如此實力,當年蘇聯海軍中將阿肖特·薩爾基索夫曾感慨道:蘇聯海軍目前是歷史上第一次具備可以真正在海洋上對抗北約聯合海軍的實力。
蘇聯海軍在戈爾什科夫手中一步步走向強大,甚至連美國也不得不對這樣一支水上力量另眼相看了!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的威名也隨著蘇聯海軍的強大被美國人銘記於心,在1968 年2月,戈爾什科夫登上了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這是唯一一位在該雜誌上出鏡的蘇聯海軍人物。
不止於此,謝爾蓋·戈爾什科夫還留下了超過200篇的關於海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論文和著作。他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國家的海上力量》是世界地緣政治的經典之作,在蘇聯出版了多個版本,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在國外30多個國家出版。
戈爾什科夫所獲得的榮譽:
1967年被授予海軍上將銜、1965年和1982年兩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980年獲蘇聯國家獎、1985年獲列寧獎,此外他還被授予過十月革命勳章、四次紅旗勳章、兩次次烏沙科夫勳章、一次庫圖佐夫勳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