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
與其跟他講一堆大道理,不如帶他真實體驗一下現實生活的殘酷。
作者 | 李核桃
昨天夜裡11點多,我弟突然打電話問,能不能給他兒子找個工作。
我大吃一驚,才15歲,連初中都沒畢業,能幹什麼工作?
“這麼小,怎麼不讓他念書了啊?”我問。
我弟無奈地說:“讓他念啊,可他死活不願意去,勉強送去也是三天兩頭逃課、不好好學,我實在沒辦法了。”
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因為課業壓力增大,自我意識覺醒,很容易陷入厭學情緒中。
但打、罵、吼不僅不起奏效,還會讓孩子更加逆反,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李玫瑾教授說:“厭學的孩子,重要原因在於他對未來迷茫,不知道學習能幹什麼。”
不好好學習的孩子,通常是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當他觸碰到現實的殘酷之後,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
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孩子
後來都怎麼樣了?
紀錄片《打工》中,就記錄了幾個打工近10年的年輕人現狀。
他們每個月領到工資,吃吃飯、交交房租,就所剩無幾,在本該成家立業的年紀連女朋友都找不到。
因為大家都知道“打工仔”既沒有錢,也沒有一技之長。
另一部紀錄片《18歲的流水線》裡,也有太多不喜歡學習卻被現實打臉的孩子。
本以為讀書無聊,進了流水線才知道打工不僅無聊,還有累、苦、乃至危險。
工作環境是灰暗的廠房,每天工作12個小時,單調、乏味,也不能遲到、曠工,否則會被重罰。
還有安全隱患,一不小心就被戳傷、燙傷。
可為了謀生,就算流血,也要堅持工作,否則請假也會被扣錢。
吃的都是沒有油水的素菜,睡得也很簡陋。
幹著最累的活兒,吃著最差的飯菜,日復一日,沒完沒了。
一個剛輟學不久的女孩牢騷滿腹:“過完年就不想在這裡了,這裡不好玩。”
大多數進廠打工的年輕人,回首往事時都說:
“那時候小,不懂事,覺得學校讀書限制自己,沒有自由。”
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選擇的話,無論如何也要讀下去。
更多流水線工人則表示:
“沒學歷只能賣力氣,這種苦,讀書的人、還沒出社會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真正體驗過流水線上的辛苦,才知道讀書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實在不願意努力學習,那就送他們去東莞的流水線體驗一下吧!
當他體驗過除了吃體力的苦卻再也沒有退路時,或許他才會真正明白:
好好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些事情
一定要早點讓孩子知道
今年高考時,襄陽有一個送外賣的小哥哥重新走進考場,考入西南財經大學。
當年他沉迷遊戲,放棄了學業。
後來給學生輔導過作業,在製衣廠幹過搬運工,還在炎炎夏日送過外賣。
因為沒有學歷,稍好一點的工作,他的簡歷根本投不出去。
無論大城市還是家鄉小城,可供他選擇的工作少之又少。
他越來越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才決心重新高考。
回首這幾年的經歷,他感慨地說:
“知識和學歷,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很重要……我還是想有一個過硬的學歷,人生也會有更多的選擇。”
知識和技能就像孩子身上的“武器”,有它,才有底氣選擇自己喜歡的事。
而沒有“武器”加持的孩子,脆弱得只剩下體力,只能被用人市場挑揀、苛責,被迫彎曲自己去適應。
有些話,你不早點告訴孩子,象牙塔中的他怎會明白:
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只有一陣子,未來可期。
生活的苦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遙遙無期。
與其說一堆大道理
不如帶他實際去體驗下生活真相
最難讓孩子明白的是,即使明白學習的可貴,他們也依然堅持不到最後,尤其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不撞南牆不回頭”。
這時候,不如讓他親自體驗下生活的殘酷。
前幾天,杭州有一個男孩堅持去打工掙錢,死活不願意上學。
父母沒轍,只好請求民警把兒子關在看守所幾天。
民警讓男孩把院子裡的草拔乾淨,再消消毒。
男孩一開始還賭氣,可勉強拔到中午就退縮了,可下午民警讓他接著拔。
全部幹完後,男孩哭著說“不要打工了,要讀書”。
孩子有多想輟學打工,打臉來得就有多快。
最搞笑的是一個網友的評論:
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打工的苦,這是混過流水線的孩子最真切的體驗。
之前有兩個學生在假期體驗了一把進廠打工的日子,回來後脫胎換骨。
一個說:
“進廠打工簡直是人生噩夢,打死也不想進廠了。
每每回想這段經歷都鼓勵自己好好學習。”
另一個說:
“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廁所不敢上,飯菜裡沒有油水,當時就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哪怕撿破爛也要把學上完。”
可不是所有的生活體驗,都有機會跳出。
人世間最痛苦的錯位,莫過於當你意識到學歷重要時,已經錯過了學習的最好時機。
觸控到現實的殘酷之後,孩子才會明白學校之外的世界有多殘酷。
從小培養好習慣
是孩子將來自律的關鍵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說:
“自覺學習的建立是個漫長的過程,孩子身處的環境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那些愛學習的孩子,一定是更早的時候就在父母的陪伴和監督下養成了學習的習慣,習慣了學習的苦。
看過一個影片,週六的早上,一個女孩6點就起床讀書。
聲音洪亮,且飽含激情。
她的學習桌上面,貼了十幾張獎狀。
大家都誇女孩“優秀”、“自律”。
媽媽謙虛地說:“優秀還談不上,只是監督她養成了早起讀書的好習慣而已。”
想起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說:
“監督孩子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人的本性是貪圖安逸,自制力不足的孩子更是如此。
讓孩子自覺學習,不能只靠家長的催、吼或者孩子自己的意志力,而是靠習慣的導引。
在孩子習慣沒定型的時候,父母監督他養成習慣尤為重要。
努力上進的孩子背後
離不開以身作則的父母
想要征服青春期的孩子,打罵是無力的,唯有父母做好榜樣。
安徽就有一個爸爸,當年初中畢業就去工地打工去了,深感不讀書的苦。
可他留守在家的兒子,現在也不願意學習了,成績只有十幾分。
為了不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這個爸爸雖沒能力考研,但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用智慧音箱遠端陪讀。
工友們都不理解,都覺得沒用,費時間又費勁,還不如躺著睡覺呢!
可事實證明了陪讀是有效的。
兩年後,他兒子的成績已經提高到90多分,孩子自己看到成績都很高興。
有這麼用心的父母,孩子怎麼會排斥學習呢?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
“不要以為只有在教訓、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都是教育。”
想起去年一對母女,同時考上西南醫科大學研究生,成了校友。
事實上,女兒已不是第一次考研,之前報考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備考,她學習依然不在狀態,經常忍不住偷玩。
媽媽當時就覺得,與其口頭上鞭策她,不如以自己行動感染她,於是趕在報名視窗關閉前填了報名資訊。
她還對女兒放狠話說:“我也報名,陪你考,看看誰考得好,誰能考上。”
接下來的日子,媽媽一邊工作,一邊做家務,一邊還隨身攜帶著考研英語詞典,在上廁所、等紅綠燈、朋友聚會時背單詞。
甚至每天步行1個多小時上班,用路上時間聽考研輔導課。
晚上下班後,又關起門來刷數學題、邏輯思維題,經常學習到凌晨一兩點。
女兒看到媽媽的刻苦,不好意思了。
“媽媽學習比我用功、刻苦,她這把年紀還考研究生,如果她考上了我沒考上,我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從此,她也全身心投入到刷題、備考中去。
母女同學的結果,就是雙雙被心儀的學校錄取。
孩子不一定聽大人的話,但一定會模仿大人的行為。
跟孩子說一萬遍好好學習、別貪玩,不如以身作則,讓他看到父母認真學習的樣子,而後跟上父母的節奏,不敢輕易掉隊。
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得是什麼樣的人。
好的教育不僅需要“言傳”,還需要“身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愛學習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就養成的。
正如美國思想家艾默生所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範。”
所有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
不愛學習的孩子,要麼不知道學習的重要,要麼沒體驗過生活的苦,要麼本身就生長在一個沒有學習氛圍的家庭。
所以,為人父母,千萬不要把學習當作孩子一個人的事。
而是教會他明白讀書的重要、在對比中體驗學習的幸福,以及跟著父母學習的快樂。
孩子不自覺是本能,父母讓他自覺才是本事。
點個「贊吧」,引導孩子愛上學習,讓主動自覺成為學習常態,這才是父母真正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