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裡,玉是君子之物,蟬是純真高潔之物。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1988年在邗江縣甘泉鄉姚莊西漢木槨墓中出土了一件西漢時期的玉器——西漢蟬形玉琀。長5.7 寬2.9釐米,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
西漢蟬形玉琀用新疆和闐玉雕琢成,潔白無暇,光質塋潤,具有極強的透明感,蟬頭部略呈弧形,眼目突出,嘴角分明,弧線形的蟬翼覆蓋著蟬身。蟬腹部刻有十二道弧形內凹的橫紋,表現出蟬的有伸縮功能的腹節。蟬的琢磨工藝極其精良,線條洗練、流暢、挺拔。造型準確、逼真,反映了漢代琢玉技藝深厚的底蘊。
玉器是我國古代隨葬的主要器物之一。古人認為玉是山川之精華,置於人的口中,用玉器隨葬,可保護人的精氣,保護屍身不腐。蟬從幼蟲、蛹蛻變成長翅的成蟲可謂出汙泥而不染,因其整個生命歷程彷彿經歷了一種神奇的變化和再生,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玉蟬是一種常見的古代玉器。在古人看來,蟬是清高聲遠、潔身自好的象徵,因此蟬的造型很早就為中國先民所使用。西周以來,人們相信玉有使屍身不腐的作用,春秋戰國以後,人們開始在逝者口中放置小件玉器。而放置於逝者口中的玉器就稱之為玉琀,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玉琀。由於漢代盛行厚葬,因此這種風俗到漢代尤為流行,成為一種普遍的習俗。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的稱為蟬形玉琀,寓著精神不死,再生復活之意。肉體雖死,如退了外殼的蟬,精神猶在,死亡不過為生命另一種蛻變的開始,希望死後能像蟬那樣高潔、蛻變,以求來世再生。
生以為佩,死以為琀。作為琀的物件上是沒有孔眼的,個別玩玉的人非要在琀的雙目間吻部打眼穿繩佩戴,也不會遭到反對。琀是玉蟬,但並非所有的玉蟬都是琀,因為有著太多的第一回工藝上就已經打了孔眼的玉蟬,它的作用原本就是為了佩戴。
漢代的玉琀,其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稜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素有“漢八刀”之稱。玉琀製作非常精細,大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來源: 文旅中國